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对《西游记》这部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时被公主扇得悠悠荡荡,后来他施计智取了芭蕉扇,可他得到的这一把芭蕉扇是假的。 B: 《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C: 孙悟空在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后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悟空。 D: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菩提老祖,孙悟空从菩提老祖处学得七十二变、筋斗云等超凡本领。 |
2、 | 下列有关“路”的俗谚,哪一个运用正确?( ) A: 乡下的路是随意铺下的,“天无绝人之路”,那条任意铺下的路就变成了巷子,弯弯曲曲的,尽头一样还是水田和菜圃。B: 他凭着多年登山的经验,判断此时山间浓雾大起,必须采取“山不转路转”的措施。 C: 做事不要太钻牛角尖,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稍加变通,一定可以成功。 D: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向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及时报告所有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信息,不得“大路无边,各走一边”,隐藏或虚报其生产的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事实。 |
3、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世界保持微微喜悦的心情,知道在 的生活里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的味道,小环境里也有 的梦想﹣﹣这些卑中至尊,贱中之美,小中之大,_________丑中之美,坏中之好,需要微细喜悦的心情才能体会。 A: 匮乏 深远 而且B: 匮乏 远大 乃至 C: 贫困 远大 何况 D: 缺憾 长远 乃至 |
4、 | 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B: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C: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D: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百草园是个荒园,人迹罕至 , 到处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 B: 听了英雄的事迹,我不能自已自己的感情,眼泪哗哗地流下来。 C: 愤激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 D: 无论构造还是风格,两座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
6、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恣睢 帷幕 倜傥 五彩斑斓 B: 澄澈 赃物 扶掖 相形见绌 C: 拮据 诓骗 聒噪 销声匿迹 D: 社稷 唏嘘 狡黠 侍才放旷 |
7、 |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人的心情,总是在吟诗中 仿佛奔腾的万古长河;人们会在作画中,感受风光的旎,托付清风送给苍穹一份 ;人们会在收藏中,饶有兴致, 中华瑰宝和古老文明;人们会在阅读中,穿越历史的长空,观赏智者的形象, 智慧的琼浆…… A: 热情洋溢 恬静 鉴赏 汲取 B: 激情澎湃 恬淡 鉴赏 吸取 C: 激情澎湃 恬淡 品鉴 汲取 D: 热情洋溢 恬静 品鉴 吸取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科学家对北极开展了多学科科学考察,为科学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奠定了知识。 B: 倘若一个人心中没有国家和民族,那他还能找不到灵魂归宿,肩负不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吗? C: 这场青少年视力健康“保卫战”能否坚持打下去,决定着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D: 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近月制动获得圆满成功。 |
9、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B: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武圣”,这位英雄是关云长。 C: 《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D: 《水浒》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塑造了一群豪侠仗义的英雄形象。 |
10、 | 选出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 , 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B: 张大娘每天晚上都和小区里的老人一起去跳广场舞,乐此不疲。 C: 青少年要努力学习,奋发有为,以报效祖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D: 在签名售书会上,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作家,一时间竟激动得语无伦次。 |
诗歌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1 )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2 )试赏析结尾两句“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的妙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竹似贤①,何哉?竹本②固,[A]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③者。竹性直,直以立身④;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⑤者。竹心空,空似体⑥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⑦者。竹节贞⑧,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B]故。君子人多树之⑨为庭实⑩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贤:贤者。②本:根。③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④直以立身:凭着挺直的本性可以立身。⑤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不倚。⑥体:体悟。⑦虚受:虚心接受。⑧贞:坚贞。⑨之:代词,指竹子。⑩实:充实。 ①亵:________ ②固:________ ( 2 )解释下列语句。①濯清涟而不妖。 ②竹似贤,何哉? ( 3 )【乙】段中[A][B]两句,哪一句中的“树”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的“树”用法相同?请把字母A或B填入后面的横线上。________( 4 )【甲】文从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由竹的本固、性直、________、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 5 )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相同之处各是什么?表现手法:________; 表现方式:________。 |
月球背面的“脸皮”,到底有多厚?
