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蹒跚 险峻 呼朋引伴 滥砍滥伐B: 扁额 讪笑 克勤克俭 茅塞顿开 C: 震慑 葱笼 浮想联翩 顶礼膜拜 D: 诀窍 张皇 光彩熠熠 消声匿迹 |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汕头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修改:“加大”改为“加强”)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修改:句末加上“意识”)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田地了。(修改:“田地”改为“地步”) D: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修改:删去 “一直”,或删去 “始终”) |
3、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鸿鹄(hú) 鞭笞(chì) 阴翳(yì) B: 宴酣(hān) 觥筹(gōng) 野蔌(sù) C: 动辄(zhé) 酒洌(liè) 帆樯(qiáng) D: 霪雨(yín) 招募(mù) 颓然(tuí) |
4、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 随着大数据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彩贵州”在全国的知名度与日俱增。 B: 国庆70周年庆典的盛况,激荡着华夏儿女如海浪般汹涌澎湃的爱国热情。 C: 发现落水者,岸上人员不可贸然施救,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实施救援。 D: 在主持人如雷贯耳的开场白中,黔剧《天渠》在国家大刷院拉开了帷幕。 |
5、 | 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B: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 C: 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D: 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嫖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
6、 |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B: 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C: 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D: 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 |
7、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如春,你心中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________,从枯黄读出________,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________。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________,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A: 霞云 翠绿 意境 灵魂 B: 光明 翠绿 意义 生命 C: 霞云 丰润 意义 灵魂 D: 光明 丰润 意境 生命 |
8、 | 下列画线句均有语病,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青年节的前一晚,国内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bilibili发布了一段名为《后浪》的视频。①随即刷屏网络并引发两极化争议,有人热泪盈眶、感动不已,有人厌恶反感、批判声高,有人欣喜于年轻一代的被认可,有人诟病没有真正地走近年轻人。评论人曾于里指出,《后浪》是一篇青年缺席的宣言,不仅缺失了年轻一代的真实现状与声音,也用“青春”替换了“青年”。②现代意义上的青年是五四前后诞生的,承载着政治与文化的双重涵义,青春则属于抒情主义和消费主义,是小时代的产物。③因此,《后浪》在本质上是向消费主义一次献媚,看似肯定和歌颂年轻一代,实际上却是维护和巩固“前浪”们对世界的进一步定义与规划。④《后浪》中的“后浪”代表不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它只是青年这个复杂群体里的一部分,而对于年轻一代自身而言,只有重拾“青年”的身份,就能真正称得上时代浪潮中的“后浪”,否则不过只是浮沫而已。 A: 第①句:在“随即”前面加“该视频”。 B: 第②句:在“诞生的”后面加上“概念”。 C: 第③句:“维护”与“巩固”位置互换。 D: 第④句:“就”改为“才”。 |
9、 | “业精于勤,荒于嬉”是我国哪位古人提出来的思想?( ) A: 孔子 B: 韩愈 C: 老子 D: 欧阳修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B: 琴棋书画,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它在纵横线条中凝聚哲思,于黑白方圆中演绎热情。 C: 虽然好天气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却让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菜农发了愁。 D: 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 春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①。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①园公:作者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 1 )诗歌前两句是怎样体现“春寒”的?请简述。________ ( 2 )结合诗句,联系助读资料,推测作者在这首诗中写“海棠”的深意。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猫说 (明)薛碹 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①且利。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以其未驯也,絷维②以伺,候其驯焉。 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恐其噬已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既而以其驯也,遂解其维絷。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③起而捕之。比④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雏,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遂释之。 已则伈伈泯泯⑤,饥哺饱嘻⑥,一无所为。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已⑦也,犹屏伏不敢出。既而鼠窥之益熟,觉其无他异,遂历穴相告曰:“彼无为也。”遵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余之家人执之至前,数⑧之曰:“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真天下之弃才也哉!”遂笞而放之。 【注】①铦(xiān):锋利。②絷(zhí)维:系缚。③遽(jù):突然。④比:等,待。⑤伈(xǐn)心:恐惧。泯泯:茫然无知。⑥饥哺饱嘻:饥则吃食,饱则嬉闹。⑦匿形致已:意为故意躲藏以捕获自己。⑧数(shǔ):责备,斥责。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 相与:________ ②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 适:________ ③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 舍: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与“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C: 未有问面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3 )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猫“类有能”的一组是( ) ①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 ②恐其噬已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 ③遽起而捕之 ④已则似心泯泯,饥哺饱嘻 ⑤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 ⑥又亟往捕之而走 A: ①②③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 4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 ( 5 )《猫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
阅读理解
职业
汪曾祺
①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街上的居民铺户、大人小孩、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小教堂的牧师,和这些叫卖的人自己,都听得很熟了。
②“有旧衣烂衫找来卖!”
③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专收旧衣烂衫。她这一声真能喝得千门万户开,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她把“有”字切成了“一——尤”,破空而来,传得很远。“旧衣烂衫”稍稍延长,“卖”字有余不尽:“一——尤旧衣烂衫……找来卖……”
④“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
⑤我从此人的吆喝中知道了一个一般地理书上所不载的地名:板桥,而且永远也忘不了,因为我每天要听好几次。板桥大概是一个镇吧,想来还不小,、不过它之出名可能就因为出一种叫化风丹的东西。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是在昆明待着呢?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
⑥黄昏以后,直到夜深,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
⑦“壁虱药!虼(gè)蚤药!”
⑧壁虱就是臭虫。昆明的跳蚤也真多。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
⑨有时有苗族少女卖杨梅、卖玉麦粑粑。
⑩“卖杨梅——!”“玉麦粑粑——!”
⑪她们都是苗家打扮,戴一个绣花小帽子,头发梳得光光的,衣服千千净净,都长得很秀气。女孩子把山里的夏天和初秋带到昆明的街头了。
⑫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
⑬“椒盐饼子西洋糕!”
⑭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盒,饼子和年糕分别放在木盒两侧,上面盖着一层布,白布上放一饼一糕作为幌子,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椒盐饼子西洋糕!”
⑮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⑯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非常简单。二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洗衣服。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荼,卖葵花子,还会给人刮痧、放血、拔罐子,这也能得一点钱。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作了糕点铺的小伙计,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盒去卖。
⑰“椒盐饼子西洋糕!”
⑱这孩子是个小大人!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遏有唱花灯的、耍猴的、卖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阴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⑲“椒盐饼子西洋糕!”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放了学的孩子,也觉得他吆喝得好听,爱学他。但是他们把字眼改了,变成了:捏着鼻子——吹洋号!
⑳昆明人读“饼”字不走鼻音。 “饼子”和“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们在他身后模仿:“捏着鼻子吹洋号!”
这又不合什么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这些上学的孩子比卖糕饼的孩子要小两三岁,他们都吃过他的椒盐饼子西洋糕。丝们长大了,还会想起这个“捏羞昱子吹洋号”,俨然这就是卖糕饼的小大人的名字。
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这是一条很长的、偏僻的巷子。穿过这条巷子,便是城墙,往右一拐,不远就是大西门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饭去的。他把糕饼交回到柜上,才去。虽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头,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没有挎着浅盒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他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看看。他看见巷子里没人(他没有看见我),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
“捏着鼻子吹洋号!……”
这句“捏着鼻子吹洋号”和“椒盐饼子西洋糕”都出自一个人之口,调子相同,心境却不一样。你能体会出其中的不同吗?(答出两个主要方面)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去远方
①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②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③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④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⑤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⑥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⑦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牛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