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三元区岩前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暖花开的时节,到南宁青秀山看桃花的人络绎不绝
B: 我们崇左市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C: 人们一走进龙州中山公园的大门,就看到两只雕刻得惟妙惟肖的石狮子。
D: 很多人的一生都是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无论顺境逆境,我们都应坦然面对。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 《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也有认为是明人罗贯中所做。
C: 《水浒传》的故事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大概发生于宋仁宗年间。
D: 《水浒传》的结构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七十回,主要是歌颂起义英雄的反抗行动;七十一回以后主要受招安、征辽、征方腊的故事。
3、下列判断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

②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谢谢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③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海里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④大自然有时也会向他的儿女开战,在她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 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 拟人 反语 排比 比喻
C: 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 比喻 反语 排比 反语
4、

下面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B: 仔细查了几遍,试卷上还是找不出纰漏,这真让人忘乎所以
C: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 这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乳(pǔ) 怪(chēn) 抽(yē) 畏罪逃(qiǎn)
B: 傥(tì) 伏(juǎn) 戒(chěnɡ) 咄逼人(duō)
C: 待(lüè) 狭(ài) 鹉(yīnɡ) 天旋地(zhuàn)
D: 匍(fú) 静(mì) 甲(kuī) 大相庭(jìnɡ)
6、下列各组中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 niàng) 清( chéng) 黄(yùn) 落(zhuó)
B: 南(jǐ) 护(kàn) 萧(sè) 应(hé)
C: 蓄(chù) 临(wèi) 发(jì) 粗( kuàng)
D: 啬(lìn) 静(mì) 栖(xī) 咄逼人(duó)
7、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垂手可得 文质彬彬 立推之地 寄人篱下
B: 呆若木鸡 不能自己 一片狼籍 喋喋不休
C: 顽固不化 明辩是非 捣毁老巢 变卖典质
D: 俯拾皆是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背井离乡
8、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溅(bèng) (zhān)污 落(duò) 玲珑透(tì)
B: 变(tuì ) 形(chú) 立(zhù) 盘卧龙(qiú)
C: 视(yí) 回(yū) 落(zuì) 获益浅(fěi)
D: 洗(zhuó) 小(xì ) 泣(zhuì) 繁急管(xuán)
9、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不是表示具体地名的一项是( )

A: 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B: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C: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浅阅读”对于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 ①②④⑤③
B: ②①④③⑤
C: ⑤④③①②
D: ②⑤④③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1 )此曲中“山坡羊”是________,“潼关怀古”是________
( 2 )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 3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着一“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又用“怒”字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请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爱莲说》,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1 )本文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 2 )本文和《芙蕖》在文体及主题上有何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现代文阅读

特雷西的单车

周海亮

特雷西是母亲的儿子

外乡人来到母亲的花园,见到那辆单车。单车拴在一棵树上,那棵树很细,很矮。看得出树刚栽下不久,也看得出单车刚买不久,近似没有骑过。

外乡人向母亲讨一杯水,慢慢喝着,与母亲讨论着刚刚打响的战争。临走时候,她问母亲,谁的单车?

母亲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特雷西是我的儿子。外乡人不说话了。刚才,母亲跟她说过特雷西。

特雷西是妹妹的哥哥

妹妹坐在花园的秋千上,母亲坐在她的身边。妹妹对母亲说,我想有一辆单车。母亲说,战争没完没了地打,面包都开始限量供应,哪还能买到单车?

妹妹看看拴在树上的单车,那棵树长高长粗,那单车变得破旧。她说这单车再不骑的话,就再也骑不了了。母亲说可是这是特雷西的单车。妹妹不说话了。那是哥哥的单车,她不能碰哥哥的东西。

特雷西是男人的邻居

男人闯进花园,见到那辆单车。单车锈迹斑斑,车轮开始扭曲。单车拴在树上,那棵树更高更粗。男人有些好奇,问,这是谁的单车?她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特雷西是我的哥哥。

男人说如果再不取走单车的话,它要长到树里面了。她说母亲说过,谁也不能动特雷西的单车。男人不说话了。他听母亲说过特雷西。他知道特雷西是一个易羞的男孩。但他头一次知道,易羞的特雷西还有一辆几乎没有骑过的单车。

特雷西是外甥的舅舅

男孩仰起头,看着那棵树。树很高,枝叶繁茂。单车被树干挤得变了形状,一部分深深杀进树干。男孩问母亲,为什么要把单车拴到树上?母亲说,单车是特雷西拴上去的。

男孩说,特雷西就是舅舅吗?母亲说,特雷西就是舅舅。他把单车拴到这里,谁都不能动。男孩上前,摸摸单车。他被烫了一下。似乎那辆单车刚刚被人骑过,尽管它已变成一堆废铁。

特雷西是一段往事。

战争早已结束,城市早已重建。现在,一条公路需要穿过花园。她带着来人,来到树旁。现在单车悬空,完全嵌进树干,似乎是从树里面生长出来的。来人问她,谁的单车?她说,特雷西。我哥哥特雷西。来人说,可是这条公路需要穿过花园。

她说,不行。特雷西的东西,谁也不能动。她给来人讲特雷西的故事,一点一点,时间回到从前。来人上前,摸摸单车,叹一口气,说,我会转达您的建议,夫人。

特雷西只是一辆单车。

两年以后,公路修好,却小心地绕开了那棵树。树的周围多出一圈围栏,围栏上挂一个木牌,上面写着:特雷西的单车。下面,两行字:1914年,男孩把自行车锁在这棵树上,就去参加战争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来。这男孩就是特雷西。

这男孩就是特雷西。他在战场上死去,在参加战争一个月以后。母亲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女儿还很小,单车还是新的。除了这辆单车,特雷西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包括遗体和骨灰。甚至,当他的母亲死去,世上再无人记得他的模样。

现在的特雷西,只是一辆长到树里的单车。

(选自2015年第11期《微型小说选刊》)

( 1 )文中的妹妹为什么不让人动特雷西的单车?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 2 )比较下列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写出在[甲]表达上的好处。

[甲]母亲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特雷西是我的儿子。

[乙]母亲说,我儿子的单车。

( 3 )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独立成段,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 4 )联系你的阅读经验,探究“拴在树上的单车”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
阅读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天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图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叹喟,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 1 )阅读全文,请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

憧憬→________→痛恨→________

( 2 )请任选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
B: 第①自然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看到小院中的花。
C: 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 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 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 4 )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红色幻想”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