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座桥都是一件艺术品,一幅立体画,一首无字的诗。 ②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③水中出现的是一条闪光的银链。 ④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A: 抒情 说明 描写 说明 B: 描写 说明 描写 说明 C: 抒情 说明 描写 记叙 D: 议论 说明 说明 说明 |
2、 | 阅读下文,选择正确答案。 他拉着我,坐在一根伐倒的树干上,把这朵花擎在我的眼前,说:“仔细看看,仔细看看,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这里,“时间已经不多了”是指( ) A: 野豆角花能够开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B: 天色已晚,我和三叔能够在林子停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C: 我能够自由自在地在林子里玩耍的时间已经不多。 D: 三叔在人世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3、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置疑 声张 泰然自若 C: 置疑 伸张 悠然自得 D: 质疑 伸张 悠然自得 |
4、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C: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D: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B: 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C: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 D: 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
6、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纶(lún) 滞留(dài) 轩邈(miǎo) 深恶痛疾(è) B: 翘首(qiào) 气氛(fēn) 教诲(huǐ) 夕日欲颓(tuí) C: 凛冽(lǐn) 炽热(zhì) 斟酌(zhuó) 悄无声息(qiāo) D: 诘责(jié) 镌刻(juān) 蒙昧(mèi) 屏息敛声(bǐng) |
7、 | 荷花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花,现在有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你认为对仗最好的下联是( ) A: 梁上蛛丝燕子帘B: 岸上麻叶伸绿掌 C: 半场杨柳拂楼台 D: 山上新月半亭风 |
8、 | 阅读,回答问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1 )依次解释文中划线的词,正确的一项( )A: 如果 好像 哪里 B: 得到 如果 怎么 C: 随便 你 哪里 D: 倘使 你 怎么 ( 2 )下面对这段文字内容的理解,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胜在童年时就显得与众不同。 B: 陈胜经常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C: 陈胜年轻时就胸怀大志。 D: 陈胜的提议得到了同伴们的响应。 ( 3 )选出“苟富贵,勿相忘”的正确译文。( ) A: 苟且活下去,以后富贵了,我不会忘记你们。 B: 假如以后我们当中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啊! C: 我们当中如果以后有人富贵了,不要忘记了你是一个雇工啊! D: 苟且活下去,以后我富贵了,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 4 )对“苟富贵无相忘”理解正确的是( ) A: 此句反映了陈胜有追求高官厚禄的远大志向和与同伙生死与共的感情。 B: 此句反映了陈胜有远大的志向和与同伙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感情。 C: 此句反映了陈胜要改变自己和同伙们受压迫受剥削的奴隶地位。 D: 此句反映了陈胜要与同伙们一起推翻之后共享胜利果实的迫切愿望。 ( 5 )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句理解正确的是( ) A: 此句反映了陈胜看不起小麻雀而向往像鸿鹄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志向。 B: 此句反映了陈胜不甘碌碌无为,而要获得自由的愿望。 C: 此句反遇了陈胜与众不同,在青年时期就是一个有理想抱负的人。 D: 此句反映了陈胜看不起碌碌无为的庸人,羡慕有远大志向的获取富贵的人。 |
9、 | 下面划线词在同一句话中的含义、用法与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这枯涸的溪流枯涸了少年年轻的心。B: 窗外花枝招展的樱花树迎来一群花枝招展的少女驻足欣赏。 C: 只有抱着绝处逢生信念的人,才真有可能在山穷水尽时绝处逢生。 D: 看到瘦骨嶙峋的你攀爬在这座瘦骨嶙峋的山上,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身体里咚咚直跳。 |
