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畎亩(quǎn) 遒劲(jìn) 销声匿迹(nì) 坦荡如砥(dǐ) B: 镂空(lòu) 箕畚(běn) 惟妙惟肖(xiào) 情趣盎然(ànɡ) C: 簌簌(shù) 篡改(cuàn) 眼花缭乱(liáo) 深恶痛绝(è) D: 石砌(qiè) 着眼(zhuó) 属引凄异(zhú) 振聋发聩(kuì) |
2、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畸(jī)形 教诲(huǐ) 解剖(pōu) 控制江阴要塞(sè) B: 绯(fēi)闻 默契(qì) 匿(nì)名 母亲是个好(hǎo)劳动 C: 韶(sháo)华 佃(tián)农 横(hèng)蛮 屏(píng)息敛声 D: 锃(zèng)亮 炽(zhì)热 轮廓(kuò) 令你无法动弹(tán) |
3、 |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中,东风-41导弹首次亮相,此弹道导弹的射程可以覆盖每一个地球上的角落。《将“每一个”放到“角落”前) B: 今年国庆期间,《我和我的祖国》热映,许多看过此片的观众都说,这部电影绝对值得。(在“值得”后面加上“观看”) C: “我是护旗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了超过15亿以上人次关注,是今年国庆期间最暖心的活动之一。(删去“之一”) D: 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是否能够做到严格执法。(删去“是否”) |
4、 | 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了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B: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 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
5、 | 下列选项中没有反义词的一句是( ) A: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B: 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 C: 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 D: 只有会过穷日子,才能产出富来,才能在我们的国土上建立起人间的天堂!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海鸥 推祟 疮疤 任劳任怨B: 淳朴 追溯 澄澈 习已为常 C: 诓骗 馈赠 赶趟儿 日薄西山 D: 要诀 威慑 藏污纳诟 人声鼎沸 |
7、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 仲裁/记载 书籍/满院狼藉 殚精竭虑/肆无忌惮 B: 交卸/防御 频道/濒临绝望 惟妙惟肖/春寒料峭 C: 踌躇/田畴 签字/油光可鉴 为富不仁/为虎作伥 D: 檀木/擅长 嘹亮/眼花缭乱 抑扬顿挫/不辍劳作 |
8、 |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唐宋八大家”指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D: 古代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
9、 | 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这所中学获得江苏省中学优质生源基地的原因是该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B: 近年来,不少出版社都推出许多四大名著的新版本供读者选择。 C: 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D: 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
10、 | 《皇帝的新装》中许多情节写得荒唐可笑但又令人信服,这是因为( ) A: 人们痛恨皇帝、大臣,希望他们出丑。 B: 安徒生是名作家,他的作品都能使人信服。 C: 童话本来就少不了夸张,不真实也可以信。 D: 因为这些事都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夸张出来的,说假话、荒唐可笑的事在生活中总有发生,夸张只是把它强调出来。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丰乐亭游春(其三)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 1 )诗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本诗描写了暮春时节哪些具体景物?( 2 )“游人不管春将老”,有的版本将“老”字写作“尽”字,两字虽意思相近,但“老”字效果却更好。为什么? |
阅读刘光祖的《万里桥记》,完成小题。 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为蜀万世利。今万里桥之水,盖秦渠也。其后诸葛孔明用蜀,以公信仁义怀而服之,法度修明,礼乐几于可复。古今相传,孔明送吴使张温于此,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后因以名。或则曰,费祎聘①吴,孔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此始也。”孔明没又千载,桥之遗迹亦粗具,非有所甚壮丽伟观也。以千载之间,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其说虽殊,名桥之义则一。 侍御赵公之镇蜀也,始至,谒古相祠,即命葺之。每曰:“诸葛公,三代遗才也。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与于此?”前帅沈公常修广之,犹陋,弗称,且易坏,久将莫支。则命酾②水,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风烟渺然,岸木秀而川景丽。公与客登此,盖未尝不徘徊而四顾也。 (选自《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三,有删改) 【注释】①聘:访。②酾:疏导。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谒古相祠(________) ②其孰能与于此(________) ③梁板悉易以木(________) ④岸木秀而川景丽(________)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公信仁义怀而服之 A: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B: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C: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D: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 3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划两处)。 孔 明 送 吴 使 张 温 于 此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5 )本文题为“万里桥记”,为何多处提到诸葛亮?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火车上的故事
尤今
①晚上,我由广东湛江市搭乘火车到广州去,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四人同室的软卧票。 尽管觉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寝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然而,别无其他选择,也只好随遇而安了。
②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浅灰色的高领 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轶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枢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
