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南山实验学校荔林中学部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逝了。
B: 我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
C: 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捡了出去。
D: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绵簇,美不胜收。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B: 老人、青年和孩子们,纷纷涌向那青青山坡——几十年前革命英雄奋勇抗战的地方。
C: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D: 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对教育的期待。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hàn) 澎(pài) 黑(yóu) 春寒料(qiào)
B: 洗(zhuó) 消(shì) 悲(mǐn) 毫无顾(jì)
C: 摇(yè) 首(qiáo) 喧(xiāo) 络不绝(yì)
D: 寻(mì) 长(shàn) 劲(qiú) 摩肩接(zhòng)
4、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漫漫人生路,有谁能说自己是踏着一路鲜花,一路阳光走过来的?又有谁能够放言自己以后不会再遭到挫折和打击?成功的背后往往布满了荆棘和激流险滩。有的人为时受挫就轻易地退出“战场”而懊悔不已;有的人一味沉溺于失败而在人生的泥潭越陷越深;有的人因害怕失败而与成功渐行渐远。这些人,永远不会追求到心中的梦想。是退却,还是前行?我想朋友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

A: 文段开头连用两个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顺境的时候,也会有逆境的时候。
B: 文段中把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比作“荆棘”和“激流险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困难和挫折之壮美,具有挑战性。
C: 文段中运用“有的人……”的排比句式,加强了语势,突出了不能正确面对挫折的后果。
D: 文段结尾是个设问句,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指出应该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B: 去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你排为国内第二首富,你觉得准确吗?
C: 生长在阿拉善西部的胡杨林是一种特别耐旱的树种,尽管那里干旱少雨,但一到夏季,胡杨总是郁郁葱葱的。
D: 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到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6、下列对语法 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姑娘”“冬天”“碧绿”“发生”这四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名词、形容词、动词。
B: “哪里”“他们”“怎 么样”“那儿”这些词都是代词。
C: “大公无私”“见利忘义”“见义勇为”“邵阳隆回”这四个词语都是褒义词。
D: “千米”“千克”“毫升”“个”“台”“只”都属于量词。
7、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天的空闲时间,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我也要找一本书来读上几段。

②我爱读书,比小孩子爱吃糖果更甚。

③如果碰到一本好书,那就会通宵达旦地读下去。

④总之,这种读书的嗜好,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

⑤每天临睡之前,不论这一天是多么疲倦,多么累,我也总要读上一小时的书。


A: ①⑤④③②
B: ②①⑤④③
C: ①⑤②④③
D: ②①⑤③④
8、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 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 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D: 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9、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项( )
A: ①名词 ②助词 ③形容词 ④动词 ⑤代词 ⑥代词
B: ①名词 ②助词 ③副词 ④形容词 ⑤代词 ⑥名词
C: ①代词 ②助词 ③介词 ④动词 ⑤助词 ⑥名词
D: ①代词 ②动词 ③副词 ④形容词 ⑤助词 ⑥名词
10、

选出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 菜(qí) 脑(suí) 妒(jì) 九连环(qū)
B: 澎(pài) 育(bǔ) 祷(qí) 一拍合(jì)
C: 痛(chì) 古(gèn) 默(qì) 叱风云(zhà)
D: 然(mò) 戒(chěng) 野(guǎng) 毛骨然(sǒng)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桑茶坑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_______________。

( 1 )诗歌第二句用两个“满”字,描绘了初春时桑茶坑道中________的情景。
( 2 )根据诗歌前三句,推断诗歌最后一句应该是( )
A: 一牛吃过柳阴西
B: 不脱蓑衣卧月明
C: 收篙停棹坐船中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小石潭记》,回答相关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有清(凉)
B: 其境过清(因为)
C: 潭中鱼百许头(大约)
D: 折蛇行(北斗星)
( 2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3 )简答题。文章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景物和内心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上怎样的气氛?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杰出的建筑师

法布尔

①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几乎和蝉一样有名,主要是因为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和建筑才华,它的住所堪称别墅。一位法国作家在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中写道:“我的小家庭很舒适,如果你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隐居在这里面吧!”

②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蟋蟀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蟋蟀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蟋蟀们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它们一点儿也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相反倒有些怜惜那些蝴蝶。它们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那种有家庭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都会流露出怜悯之情。

③确实,在建造窠穴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众了。在各种各样的昆虫之中,只有蟋蟀在长大之后,拥有稳固的家庭住所。即使在一年之中最坏的时节,大多数其他种类的昆虫,都只是在一个临时的隐避所里暂且躲避身形,躲避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尽管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东西,以便安置它们自己的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作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

④经过辛苦劳作造出的家,无论是在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天,还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严冬,都让蟋蟀无比依赖,不想迁移到任何其他地方去。虽然蟋蟀的屋子内部并不奢华,隧道底部就是卧室,但这里很宽敞,也不潮湿。这样一个居住之所,是为安全舒适而建的,是蟋蟀的别墅。其他动物,或许正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正卧在露天里,或许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它们正为没有一个稳固的住所而烦恼呢。

