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排列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①③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③④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谪守 忧戚 宠辱皆忘 浩浩荡荡
B: 飘逸 妖娆 一代天娇 岸芷汀兰
C: 风骚 嘶哑 红装素裹 樯倾楫摧
D: 鲜妍 喉咙 薄暮冥冥 断张取义
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文轩 舍:舍弃。
B: 哉 善:好。
C: 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寇:强盗。
D: 虽杀臣,不能也 绝:灭绝。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雁这种团队性强的动物,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

①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掌控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

②雁阵中也蕴含了这个道理

③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防止它们掉队

④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

⑤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它们照顾年幼体弱的大雁


A: ①⑤④③②
B: ①②④③⑤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①④③⑤
5、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雪》——鲁迅——《野草》
B: 《次北固山下》——陆游——《剑南诗稿》
C: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羊脂球》
D: 《杨修之死》——罗贯中——《三国演义》
6、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斑斑点点 曼山遍野 顶礼膜拜 端庄严肃
B: 变化莫测 砰然作响 流连忘反 众说纷纭
C: 荡漾回响 陷入暇思 小心翼翼 毫无声息
D: 晕头转向 固执己见 钟声嘹亮 远眺群山
7、

在横线处填人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精神上的各种缺陷,是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的。 ,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以扩张肺。

A: 这与身体上的缺陷可以借助运动来弥补有相同之处。
B: 这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弥补一样。
C: 借助运动可以弥补身体上的缺陷。
D: 精神上的缺陷犹如身体上的缺陷一样,可以通过运动来弥补。
8、

选出对加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察其纹理(细小)
B: 如鹤唳云端(果真)
C: 出神(正)
D: 喷以烟(慢慢地)
9、1978年,沉寂了二十多年的艾青“归来”之后,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的一项是( )
A: 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 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更深沉。
C: 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有《火把》《鱼化石》《光的赞歌》。
D: 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更警策,充满哲思。
10、下列划线字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小大之
B: 则请从
C: 肉食者
D: 而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①西风雨②,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翁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秦地:指今陕西关中一带,古属秦。②西风雨:刮西风就下雨。

( 1 )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尝闻”二字开篇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B: “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
C: “望”字含义深刻,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
D: 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通过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
(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白发老翁如鹤立”这句诗。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盂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 1 )解释下面语句中划线的词。

①无从书以观________

②从乡之先达执经问________

③而以赴告同学者________

④颐既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 3 )甲、乙两文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 4 )甲、乙两文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母亲的眼睛
①有孩子的女人不一定都是真正的母亲。真正的母亲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双眼睛能够洞察儿女的一切,仿佛X光,会透过种种表象,透视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又仿佛千里眼,无论儿女身在何方,都能明察秋毫。
②我就有这样一个母亲,我的一切都逃不出她的眼睛。我在邻居家吃了巧克力之后回到家,她见到我就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两餐之间不要吃零食,既然这样,晚餐的甜食你就不要再吃了。”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诧异地问。
④“没有母亲不知道的,”她说,“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⑤我放学回到家,她用手朝卫生间一指。我顿时瞪大眼睛,问:“你是怎么知道我急着要方便的?”
⑥她耸了耸肩:“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⑦我二十岁的时候出了一次车祸。那时我已经搬出家一个人住了。我的母亲看电视新闻时,看到一个画面从屏幕上一闪而过。那个画面上是一副担架,担架上躺的人身上盖着布,只露出了两只脚。但是,母亲立即把父亲从床上拉起来。“快穿衣服,”她说,“去医院,女儿出事了!”
⑧岁月没有减弱母亲的直觉能力,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的直觉能力越来越出神入化了。母亲能看出我的婚姻是否幸福,我的工作是否顺利,甚至无须看到我本人也能洞察我的情况。一次,我去乡下办事,遭遇了几个流氓的骚扰。我摆脱这些家伙刚回到我住的地方,母亲就打来了电话。“女儿,”她说,“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⑨五年前,母亲因病住院,那时我在离家很远的一个地方工作,我天天给母亲打电话,但都没有回去。一天晚上,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我必须见母亲。第二天,我乘飞机来到母亲身边,我和母亲紧紧地抱在一起。“哦,女儿,”母亲说,“你怎么知道的?”
⑩“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我流着眼泪说。
⑪“你远在加利福尼亚也能看见?”母亲问。
⑫直到那时我才明白,尽管所有的女人都有母亲,但是只有少数幸运的女人才能做真正的女儿。我再次拥抱母亲,说:“没有女儿不知道的。”

( 1 )选文中的母亲的眼睛有着怎样的特殊功能?请用原文作答。

( 2 )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我顿时瞪大了双眼。
②我和母亲紧紧地抱在一起。

( 3 )文章反复提到母亲说“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 4 )第⑨段中母亲问:“你怎么知道?”母亲问女儿知道什么?

