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辍学 镌刻 唾手可得 未雨绸谬B: 谩骂 威慑 水泻不通 冥思遐想 C: 赃物 挑衅 怏怏不乐 因地制宜 D: 阑珊 风骚 自出心裁 笑容可掬 |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要等到明天,”马云说:“明天太遥远,今天就行动。” B: 本次体育模拟考试,拿不了满分的同学,只占全班十分之一,二。 C: 书本中古文注解记忆得牢不牢固?对考试中的内容理解题目有重要影响。 D: 今年我区参加中考的考生人数只有九千多(含往届生),是近几年人数最少的一届。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
4、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B: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C: 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 , 游刃有余。 D: 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
5、 |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③②④①⑤ C: ⑤③②①④ D: ③②⑤①④ |
6、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创新的动力和源泉。B: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头上来,心无旁骛 , 便是敬业。 C: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春夏之交,太白岩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 , 红霞耀天。 D: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
7、 |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在《琐记》中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时兴奋的心情和不顾本家的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鉴略》的情景,表现了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B: 孙悟空求教长生,被菩提祖师打了三下脑袋,顿时明白待到三更时分后门秘传,果然习得长生妙道,后又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C: 保尔被神父赶出学校后在车站饭馆辛辛苦苦干了两年,后来在哥哥的介绍下做了司炉助手,并在家中结识了他的革命引路人朱赫来。 D: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科幻三部曲小说的第二部,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船长尼摩带领大家从太平洋出发,一路上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肉搏鲨鱼,在红海击杀儒艮,在大西洋遭遇巨型章鱼。 |
8、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眼前忽然锐利地一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我的记忆中不储存关于这种昆虫的知识有多好,我会认定上帝开口与我说话了。我也许会在冥想中破译这种暗夜里闪光的话语。 ①又一点光从草丛中摇曳升起 ②一点光摇曳着从草丛中升起,从我眼前飞过 ③依然活泼地从我眼前飞过 ④正在我迷惑不已时 ⑤原来这便是萤火虫了 A: ②④①③⑤ B: ⑤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⑤ D: ⑤②①④③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自觉传承华夏文明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 在抢险救灾的现场,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C: 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D: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
10、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雨说》《乡愁》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和余光中,他们都是我国台湾著名的诗人,《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戴望舒。B: 孔乙己、奥楚蔑洛夫、于勒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我国作家鲁迅的《孔乙己》、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C: 墨家经典著作《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儒家经典著作《孟子》,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 D: 《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出自《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第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千古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①会天大雨 会: ②以数谏故 数: ③楚人怜之 怜: ④所罾鱼腹中 罾: ( 2 )翻译下列句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 )“燕雀”“鸿鹄”各比喻什么?( 4 )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5 )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应聘
李桂芳
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 1 )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①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
②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
( 3 )文中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并说说理由。A.被录取的是母亲 B.儿子没被录取 C.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 4 )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株海棠
①那年,我们办公室搬迁,该搬的东西基本上都在新办公室就位,最后只剩下一盆海棠,同科室的小李气喘吁吁地搬着它,站在新办公室门口说:“这盆海棠放哪?”科长急忙用手指着我的办公桌,应声道:“就放在窗下三惠办公桌头吧。”于是,这株海棠便经常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我默默瞥一眼那株大叶海棠,又矮又小又瘦,盆中的黑土脏兮兮的,叶片皆是星星点点的麻脸,从未见它开过花,像一棵山涧里的野蒿,留它何用?扔掉算了,我不愿经常在眼前看到它那猥琐的形象,令人心里不舒服,但领导喜爱,只好听其摆布了。
③我想起古代名士却偏爱海棠,宋人苏东坡描述:“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装。”还有诗句赞道:“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金人元好问也有诗句吟道:“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他们把海棠描绘得如此高雅,让我费解。
④冬去春来,在我桌边的那株海棠疯长起来,进入初夏竟超出办公桌半米高。好像天天都在变,叶子又肥又大又嫩又绿,颜色由浅变深,生机勃勃,这使我对它有了好感。
⑤某日,我心里颇烦,默默坐于办公桌旁,紧蹙眉头,透过宽大的玻璃窗口,仰望窗外那蓝天高空,飘荡着的几朵白云,在缓缓变化着不规则的形状。良久,收回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把视线落在面前那株大叶海棠上,细观之,发现它的茎、叶、花都很奇特,心里不禁一颤,原来海棠竟然这么美呀!
⑥那株静静伫立的海棠,主茎有拇指粗,像青竹节似的。茎节处有小毛刺儿,并生发出许多幼嫩的枝杈,有长有短。主茎像一根支柱,支撑着那枝杈上宽大繁茂的叶子。这些叶子肥大而奇特,中间凹陷,勺子似的,正面呈深绿色,背面呈朱红色,如同天上的红云。叶子边缘有毛茸茸的如发丝细的小锯齿。轻轻扒开叶子,叶下隐藏着一朵朵红得像胭脂的小花,层层叠叠,簇拥在一起,似花环套花环,形成一个鲜艳的大花球。花瓣如同压扁的小山桃,又像少女染红的手指甲。嫩黄色的花蕊,包裹在花瓣中间,含而不露。朵朵盛开的鲜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它默默地隐藏在海棠叶下,不愿炫耀自己。由这些花点缀出的整株海棠,漂亮极了,这不由让我想起词人李清照的词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⑦我终于明白那些古人钟爱海棠的情结,明白了科长为什么不让丢掉那盆海棠的原因。原来,它竟是如此之艳丽,如此之娇媚,这不得不使我改变对海棠的看法了。从此,我精心养护这株海棠,使它枝繁叶茂、鲜花常开,使它为我们的办公室增添一份生机和春意。
⑧后来每当我细细观赏这株海棠时,心里就有一番感慨,假如当初很讨厌它,把它扔掉,或挪走,或让它干枯而死,那我很难改变对海棠的看法,或永远不会发现它的美;再如每人都像我这样,老是带着对事物最初的判断眼光去审视一切,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呢?
心里不舒服→________→不禁一颤→________
( 2 )作者从茎、叶、花三个方面描写了海棠的奇特,请仔细阅读第⑥段,仿照示例进行概括。示例:主茎:粗壮,像青竹节,像支柱。( 3 )文章第③段引用了苏东坡、元好问的诗句,第⑥段引用李清照的词句,分别有什么作用?( 4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语句。我默默瞥一眼那株大叶海棠,又矮又小又瘦,盆中的黑土脏兮兮的,叶片皆是星星点点的麻脸,从未见它开过花,像一棵山涧里的野蒿,留它何用?
( 5 )文章最后说“后来每当我细细观赏这株海棠时,心里就有一番感慨”,请你说说自己从作者的感慨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