⑤要想建成一个稳固的住宅,并不那么简单。在我的住地不远的地方,有狐狸和獾猪的洞穴,它们绝大部分只是由不太整齐的岩石构建而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些洞穴都很少修整。对于这类动物而言,只要能有个洞,暂且偷生,“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也就可以了。相比之下,兔子要比它们聪明一些。如果有些地方没有天然的洞穴可以供兔子们居住,以便躲避外界的侵袭与烦扰,那么,它们就会到处寻找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挖掘。

⑥然而,蟋蟀则要比它们中的任何一位聪明得多。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拥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蟋蟀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洞穴,因为这些洞不合适,没有安全保障。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处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因此,它拥有安全可靠的躲避隐藏的场所,拥有享受不尽的舒适感。

⑦除去人类,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蟀的建筑技术更加精湛,它是自然界杰出的建筑大师。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 1 )文中蟋蟀的住所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
( 2 )第②段画线句中的划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

( 3 )文章第⑤段不是写蟋蟀的,能否删去?为什么?
( 4 )下面是一段介绍蟋蟀的文字,其语言与选文有何区别?

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瞬 间

①充满诗意的美国印象派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的《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其实是以英国作曲家乔瑟夫·马钦齐所写的流行歌曲《花冠》中的副歌歌词为名的。我看着萨金特以充满诗意的感性笔触描绘的画作,不禁觉得,他其实是位被称为“画家”的“诗人”。

②光线朦胧的向晚时分,两名少女提着灯笼伫立于繁花绽放的庭园。散发着清新气息的绿草与盛放的花朵填满画面,搭配弥漫于空气中的林野的神秘感,巧妙地营造出惹人怜爱与奇幻美妙的氛围,让人宛如置身于梦境之中。

③柔和的绿光色调,温暖了空气;隐约的烛光,映照出少女最美的瞬间。少女身着纯白衣裳、双颊泛红的模样,更显纯洁;若隐若现的情景,带领你我回溯往昔。

④这幅画的背后有一段特别的故事。当时在法国巴黎备受瞩目的年轻画家萨金特,以一幅为戈特罗夫人所画的肖像画《x夫人》参加沙龙展后,即因画中人物露肩的连衣长裙引发轩然大波。

⑤饱受怀疑目光的他为了摆脱是非,决心前往英国伦敦。

⑥有一天傍晚,萨金特见到插画家朋友弗雷德里克·巴纳德的两个女儿提着灯笼穿梭于庭园中,霎时为此醉人的景象所倾倒。为了留住眼前所见,他随即铺开画布。然而,萨金特在作画的过程中面临着重大考验。他想留住的傍晚景象,是介于白天与黑夜之间的短暂时光,若想将此情此景收进画里,实属不易。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提及:“这是一个困难到让我焦虑的创作主题,想重现如此美丽的色彩着实难上加难……而且当时的光线只持续了不到十分钟……”

⑦那年夏天,萨金特倾尽全力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作画,却始终没能完成作品;第二年他重返故地,花了足足两年才大功告成。一年后,他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的第一次个展上展出这幅画,此作不但好评如潮,还成为他东山再起的跳板。《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是萨金特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至今仍受到许多人喜爱。他将画家的热情与执着,化成盛放的刹那,堪称“瞬间美学”的杰出代表。萨金特笔下的少女是完美呈现“纯洁”的媒介。澄净、清澈的少女猛烈地启动了我们重返童年时期的开关。我看着画,发现那个单纯的我与现在的我是多么不同,又惊觉那个单纯的我与现在的我是多么相同……通过画,我们看见童年时的自己,想起那段早已模糊遥远的时光。各自经历了许多故事的少女,即便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依旧是未曾改变的挚友;回忆朦胧的儿时情景,仍然叫人流连忘返。

⑧我热爱这幅画的原因在于,它引领我回忆起珍藏于内心的过往样貌,单凭这一点,便足以让我愿意走进画里。绘画,从来不会放过回忆的每个瞬间;再私密的时刻,也能从绘画中反映出来,带着你我抵达难以碰触的心灵深处。即使时光匆匆流逝,每当回首忆起昔日的点滴,也仿佛自己乘着画作回到过去,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即便只是一时意乱情迷的幻想,若能唤醒心底早已被碾碎的宝贵回忆,不也是难能可贵的吗?

⑨一如日落月升,孩子终将长大成人,一切都在转瞬之间。即便置身于倏忽流逝的岁月长河中,也难免感到失落、空虚,但只要过程中有同伴相随,对我们而言就已是值得倚靠的幸福。

(文/禹智贤)

( 1 )读①-③段,萨金特为什么被称为是“画家”的“诗人”?请简要概括。
( 2 )读④-⑦段,萨金特能创作出如此有代表性的佳作,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 3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中“不同”和“相同”的原因。

我看着画,发现那个单纯的我与现在的我是多么不同,又惊觉那个单纯的我与现在的我是多么相同……

( 4 )从文章最后两段看,“我”热爱这幅画的原因是什么?“我”从中又领悟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四、写作(分值:60分)

当苦苦探索而不得其解,或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够理想,此时,你是否想到,还有一种办法……

请以“还有一种办法”为题,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字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们都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