( 5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没有女儿不知道的”,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咖啡因对人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咖啡因大概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中枢神经兴奋剂了。它存在于多种植物、食物(咖啡、茶、巧克力、可可、可乐等)以及非处方的精神类药物中。通常,人们认为咖啡因是一种营养型的机能增进剂,但实际上它并不具有营养价值。咖啡因摄入后会迅速被吸收,1~2小时后在体内达到最高浓度。体内绝大多数组织都能吸收咖啡因,因此它可以潜在地影响体内各个系统。未被吸收的咖啡因在肝脏被降解,随尿液排出体外。

在运动方面,有学者认为咖啡因能增强机体耐久型运动的机能。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发现,咖啡因能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浓度,进而促进脂肪和肌肉组织中自由脂肪酸的释放;参与运动的肌肉在运动初期会优先动用这些脂肪酸,降低身体对肌肉中碳水化合物(肌糖元)的需求,节约出来的肌糖元为后续的运动提供能量,因此可延迟疲劳的发生。最近的实验室研究显示,在运动开始前1小时摄入3~9毫克/千克体重的咖啡因,能显著提高受试者在耐久型运动如长跑和长距离自行车运动中的表现。咖啡因如何增强机体耐久性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运动早期肌糖元的节省发生在咖啡因摄入之后,但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实这是咖啡因增加骨骼肌中自由脂肪酸的直接结果。另一方面,咖啡因能增强机体在短期高强度运动中的表现。持续约5分钟耗氧量为最大耗氧量90%~100%的运动强度下,机体需要从有氧反应和无氧反应两个来源同时获取能量。这种情况下,咖啡因对运动机能的提升,可能是由于咖啡因直接促进肌肉中无氧反应的能量供给和肌肉收缩,也可能是由于咖啡因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组分对努力尝试程度的感知。

总之,运动开始前摄入咖啡因,能增强在长时间耐力型运动以及短期高强度运动中的身体机能。不过这个结果来自在实验室内对专业运动员以及训练有素的业余选手开展的研究,还有待于真正来自运动场的研究确证。

(选自《科学世界》2013年第6期张丽娜)

( 1 )下列有关咖啡因作用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一些研究发现,在运动开始前摄入适量的咖啡因,能增强人在长时间耐力型运动以及短期高强度运动中的身体机能。
B: 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发现,咖啡因能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浓度,进而促进脂肪和肌肉组织中自由脂肪酸的释放。
C: 大量实验充分证明,运动早期肌糖元的节省发生在咖啡因摄入后,这是咖啡因增加骨骼肌中脂肪酸的直接结果。
D: 通常,人们认为咖啡因是一种营养型的机能增进剂,其本身并不具有营养价值。
( 2 )根据原文,下列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咖啡因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中枢神经兴奋剂。
B: 体内绝大多数组织都能吸收咖啡因,因此它可以潜在地影响体内各个系统。
C: 咖啡因只存在于多种植物、食物中。
D: 咖啡因对运动机能的提升,完全是由于它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组分对努力尝试程度的感知。
( 3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在高强度运动中,身体对肌肉中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比平时大。
B: 人喝了大量可乐后,排出的尿液中可能含有咖啡因。
C: 睡觉前,喝大量的咖啡或浓茶后往往不容易入眠,是因为它们里面含有可延迟人体疲劳的咖啡因。
D: 来自实验室内对专业运动员以及训练有素的业余选手开展的研究,比真正来自运动场的研究更具说服力。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文题一:生活中,人们习惯说“再玩一会儿”“再吃一口”“再睡十分钟”……然而,当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首战失利,你是否有勇气说“再试一次”。或许再试一次,你的眼前便会柳暗花明;再试一次,你可能找到成功的起点;再试一次,你的人生或许呈现七彩斑斓。只要心中不放弃信念,收获总会来到你的面前。

请以“再试一次”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题目: 是一笔财富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如果是诗歌不少于20行).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日月同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