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南昌市第二十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因此,地区合作、 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艺术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 ____ 高的作品来的。
③《1942》在杭城上映时,票房率大增,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
④最近举行的“创意”博览会上,“芭比娃娃和乐高中国巡回展”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各具特色的玩具令人

A: 沟通 品位 凤毛麟角 目不暇接
B: 勾通 品味 寥寥无几 应接不暇
C: 沟通 品位 寥寥无几 目不暇接
D: 勾通 品味 凤毛麟角 应接不暇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纯cuì 口yì 教学相zhǎng
B: 笑chì 夷pǐ 耿于怀gěn
C: 闪shuò 言yān 泰然之chǔ
D: 贿杂cān 巾英雄guó
3、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果实”,这句中划线词语是副词;“别人在赞美,闻一多先生在批判”,这句中划线词是连词。
B: 《卖油翁》中,写陈尧咨看卖油翁射箭,只用了“但微颔之”一语,就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C: 可以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通过对其日常琐事的细腻描述,展现一个伟大人物的平凡生活。
D: 读完《老王》一文,我们会想到以下词语:穷苦、尊重、人道关怀、平等。
4、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鄙夷 诘难 咬文嚼字 吹毛求疵
B: 诓骗 要决 根深蒂固 心无旁鹜
C: 忐忑 恣睢 怒不可恶 恃才放旷
D: 辩护 亵读 相濡以沫 莫名其妙
5、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bì)益 浩(miăo) 雕(lù) 美不(shèn)收
B: (bèng )溅 静(mì) 积(zuăn) 茅(sè)顿开
C: (lǚ )历 撺(duō) (xuàn)丽 (qiè)而不舍
D: 黄(yún) 卷(zhì) (tī)防 (zhī)孜不倦
6、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娴熟 滞留 鹤立鸡群 催枯拉朽
B: 翘首 胆怯 油光可鉴 和颜悦色
C: 轮廓 泻气 筋疲力尽 抑扬顿挫
D: 劳碌 教诲 正巾危坐 一丝不苟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 “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C: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D: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8、他辞别宋江,回清河县,路过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施一只猛虎,名扬天下。他是( )
A: 李逵
B: 鲁智深
C: 武松
D: 杨志
9、

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丁( zhào )中 埋( mò ) (méi)有
B: 彷徨(páng)(huáng) 中(yōng) 测(liáng)
C: 相濡( rú )以沫 ( rǔ )家 ( rú )子
D: 华( yì ) (lún)语 议(lùn)
10、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润 (lǎng) 分(qí) 蓄(chù) 憔(cuì)
B: 粗(guǎng) 抖(sǒu) 徘(huái) 酝(niàng)
C: 清(chéng) 临(lì) 黄(yūn) 确(záo)
D: 落(zháo) 赏(jiàn) 啬(lìn) 笑(n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1 )这首诗中哪些描写表现早行之早的?

( 2 )这首诗表现主题的是哪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e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③不暇顾:顾不上。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 1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上与群臣论盗 一狼得骨
B: 朕当奢省费 因还乡
C: 是数年之后 经丧乱少睡眠
D: 民以奉君 虞山王毅叔远甫
( 2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民之所以为盗 客之美我
B: 犹割肉允腹 能径寸之木
C: 君富国亡 学不思则罔
D: 夫欲盛费广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 3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
B: 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罚禁止百姓偷盗。
C: 老白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
D: 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盗。
( 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朕)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异乡人的花园

铃带雨

①我家的一间房子出租给了一个异乡人。他三十一二岁,朴实敦厚,每天蹬着三轮车,去城里贩卖茶叶,赚着城里人的钱。

②早晨。他吆喝一声,便消失在城郊尚未修好的坎坷路上。

③下午。我远远地看见他回来,哼着小调,开门,卸货,还随手把铁门前的砖扔出好远。

④我常常不经意地见他在路边忙碌着什么,他平常的身影,平常的举动,让我匆匆一瞥,便再也没有什么印象。

⑤不知不觉中,我家四周的小路平整了许多,小路两旁也被人修得齐齐整整,尤其是门前一块杂乱荒废的地,慢慢地竞显得有模有样。这大概就是他的杰作吧。

⑥冬去春来,我家门前荒弃多年的空地上突然开满了鲜花,月季、鸡冠花、紫菊、彩雀、剑兰、芍药;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花,姹紫嫣红,分外妖娆。这些花在园中排列有序,整齐得如同计量过。鹅黄、嫩绿、桃红、深橘……罗列分明,绝无掺杂,紫菊花间插在埂上,清晰地把小小的花圃不规则地分成好几部分,像荷兰名贵的花园,这简直是园艺大师的杰作!而小路两边花团锦簇,轻轻走过去,花香满径,令人心动神漾。

⑦我家一时间热闹起来,看花的人如同赶集一样,络绎不绝。人们都好奇地打听异乡人的来历。他只是微笑着接受人们惊奇的目光。而我的母亲,则是满心地喜欢,为拥有这样独具慧心的房客颇感自豪。

⑧因为异乡人的到来,我家也改变了许多。馨香环绕的环境,带给全家无比的舒适。异乡人忙完生意后,随手修葺花圃,及时地点播种子。任季节变换,花园里总有鲜花盛开。有一次,我看见他摘了一朵橘黄色的金针花给一个看花的小女孩。我惊异于他的眼力,那是花园里最亮最灿烂的一朵。小女孩轻轻地把花捧在手中,入眼处,是一掬高贵。他告诉我母亲:“我也有女儿。”

⑨“几岁了?”

⑩“五岁。”

⑪“现在哪儿?”

⑫“跟她母亲在乡下呢。”他平静地说完,又补上一句,“我要在她来之前把花园准备好。”原来,这满园的鲜花,是他准备给女儿的。

⑬再回首,万千红绿中,一个平凡而又拥有花匠一般手艺的人,当他无意中美丽了人们的眼睛的时候,其实在他心灵深处,旱已刻意开辟了一座独享的花园,那座花园永远盛开着鲜花,无论他在何时何地。

(选自《散文》,有改动)

( 1 )第④段中说“他在路边忙碌着什么”,那么他在忙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反复突出他的“平常”?
( 2 )结合语境品析。

①品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作用。

我远远地看见他回来,哼着小调,开门,卸货,还随手把铁门前的砖扔出好远。

②赏析第⑥段划线句。

这些花在园中排列有序,整齐得如同计量过,鹅黄、嫩绿、桃红、深橘……罗列分明,绝无掺杂……这简直是园艺大师的杰作!

( 3 )从第⑧段异乡人摘下花圃中“最亮最灿烂的一朵”金针花送给小女孩的细节来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4 )第⑬段说“其实在他心灵深处,早已刻意开辟了一座独享的花园”,句中的“花园”有什么深意呢?
( 5 )今天许多城市里都有异乡人,他们叫作“外来务工者”。你是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他们的?
课内阅读(节选自《一颗小桃树》),回答后面小题

①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②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

③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摞一摞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④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儿会开得更艳,香味会蓄得更浓,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奶奶。

⑤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⑥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 1 )选段第①段的最后一句话该怎样理解?
( 2 )选段第②段中,作者明写自己的经历,和“小桃树”有什么联系?
( 3 )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 4 )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常说“理解万岁”。生活中常需要理解,家庭成员之间需要理解,师生之间需要理解,
同学之间需要理解。学会理解,让理解相随,于是,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美好……
请以“学会理解”为题目,叙述你的经历或发表看法,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时光小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