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哈尔滨第一二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老”“昏”“占”“瘦”等字限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了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B: 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通过了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杨花”“子规”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C: “海日生残夜”描绘出太刚初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被撕破,一个“残”字写出了黑夜将要消失。
D: 从表达方式看,《观沧海》是一首叙事诗,记叙了当年曹操登码行山的过程。
2、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油(zhǎn) 缝补 门(lán) 簪子
B: 土(dǎn) 羡幕 寒(chěn) 檀木
C: 发(jì) 毽子 账簿(bù) 簇新
D: 帚(tiáo) 田锲 廊(zhān) 笃定
3、下列选项中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是,齐白石提笔写了“清真烤肉苑”五个遒劲的大字
B: 美国身陷泥沼分身乏术,怂恿日本盯紧中国。
C: 他经常在办公室里高谈阔论 , 却从不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
D: 他非常喜欢摄影,踏遍大江南北,浮光掠影 , 拍摄了许多好作品。
4、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气氛 橄榄 密蜂 道地
B: 衣襟 元霄 荔枝 分量
C: 巴结 碗盏 蒸糕 高潮
D: 健脾 别致 酿酒 落慕
5、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一个岛,山上景致宁静中略带忧郁的味道,让人品位到它的矜持、清高和执着。
B: 00后复旦附中学生武亦姝,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成功夺冠,网友纷纷为她的才情所降服
C: 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于2016年12月29日豁然贯通 , 标志着杭瑞高速贵州段将全面建成通车。
D: 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信誓旦旦 , 坚决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6、

下面四句中有一病句混杂其间,请指出来( )

A: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却让正与中国陷入“萨德”争执的韩国紧张不堪。
B: 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C: 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纪录。
D: 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扑,战士们个个临危不惧,奋勇向前。
7、

下列关于文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芦花荡》是孙犁先生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主要塑造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老英雄形象。文中那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在文学界有“诗化小说”之誉。
B: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三国演义》,故事情节围绕着“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迭起,明写护送队头领杨修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
C: 《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和《威尼斯商人》这三篇小说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和英国的莎士比亚。
D: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并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被贬后孤凄悲凉的心境。
8、(词语擂台)下面这段文字中,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门前一树槐,进宝又招财。”槐树不仅是祥瑞的象征,对人类的贡献也是很的。每逢花期,家乡万亩槐花园里,就弥漫着的香气,令人陶醉。不同于其他的植物秉持着的理念,在春季竞相开放,槐花花期总是姗姗来迟。吃货们凝视着枝头鲜嫩的槐花匿笑,翘首等了一年,又可以大饱口福了。在如此的园子里漫步,仿佛置身于朦胧的梦境,让人流连忘返!


A: ①慷慨 ②咄咄逼人 ③一年之计在于春 ④美不胜收
B: ①大方 ②咄咄逼人 ③一寸光阴一寸金 ④琳琅满目
C: ①慷慨 ②盛气凌人 ③一年之计在于春 ④美不胜收
D: ①大方 ②盛气凌人 ③一寸光阴一寸金 ④琳琅满目
9、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qiè)意 狡黠 重蹈覆(zhé) 取意成仁
B: (pī)芽 威慑 (kè)尽职守 断章取义
C: (jié)责 伧俗 相形见(chù) 滚瓜烂熟
D: (qiàn)信 偌大 怏(yāng)不乐 纭纭众生
10、

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争妍斗艳 积伶积俐 左顾右盼 无可言喻
B: 忧哉游哉 无济于事 束手无策 精疲力竭
C: 寡不敌众 三眼一板 不胜其烦 萍水相逢
D: 光怪陆离 小心翼翼 局促不安 苦思冥想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注释】①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②殷尧藩:浙江嘉兴人。③鹤发:白发。

诗中“鹤发”与“儿童”前后对应,耐人寻味。结合全诗,从这个角度揣摩诗人的情感。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短文两则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②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③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④。”众辱之曰:“信能死⑤,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汉五年正月,汉王都下邳,封信为楚王。信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召辱已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⑥,故忍而就于此。”

【注释】①母:对老年妇女尊称。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②竟:到底、完毕。③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敬称。④中情:内心。⑤能死:不怕死。⑥无名:没有意思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

信________ ②富贵________

③于是信视之________ ④我不能杀之邪________

( 2 )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大 丈 夫 不 能 自 食 吾 哀 王 孙 而 进 食 岂 望 报 乎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②召辱已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

