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 为便于城市污水自流入厂及处理后的污水就近排放,有关部门在群力新区的总体规划中确定了群力污水处理厂。B: 据专家现场勘察分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发明的不明坠落物为运载火箭或卫星残骸。 C: 中央大街各商家延时营业后,使千米长街在深夜仍游人如织。 D: 中考冲刺的最后阶段,科学有效的复习是考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
2、 | 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B: 可爱者甚蕃(多) C: 陶后鲜有闻(少) D: 宜乎众矣(适宜) |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草原上,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B: 在李白的诗中,这种看似妙手偶得的佳句比比皆是。 C: 春天的劳动湖草长莺飞 , 漫步在劳动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D: 演讲大赛上,参赛者们栩栩如生地演讲,赢得大家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 一个城市居民的良好素养是衡量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D: 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却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
5、 | 《西游记》的作者是( ) A: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B: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C: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D: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
6、 | 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落第 宽絮 侏儒 翻来履去 B: 凛洌 眷念 苍茫 诚慌诚恐 C: 真谛 镶嵌 逾约 粗制烂造 D: 朔方 宫阙 憔悴 不求甚解 |
7、 |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概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在说完一个故事后常会出现“有诗为证”,例如“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这首“为证”之诗,就出现在“林教头雪夜上梁山”这个故事之后。 B: 在读书节“读对联,猜名著”的活动中,有一联是“拉一辆黄包车,为生活奔波,满载酸甜苦辣;忆几段人生路,与民族同行,唤醒麻木国人”其答案分别是《骆驼祥子》和《朝花夕拾》。 C: 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来,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惟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鹤氅道袍,鲁达烈火僧衣,武松皂布直裰。 D: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这是范爱农在绍兴光复后的第二天上城时对鲁迅说的话,可见革命胜利后他内心的无比喜悦。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芳馨(xīn) 亵渎(dú) 寒噤(jìn) 豆蔻年华(kòu)B: 荣膺( yīng) 恣睢(suī) 嗔怒(chēn) 锲而不舍(qiè) C: 愧怍(zuò) 剽悍(biāo) 轩榭(xiè) 戛然而止(jiá) D: 遒劲(qiú) 哂笑(shěn) 娴熟(xián) 广袤无垠(mào) |
9、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B: 媲美 ( bì ) 缄默 ( zhēn ) 相得益彰 ( zhāng ) C: 臆测 ( yì ) 姊妹 ( jiě) 惟妙惟肖 ( xiào ) D: 栈桥 ( zhàn ) 冗杂 ( rŏng ) 断壁残垣 ( yuán ) |
10、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高检察院印发工作规定,坚决纠正和防止犯罪嫌疑人“假冒精神病人”逃脱法律制裁的行为。(将“纠正”和“防止”调换位宣) B: 莫言的作品《红高粱》《蛙》等,都给我们留下美好、深刻。(“深刻”后面加上“的印象”) C: 中国将继续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保证大力支持。(把“保证”改成“増加”) D: 疫情期间出行应尽量避免不要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删掉“避免”。) |
古诗文阅读 ,回答相关问题。 ( 2 )这首诗描写的是花,为什么要写蝶和莺呢?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② ?且陛下春秋③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④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⑤?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⑥,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⑦,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⑧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⑨,与武决⑩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 【注释】①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呈现。②春秋:年纪。③夷灭:被杀。④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⑤亲近:皇帝的侍从。