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项城市第二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6月1日,“东方之星”沉船事故发生后,主席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部门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坚决避免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B: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实现中国梦。
C: 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D: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国将举行庄严、隆重的阅兵仪式来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B: 大千博物馆极具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与古老的西班牙建筑风格相得益彰 , 使其成为内江人民心驰神往的地方。
C: 在刚刚结束的“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中,中国队锐不可当 , 以3:0完胜日本队,获得冠军。
D: 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因留给世人众多经典的建筑作品而鲜为人知 , 被不少媒体称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B: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C: 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D: 母亲沉痛的滔滔不绝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4、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 , 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 王明学习一丝不苟 , 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C: 对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的养猪户,人民群众深恶痛疾
D: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5、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

A: 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参观他旧居的人络绎不绝
B: 刘谦的魔术表演出神入化 , 令人拍手叫绝。
C: 日本政府妄图通过购岛实现对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这其实是自欺欺人
D: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才思敏捷、夸夸其谈 , 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交口称赞。
6、在下面语段空缺处依次填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 )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 ④①②③
B: ①③④②
C: ④②①③
D: ②③①④
7、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件事弄得满城风雨 , 尽人皆知,已经难以再掩盖下去了
B: 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C: 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 , 立志夺冠
D: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 , 真正地解脱
8、

下面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说,为人要有点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
B: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畜生当中,谁有这种和人相提并论的殊荣?
C: 为了顺利通过验收,大家领取任务,个个斗志昂扬,分道扬镳 , 各干各的事情去了。
D: 当统治者昏庸腐朽、横征暴敛,使得百姓无法生活下去的时候,人民英雄就会揭竿而起 , 把反抗强权、救民于水火之中作为自己的理想。
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油(ká) 角(bīn) 山涉水(bá)
B: 嘴(piě) 赞(miù) 山风起(zhà)
C: 眼(kuàng) 尴(gá) 停不前(zhì)
D: 壮(zhuó) 发(xiào) 哆嗦嗦(luó)
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瘫痪 决别 和蔼 静谧 人迹罕至
B: 奥秘 企盼 感慨 发髻 浑为一谈
C: 笃志 锡箔 云宵 莲蓬 人声鼎沸
D: 酝酿 贮蓄 荫蔽 徘徊 花枝招展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江 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释】①董颖:北宋诗人,作者是一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②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③摩挲:用手抚摸。④钓舟:行舟。

( 1 )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构思新颖别致,以双鸥相伴来衬托诗人的孤寂。
B: 此诗思路严谨,总体上由近观到远望,由所见到所思。
C: 一二句分别写静景与动景,动静结合,既表现出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
D: 用“万顷”“一双”数量上的对比,写出了秋景的辽阔澄明,也使形象鲜明突出。
(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诗的三四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题目。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曰:“猿猴错②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③,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④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⑤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⑥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⑦;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⑧之道哉?”孟尝君日:“善!”乃弗逐。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舍人:门客。②错:通“措”,放弃。③历险乘危:经过险阻攀登危岩。 ④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⑤铫鎒(yáo nòu):农具。⑥尧:传说中的远古圣君。⑦不肖:没有才能。⑧用世立教:治理国家,教化百姓。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文言实词的意思。
其三尺之剑 ②与农夫垅亩之中 ③一军不能 ④则之不肖

( 2 )下列四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鱼鳖 为佣耕
B: 骐骥不如狐狸 入无法家拂士
C: 教人不能 乡为身死不受
D: 弗逐 不知有汉
( 3 )用“/”标出下边句子的两处朗读节奏。
孟 尝 君 有 舍 人 而 弗 悦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5 )鲁连是怎样说服孟尝君的?从孟尝君接受了鲁连的劝说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理解

长生饭

乔治马丁

①汉斯这个又高又瘦、活像个骷髅的老头,近几个星期来竟奇怪地发胖起来。

②一个秋天的黄昏,渔船在古老的灯塔附近靠岸后,有个渔民提议上汉斯那儿走一趟,摸摸他的底细。

③汉斯老头殷勤地请客人到壁炉旁烤火,关心地问渔情怎样。

④“糟透了,”渔民路德维希说。不走运的捕捞再加上坏天气,使他十分恼火,正想找个人出出气。 “你倒好,没完没了地胖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⑤汉斯十分局促不安,这越发引起大家的怀疑。、于是以查看破塔楼是否安全为由,对汉斯的住处进行了搜查。二楼、三楼都搜遍了,除了一堆堆的破烂,并不见丢失的渔网。只见一个瓦罐,里面装着一种黏糊糊的东西,很像青蛙的卵。

⑥路德维希没好气地把汉斯老头拖到瓦罐旁边,厉声质问他里面装的什么。

⑦谁也没料到,这一问,竞使汉斯老头浑身哆嗉起来,他语无伦次地支吾了几句便住了口。

⑧这一下激起大伙儿的好奇心,都想弄清汉斯老头搞的是什么名堂。

⑨路德维希得意扬扬地把瓦罐捧回一楼。放在靠壁炉的桌上,命令汉斯老头把一切说出来。“我们早就对你怀疑了,你不是无缘无故发胖的。”

⑩“难道你们都知道了?”