10、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他对人总是一视同仁 , 慈祥的微笑,让你无法吐出半点反驳的理由 C: 大家把这件事交给小明做,他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 D: 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见到这番情形,一声不响地解掉了扎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①,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青?青衫湿②! 【注】①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②青衫湿:唐自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借景抒情,写出了作者挣脱家庭牢笼的快乐心情。 B: “四面歌残”用典,指当时中国社会的危机,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 C: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D: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直抒胸臆,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 ( 2 )有人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李侍郎①绂②,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③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④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李绂,人名。③赀(zī):通“资”,钱财。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②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 ③少时家贫________ ④无不立对________ (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 3 )【甲】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元方的“方正”?( 4 )【乙】请结合原文语句说说文中的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
阅读《一条大河》,回答问题。
( 1 )文章开头写在大院里看电影有无必要?( 2 )文章中详细描绘了朗朗弹奏这首歌曲的时候得情形,以及给人带来的心灵感受,有什么作用?老家缝纫店
李汀
①小店在一棵小叶榕树旁,绿油油的树叶遮挡了店名,只从窗户玻璃反射出“老家缝纫店”五个字。每天上下班,我都要经过这家小店,布料的那种青草和泥土味迎过来,感觉像置身在青草盈盈的田野,吸入的每一口气都那么干净纯粹。
②那天一时兴起,我在下班路上拐进小店。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妇人静静坐在一台老式缝纫机前,埋着头,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她戴着一副黑框老花镜,笑容安静地绽放。她手上的鞋垫已经绣出一朵花的雏形,是桃花绽放的样子。她头也不抬,低声地招呼我一句:“随便看哈。”那声音温暖地传入我的耳朵,像极了母亲的一句问候。
③小店只有几平方米,却很整洁,一排木架子上一字摆好小布鞋,还有叠好的布围裙。这时,屋子里一幅“中国梦,我的梦”的十字绣吸引了我,我静静欣赏着。老人依然头也不抬,低声地说了一句:“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呢。”我连连称是,随手又拿过一双绣好的鞋垫看,一朵朵花绽放在鞋垫上。
④我拿过一双千层底的布鞋,沉甸甸的,手摸上去,那种厚实感一下笼罩过来。我见过母亲做千层底布鞋,一张张白色的土布用面糊粘起来,再剪成各式鞋样,然后用细麻绳一针一线地钉。钉好一双千层布鞋底,需要密密麻麻钉上两千多针,母亲要费上十多个夜晚才能做好。母亲右手中指上戴着一枚铜顶针,针头吃进布底后,再用铜顶针去顶针尾,针头露出来,再用牙齿把针头扯起来。两千多个针眼,就是这样反复两千多次。母亲扯线有时用力过猛,线头“嘣”一声断了。断了,接上,母亲有的是耐心。生活需要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干不成。母亲常这样告诉我。
⑤我端详着这一双双千层底布鞋,心里盘算着,做一双鞋需要十几个夜晚,这些布鞋,需要多少个夜晚?我眼前的这个老人,她把日子过得这么安静,这么平和。做好一双千层底布鞋,摆一双在木架子上,她为自己的劳动由衷地欢喜。我恭敬地把手上的一双千层底布鞋放回木架子上,深深地回望了一眼。
⑥小店在一条热闹的大街上,人声嘈杂,老人却视而不见。她要么专心绣着鞋垫,要么精心纳着千层鞋底,要么专注地转动着缝纫机,给顾客缝补一个拉链,为顾客改一条裤子。走进这家小店,我或者买一双千层底布鞋,或者买一双鞋垫。每次我走进小店,和老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说几句话,心里也会像被春风拂过一样,平展而安静。即便什么也不说,能够在小店门口呼吸一下那些布料的气息,心里也会安逸很多。
⑦一天,小店贴出一张告示,告知小店搬去了东城。我赶紧骑车去找。一条街上,清一色的小店,传出“哒哒哒”响的缝纫店,散发着木香的小木工店,满屋子小背篼、小箩筐、小斗笠、小蒸笼的篾具店,还有摆着小铁锤、小锄头、小镰刀的铁具店。我走进“老家缝纫店”,老人一眼认出我,不停地给我说,这街上人气旺,整条街都是小商小店。老人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个城市好呢,专门给我们腾出一条街来,让我们小店都经营得很体面。
⑧我推着自行车走到一棵小叶榕树下,看着那些缝纫店、木工店、篾具店、铁具店,我很激动,为这个城市拥有这些小店激动,为这些小店的老人们激动。这个城市有这么多小店,为我们的日子积聚着点点滴滴生活的便利与温暖。
⑨回到家里,我有了新的愿望,哪天退休了,我也要去东城开家小店,做老布鞋垫,做千层底布鞋,天天享受那种布料带来的幸福味道。
(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老人依然头也不抬,低声地说了一句:“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呢”我连连称是,随手又拿过一双绣好的鞋垫看,一朵朵花绽放在鞋垫上。
①赏析画线的句子。
②赏析划线的词语。
( 4 )小店老妇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作文。
远方的山是美丽的,远方的海也是美丽的。
幻想的翅膀让我们总觉得斑斓的远方,才是最精彩的去处。
然而又有谁知道,自己脚下那一小块驻足之地,才是最稳实可靠的地方啊!它能磨砺你的思想,敏锐你的目光,坚定你起步的脚板,充实你背负的行囊……
请以“我从脚下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和明白的道理;②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③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