①千百年来,月亮一直是人类心中的梦想之境。思乡的情怀、探索的欲望,都交织在一汪皎洁的白月光中。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加上被地球潮汐锁定,地球强大的引力让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所以人类在地球上只能凭肉眼看见月球的正面,背面则看不见。因此月球背面对于人类而言,更是“秘境中的秘境”,有许多未知等待着解答。
②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西昌出发,向遥远的月球飞去,世界瞩目、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的大幕正式拉开。月球背面到底是啥样,嫦娥四号将第一次身临其境触摸它。
③古人观月,并非完全看不到月球背面。月球存在着“天秤动”,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因此,至少有10%至20%的月球背面的边缘地带可以从地球上看到,比如一个跨越1000千米的撞击盆地东海。
④2010年12月2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月球勘测轨道器”拍摄了一组“惊人”的月球背面照片,这些照片呈现的细节精细程度创下了历史纪录。根据这些最新照片数据,美国绘制了月球背面数字海拔地形图,地形图直观地揭示了月球背面的地形。
⑤那么,在月球背面迎接嫦娥四号的将是怎样的环境?专家介绍,乍一看上去,月球背面这张“面孔”并不漂亮,那是一张“麻子脸”,陨石坑的数量比月球正面要多得多,放眼望去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月背的“皱纹”也多,布满了沟壑、峡谷和悬崖,而月球正面相对平坦的地方比较多。另外还有几处巨大的“痤疮”,暗斑中的物质与月面的普通物质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现象似乎能够说明月球背面由于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太空里,遭遇了大量天体的直接撞击。
⑥月球背面还是个“厚脸皮”,它的月壳从整体来讲比正面要厚。不过,“厚脸皮”为月球背面的“亮肤色”提供了佐证。照片显示,月球背面巨大的陨石坑都呈现出白色,好像从来没有暗色的熔岩从上面流过。科学家们研究认为,由于月球背面的月壳很厚,熔岩无法溢出,而正面月壳很薄,熔岩很容易破缝流淌在表面,所以背面颜色比正面要“白皙”得多。
⑦此外,月球正面月海很多,而月球背面却只有3个,它们的名字分别叫东海、莫斯科海和智海。月球正面有许多巨大绵延起伏的山峦,而背面却不像正面那么多。
⑧虽然只能看到月球的一边,但这并不是说另外一面永远是黑暗的。事实上,当看到整个月球正面的时候,即月中的满月时,它的另一面是黑暗的,当我们看不见它的时候,即月初没有月亮的时候,它的另一面是阳光普照的。
⑨由于迄今为止还没有宇航员或月球车登上月球的背面,人们对它的详细情况除了借助照片判断,其他知之不多。嫦娥四号探测器,将为人类逐步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迈出关键一步,值得拭目以待。
( 1 )选文以“月球背面的‘脸皮’,到底有多厚?”为题目,有什么好处?学步
赵丽宏
①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我和你母亲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在那之前,你还整日躺在摇篮里,只会挥舞小手,将明亮的大眼睛转来转去,有时偶尔能扶着床沿站立起来,但时间极短,你的腿脚还没有劲,无法支撑你小小的身躯。那天,你被几把椅子包围着,坐在沙发前摆弄积木,我们到厨房里拿东西,你母亲偶一回头,突然惊喜地大叫:“哎呀,小凡走路了!”我随声回顾,也大吃一惊:你竟然推开包围着你的椅子,然后不依靠任何东西,自己走到了门口!我们看到你时,你正站在房门口,脸上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表情。看到我们注意你时,你咧开嘴笑了。你似乎也为自己能走路而感到惊奇呢。
②从沙发到房门不过四五步路,这几步路对你可是意义不凡,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独立行走的路。我们都没有看见你如何摇摇晃晃走过来,但你的的确确是靠自己走过来了。当你母亲冲过去一把将你抱起来时,你却挣扎着拼命要下地。你已经尝到了走路的滋味,这滋味此刻胜过你世界里已知的一切。靠自己两条腿,就能找到爸爸妈妈,就能到达你想到达的地方,那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事情!
③从那时起,你的生活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只要有机会,你就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地走你自己的路。你在床上走,在屋里走,在马路上走,在草地上走;你走着去寻找玩具,走着去阳台上欣赏街景,走着去追赶比你大的孩子们……
④儿子,你从来不会想到,在你学步的路上,处处潜伏着危险呢。在屋里,桌角、椅背、床架、门,都可能将你碰痛。当你踉踉跄跄地在房里东寻西探时,不是撞到桌角上,就是碰翻椅子砸痛脚,真是防不胜防。已经数不清你多少次摔倒,数不清你头上曾被撞出多少乌青和肿块,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摔跤摔不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在室外,你更是跃跃欲试,两条小腿像一对小鼓槌,毫无节奏地擂着各样的地面。你似乎对平坦的路不感兴趣,哪里高低不平,哪里杂草丛生,哪里有水洼泥泞,你就爱往哪里走。只要不摔倒,你总是 。这是不是人类的天性?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啊,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⑤你开始摔倒在地的时候,总是爬在地上瞪大眼睛望我们,你觉得有点委屈,但很快习惯了,并且学会了一骨碌爬起来,再不把摔跤当一回事。那次你沿着路边的一个花坛奔跑,脚下被一块大石头绊了一下。我们在你身后,眼看着你一头撞到花坛边的铁栏杆上,心如刀割,却无法救你——铁栏杆犹如一柄柄出鞘的剑指着天空!你趴在地上,沉默了片刻,才放声哭起来。我奔过去把你抱在怀中,不忍看你的伤口,我担心你的眼睛!好险呀!铁栏杆撞在你的额头正中,戳出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血沿着你的脸颊往下流……你的额头留下了难以消退的伤疤,这是你学步的代价和纪念。
⑥儿子,你的旅途还只是刚刚开始,你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有些地方也许还没有路,有些地方虽然有路却未必能通向远方。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
( 1 )概括梳理文章内容,完成填空。①第一部分:写儿子学步的情景,表现出父亲的激动、________和儿子的兴奋、________。
②第二部分:写儿子学步付出的代价和留下的纪念。
③第三部分:写________
( 2 )阅读第④段,回答问题。①根据含义写出恰当的成语,填在空格中
含义: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成语:________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成语:________
②本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
( 3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⑥段划线句的含义。要求:①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指定文体作文。②选作文(一)在答题卡上涂A后小方框;选作文(二)在答题卡上涂B后小方框。③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一切能透露作者信息的名称一律用“x x x”代替。④书写清晰规范,卷面整洁,600字以上。
作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家庭照、节庆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完整,具体;描写生动、细致;有真情实感。
作文(二):认真观察漫画《李甲挖井》,按要求作文。
这里也没有水
请以“坚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正确鲜明;结构完整;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