⑥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⑦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⑧衿:衣襟。⑨决:通“诀”。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1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 1 )解释下列各组划线词①【使】A.武使匈奴明年________ B.安陵君固使唐睢使于秦________ ②【为】武与李陵俱为侍中________ B.若为佣耕,何富贵也________ ③【亡】A.空自苦亡人之地________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________ ④【然】A.喟然叹曰________ B.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________ ( 2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 4 )“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你认为这个“泣”字里包含着哪些情感?请做分析陈述。 |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 1 )联系全文,分析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故事情节 |
阅读书籍 |
抄写《诗经》 |
收到礼物 |
珍藏礼物 |
内心感受 |
A________ |
愉悦 |
猜疑 |
B________ |
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 4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
( 5 )请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 6 )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爬上窗台的绿色
①窗台在二楼,那晌午里散着泥土糙香、夜晚嚼着寒露沁凉的绿色就顺着我家的门铃线义无反顾地爬了上来。不知不觉间,一线的绿色和点缀其间的串串白花便搭在了小院上空,并在窗台前探头探脑,使劲摇曳着深秋的阳光,映照出一户庭院的温馨与恬静。
②望着这线积极蓬勃的生命,真让人心情爽快并急于俯向贴面的绿色。也许,这正是绿色爬上窗台的唯一心愿吧。
③确切地说,这束绿色来自一株黄瓜和一株莓豆。早在夏天它们就兄弟样并肩挽手攀援于小院南侧,在这个无风无雨的夏季艰辛地生长着,暑气和干旱丝毫没有抵消它们坚强向上的意志,它们的信念,永远是忠诚于脚下这片临时堆砌的菜园和我那朝夕呵护的妻子。除了寒冬,已经没有什么能让这群绿色在小院中消失,尤其在秋天,远离了燥夏的绿色反而越加显现出遮掩不住的郁葱,在院落、窗台无声地抖动着朗朗秋波。
④这时爬上窗台的绿色犹如举向天空的思想和灵感,带着大地和秋天独有的体温,干脆利落地扑向你,让人觉得这绿色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在这里等着你,让你怦然心动,让你热血奔涌。
⑤仰望天空,仰望这线执著的绿色,总令我心旷神怡,思绪万端,无以言说的沟通感拓展着我也分解着我。它与我们一样,也向往自由,追逐光明,真切热爱脚下的一方水土和苦乐生活呀。有谁能说自然是冷漠的、无情的?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而我一直相信在宇宙规律的作用下,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有思维,你无法评说谁更伟大谁更渺小谁更补益于对方。就像今晚,秋空如洗,夜凉如水,银河横波,一盘银月垂至天幕中央,说不出是欲升欲沉还是欲远欲近,最主要的是我无法忽略窗台前的这线绿色,这笼在迷人的夜色里,梯次排开的豆荚和瓜纽如同披上了一身轻纱,轮廓分明地在秋风下回忆曾经汗流浃背的夏天的火热,算计着丰硕的收成,说不定一声秋虫的低吟浅唱就成全了豆荚们瓜纽们酝酿了整夏的爱情,刚刚坠入甜蜜的小生命于是急不可待地探出绿色的小手敲打窗子,要把一肚子的幸福与快乐说给你听。
⑥若是在晌午呢,前提的阳光并不火辣,只是响脆脆地跌在这线绿色上,那些叶呀花呀瓜呀的心情和爱情虽被一夜寒露湿透,却能在顷刻间还你会飞的欢笑与娇媚。就在不远处,建筑工地上不知歇息的轰鸣,也因了这绿色的宁静抚慰而富有节奏感。绿色,就这样以生的迫切、力量和宁静,同时给了我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动愉悦。
⑦终于爬上窗台了,为实现这个简洁纯真的心愿,黄瓜和莓豆共同托举着绿色,克服了来自韭菜、芹菜、油菜等等园内其他蔬菜的嫉妒嘲讽,选择唯一向上的道路来到我的窗前,让绿荫、生机、果实、清新悄然挤进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它相信有爱的地方就应该有绿色,有家的地方就该布满生机。这时候,绿色的内心便会感到不虚此行,并以芬芳的花蕾和沉实的种子重新构思着盎然的激情。
( 1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第②段和第⑦段画线的两句中“唯一心愿”和“简洁纯真的心愿”分别指什么?( 2 )细读第⑤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①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仿造横线前面句子的形式,再写一个句子。
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写“江水”“树木”等是为了说明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________
( 3 )文章赞美的绿色来自黄瓜和莓豆,在最后一段又写到“韭菜、芹菜、油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 )绿色给人以愉悦,绿色给人以想像,绿色给人以启迪。请联系本文回答问题。①从全文看,“爬上窗台的绿色”中的“绿色”具有哪些方面的精神品质?
②“绿色”一词在生活中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如“绿色通道”中的“绿色”主要指安全、畅通而不受任何阻碍。请你再举一例说说它的另一种内涵。
( 5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写爬上窗台的“绿色”给人以惊喜,然后交代“绿色”的由来,随后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热情礼赞“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