③举谈之下,知道她是广州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几天前专程到湛江去约稿,现在,大功告成,启程回家。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就在这时,火车站的扩音器突然响起:“请各位注意:软卧的车票还有几张,有意购买的人赶快去买!”妇人转头对我说道:“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
④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她身材高大,穿了1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领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⑤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老编辑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顾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还一边嗑,一边把瓜子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
⑥火车开动不久,查票员进来了。依据惯例,他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我交出了国际护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儿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查票员要她说出证件的号码,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啊,我记不清啦!”好脾气的查票员并没有坚持,便走了出去。
⑦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了,她站起来,快步走了出去。刚好稽查员就在过道不远处,她毫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了投诉:“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稽查员说:“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不会有问題的啦,购买火车票时,都要出示证件的,她大约是用了家眷的证件买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出了事,再来追查,不是太迟了吗!”老编辑生气地说。“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稽查员淡定地回应。当时,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妇女的表情,她竞若无其事,好像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⑧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着,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给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老编辑内心感激,连声道谢。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感慨,啊,有许多时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
⑨早上,有人敲门,通知我们起身,还有半个小时便到广州了。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眼坐起 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我昨晚听了新闻,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气温降得很低,大约只有 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会开车来接我,就让我送你回家吧!” 老编辑涨红了脸,愧疚地说:“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女人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⑩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 1 )老编辑的情感、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变化着。阅读选文,将表格补充完整。故事情节 | 老编辑的情感、态度 |
中年妇女走进车厢 | 眸子里原告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 |
________ | 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别一边去 脸色更难看了 |
中年妇女忘带身份证 | 毫不客气地提出投诉 |
________ | ________ |
①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第⑧段事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3 )文章结尾处作者表示“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你认为作者能从这堂课上学到什么?(请写出三点)小说阅读,完成后面题目。
老师的泪
初二时,我很喜欢语文老师。
老师姓刘,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
“齐玉。”杨老师----我。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的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我说。同学们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第二天,刘老师叫我们写日记。我花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赌博,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我只有恨,恨我爸。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刘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
“原谅老师,好吗?”
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我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老师,我还没报答您哪!”老师却含笑地说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
(b)刘老师泪水盈盈。
我明白了:“刘老师,你就是这个小姑娘”
她擦了擦眼泪,微笑着扶住我的双肩:“你是男子汉,对吗?”
我呜咽着点点头。
“你恨爸爸,这不好。男子汉别这样,男子汉是应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笑一笑,你笑一笑。”
我咧了咧嘴。
“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她眼睛里滚出了泪水,洒落在我的额头上。
“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
我狠狠地点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的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我永远也忘不了。
( 1 )文章开头说“我们喜欢语文老师”,其实“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________。( 2 )第二,三自然段对老师外貌的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________的外表和________的心灵。( 3 )文中多处写老师的“泪”,细腻传神地表现了老师的心理和情感。请你简要回答,横线(a)处的“泪”表现了刘老师当时怎样的心理?横线(b)处的“泪”表现了刘老师对恩师怎样的情感?( 4 )文中刘老师对“我”说“男子汉是应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写作。
以“成长,一个艰辛而又快乐的过程”为题,作文一篇。
要求:①说真话,抒真情。②文体不限,字数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④书写工整,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