⑪其实他们什么也不知道,可他故意十分肯定地说, “只要你老老实实说,我们就不送你坐牢”。

⑫汉斯老头颓然地坐到了凳子上,只好如实招供。原来这面糊是勃洛耶尔教授送给汉斯老头的。

⑬一天傍晚,住在附近村子的勃洛耶尔教授找到贫穷的汉斯,说他能让汉斯一辈子不为吃发愁,不过必须发誓不把这件事泄露出去,、汉斯发誓后,教授从外套里掏出一个罐子,说里面装的是永生粮,它营养丰富,味道可口,只要吃半罐,一整天都不会肚子饿。这面糊能自生自长,一昼夜之后又能变成满满的一罐。教授走后,汉斯好久不敢尝那面糊,它看上去太像青蛙卵了,真叫人恶心。后来汉斯饿得实在挺不住了,心想,反正得一死……便舀了一汤匙吞了下去。啊,味道真不错!他索性吃起来。这食物真神奇,眨眼工夫就饱了,身子也有了力气。j他倒头便睡,天亮时发现面糊果然叉长满一罐了…

⑭“这不成了童话中的神奇的桌布了吗?”

⑮“有了这宝贝再也不用耕地、出海,只管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往嘴里塞面糊……”激动过后,大家不免产生了怀疑,莫不是老头子胡说八道吧?可汉斯当场试验,用汤匙舀了一大团黏稠的面糊,津津有味地吞了下去,、众人屏息凝神地瞧着他,仿佛在看他吞活蛇似的。疑云消散了,大家转而对汉斯不胜羡慕起来。

⑯奇闻很快传遍了全村,人们像朝圣一样,不断地朝古老的灯塔涌来,都想见识一下这奇异的面糊。

⑰青年渔民弗里斯第一个下决心尝了面糊,果然又可口又耐饿。全村人聚集在灯塔处开会,经过长久的争论,决定派代表去见教授,详细地打听一下面糊的事,请求他把永生粮分赠给大家。

⑱渔民代表来到教授住处,推开围墙门,走进花园。汉斯跟在后边,露出一副犯人被押上法庭时

的神态。这时有两条肥得出奇的狗向他们扑来,一位神采奕奕的胖老头听见狗叫,连忙从屋里走出来.吆喁住狗.和颜悦色地接待了他们,、

⑲“汉斯讲的是实话,”教授听了事情的经过后说, “1000克面糊可供一人吃一辈子,还可以作为遗产留给儿子”.

⑳这件事在村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柏林一家报社的一个青年记者也来教授家采访。年轻记者兴奋得抓耳搔腮, “这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纪元,”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喊道, “从此不再有饥饿、岔闲知歧争采再有阶级知敌对……”

21但教授不敢太乐观,他认为 ,、汉斯所在的渔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

化。自从有了永生粮以后,全村人都抛弃了捕鱼营生,渔民们忘掉了一切,成天成夜地泡在酒吧间和赌场里,寻欢作乐的狂热像毒汁一样侵蚀着渔民们淳朴的性格。

春天给汉斯带来了苦恼,、面糊在春天里增长得格外快,一夜工夫,不仅长满一罐而且流到地板上了。他一时吃不了,便到村里去兜售,奇怪的是,村里人谁都不买。他只好拼命吃,又找来邻居帮忙,可是第二天面糊已膨胀得整个地板都盖满了

渔村已被恐怖所笼罩。,盛夏酷暑来临,面糊猛涨,汇成了一股强大的面糊洪流,大有淹没一切之势。一种兽性的、野蛮的自私开始在很多人心里复活。,为了挽救自己,长辈强迫小辈吃,强者逼使弱者吃,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

全世界陷入了面糊危机之后,据报上说,面糊正继续在全球蔓延,它会变成厚厚的一层外壳,严严实实地裹住地球,太阳会把地球这个圆面包烤成粉红色。这圆面包也许营养可口,只是再没人享用了……

( 1 )请根据提示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村民发现汉斯的秘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 )第⑬段有什么作用?

( 3 )文中年轻记者认为“从此不再有饥饿、贫困和战争,不再有阶级和敌对……”,但教授不那么乐观,请根据选文内容在第⑧段横线处补充教授的观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候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未,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风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选,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开。放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使如此,它都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 1 )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①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________→书架陪伴“我”成长

( 2 )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 3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划线句作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拨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 4 )在第⑯段中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 5 )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牛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半个灵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