( 4 )李清照诗中“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死亦为鬼雄”,杜牧认为“包羞忍辱”的才是“男儿”,结合上文,你如何看待少时韩信的“俯出胯下,匍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青果果,紫果果》,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果果,紫果果
①立夏一过,桑园里跑进去几个孩子就再也看不见了。孩子们一棵棵巡过来,巡过去,寻找紫了身子的桑果,妈妈在外边喊做事了,不出声,可心一急,红了身子的也塞进嘴去,红桑果怎经得起嚼呢,碰上舌头牙根就冒酸水了,再恋也只好吐出口。好不容易寻上棵不长叶子只结大果的,那是嫁接未成的野桑,会一连几天都去看望,看它青的变红,红的变紫,紫的变黑。桑果发紫的时候,学校也开始午睡了,那边紫果果枝头眺呀眺,这边身子困在教室里躁呀躁,怎么睡得着呢?“老师,我要小便”,教室门一出,跑步飞进“根据地”,不知不觉就忘了小便究竟应该多长时间,返回教室的时候,老师的脸早拉成马脸:“嗯,你小便能把嘴唇都小便紫了?”还是让紫果果打了“小报告”,站半节课那是最轻的惩罚了。
②不过,我还是断定桑果树是最喜欢孩子的,要不,为什么总是在我们最馋的时候果子结得那么甜?为什么总是把身子压得那么低,让每双小手都够得着?为什么谁家树上的桑果都可以采而不算偷?还长得那么小巧,小小的手采下来塞进小小的嘴里,一口一个。
③有同学馋我说,要吃桑果还不容易,去大河沿,爬上树就能吃一饱。我记牢了这句话,不过,那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的季节,谁的手上都有事做。一放学,我约了黑皮,背上猪草筐,做个眼神给妈妈,示意外出打猪草,一获批准,直奔大河沿。果不其然,远远的,小同伴早已到了,那时野桑一排,比我们门前的高大多了,傍着水斜着身子倾向河心,红果果紫果果像春节门前的鞭炮,一串串缀遍枝头。枝桠全不刁钻,我和黑皮脚一弹就到了树上,这里桑果都紫成黑的了,我俩像鸡啄米一样尽情尽兴起来。一会,黑皮说瞧你嘴唇,我说瞧你舌头,哈哈大笑,真的是孙悟空钻进蟠桃园了,痛快!
④ “站牢呵,当心掉进河里。”桑树下一个锄地老人笑眯眯地朝我们说。原来我们只顾巧取豪夺,忘了树边的蚕豆地和蚕豆边上刚放藤的南瓜,蚕豆踏歪了,南瓜墩踩蹋了,老人正在给板结了的土重新刨松。“上西边去采,那棵树上桑果更好。”老人不怪我们,还关照我们,真是天下的大好人,下树,赶另一棵,逮更大更甜的,把口袋装满,把隔天的也储备上。
⑤那天,我们真的快活死了,可打的猪草呢?猪草一棵也没进筐。口袋里的桑果,上树下树早成了渣,挤出的果汁把裤子染成了“花脸大侠”,回家结结实实挨了一顿揍。揍了又怎样呢?此后数年,我和黑皮还是每年必去“蟠桃园”。
⑥后来晓得,这些野桑都是那锄地的韩老大的,他兄弟3个,茅屋3间,独居河边。兄弟仨心肠好,但饭量大,再勤快也撑不好三人门头,兄弟仨省吃俭用齐心协力,腾出两间茅屋给老三,讨了个瞎子女人,老大老二两个鳏夫(guān fū,老而无妻的人)合住。我一直搞不清楚那排只结果子不长桑叶的野桑为什么一直不锯掉,为什么我们踩板了他的地他还是笑眯眯的,原来他,青果果日子里藏了颗紫果果心。

( 1 )第2节说“我还是断定桑果树是最喜欢孩子的”的依据是什么?

( 2 )联系文段第4节和第6节思考分析,说说韩老大是一个怎样的人?(即概括人物形象)

( 3 )品析语言。
①文中第1节和第5节中加点词“根据地”、“蟠桃园”各指什么地方?
②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3段中的划线句。(提示:先指明所用修辞方法,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分析其作用,最后表明作者情感)

( 4 )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文末句“青果果日子里藏了颗紫果果心”的含义,并思考这句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人皆可为国王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文章第②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 3 )文章第③段到第⑤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章观点的?
( 4 )请在第④段结尾处列举一个事例来补充论述。
( 5 )你认为本文的观点对生活中的哪些人会有非常大的触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体悟,每一段时光,甚或每一次破茧而出、痛并快乐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以微笑迎接,以微笑倾听,以微笑包容,以微笑纪念和珍藏……

题目:以微笑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表达真情实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解方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