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大兴区榆垡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qí) 热(chén) 大相廷(jìnɡ) 差不齐(cán)
B: 护(bì) 懒(duò) 轻怕重(zhān) 惊失措(huánɡ)
C: 勃(pénɡ) 待(nuè) 然不同(jié) 人忧天(qǐ)
D: 缥(miǎo) 愧(cán) 随声附(hè) 咄逼人(duō)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题。

喜韩少府见访

胡令能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注】①胡令能:唐代诗人,隐居于圃田。②梅福:汉代隐士,此处代指韩少府。③荷衣:隐者的装束。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从“忽”字起笔,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传达了出乎意料的惊喜。
B: 第二句中诗人“笑着荷衣”出门迎接远客来访,呼应了标题中的”喜”。
C: 后两句描写出村中小孩初次见到韩少府的车马欢天喜地奔走嬉戏的场面。
D: 标题中的“喜”是全诗的情感基调,整首诗写出了诗人迎接友人时的喜悦心情。
3、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字匮乏的时代是可悲的,但是文字泛滥的时代,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哀。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文字,无法精耕细读。在微博上,我们只要点开某篇文章,就进入大数据的范围,被推送的内容多是你看过的关联的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一边叫嚷着:快啊快啊快啊,要不然来不及了,另一边又来不观细读,来不及沉淀,甚至来不及去想文字的内涵。


A: 文字似乎变少了,但是文字的外延好像拓宽了
B: 如果文字变多了,那么文字的外延就变窄了
C: 不仅文字变多了,而且文字的外延也拓宽了
D: 文字似乎变多了,但是文字的外延好像变窄了
4、下面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一项是( )
A: 通过台湾调查组的深入调查,使菲律宾公务船射杀台湾渔民事件的过程逐渐清晰。
B: 为了杜绝酒驾行为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强了巡查的力度。
C: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非常受学生欢迎。
D: 文艺表演之后,艺术家们优美的歌声和曼妙的舞姿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语修辞的一项是( )
A: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C: 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D: 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6、

下列《故乡》选段,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 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 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 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 起来了。

A: 阴暗 看 昏黄 萧条 悲凉
B: 阴沉 望 苍黄 萧索 伤心
C: 阴晦 瞟 暗淡 萧条 伤心
D: 阴晦 望 苍黄 萧索 悲凉
7、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写围观群众和赫留金,是为了表现沙皇专制统治下,底层百姓被军警压迫的遭遇。
B: 处理狗咬人事件的经过是小说的发展和高潮。
C: 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是这篇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D: 奥楚蔑洛夫六次判定,五次变色,变化的根据是狗的“身份”。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B: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C: 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D: 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9、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
B: 体育产业在我国的确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而且这也意味着目前还只处在起步阶段。
C: 俱乐部要加强对运动员教育和管理,杜绝运动员借助媒体信口开河的情况不再发生。
D: 新能源汽车能否在补贴取消后获得长足发展,关键看本土企业在技术上取得突破。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只需通过手机镜头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人脸识别的身份注册、认证、登录等,使身份认证更方便、安全。
B: 为了给村民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村委会在村中心开设了农家书屋。
C: 消防员提醒爱美女生,火场逃生时尽量脱掉丝袜,以免丝袜着火时皮肤不受到损伤。
D: “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赏析

山亭夏日

高骈(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水晶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比喻晶莹华美的帘子。

(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三、四两句的画面。这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 2 )一、二句中的“阴浓”“入”用得好,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下车引
B: 择其善者而从
C: 两狼并驱如故
D: 又数刀毙
(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恐前后受其(攻击)
B: 一狼径(往,到)
C: 意甚(从容,悠闲)
D: 一狼其中(挖洞)
( 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可为分两个部分:①②③④/⑤
B: 第①段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
C: 第③段用“奔、倚、弛、持”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屠户的优柔寡断。
D: 这则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设计精巧,引人入胜。
( 4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一犬坐于前。

( 5 )请用两个字概括故事情节

遇狼 → ________狼 → ________狼 →毙狼

( 6 )文末一句“止增笑耳”,仅仅只是增加了笑料而已吗?谈谈你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春(朱自清)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 1 )选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任选一种作答)

( 2 )最后三段分别概括出春天哪三方面的特点?

( 3 )选段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谈谈这一部分给你怎样的感受或启发。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九步之暖
①我负责的1136号病房里来了新病人,叫露露,是个小女孩儿。她的到来让一向沉寂的病房有了笑声。只有15岁的少年一哲,依旧躺在床上看自己的书,一言不发。
②露露入院第三天,医生确诊她得了生存率很低的骨肉瘤。拿到诊断结果之后,露露的妈妈守在女儿床边,紧握着熟睡中的女儿的小手,黯然垂泪;露露的爸爸站在女儿病 床前如灵魂出壳般,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③但对此一无所知的露露还是孀居样快活,她常常隔着一张床和一哲说话,问这问那。有时,露露甚至要爸爸把她抱到一哲的床上,看一哲画画,让一哲给她讲故事。自从有了露露,一哲明显开朗了许多。
④一哲这个一米八二的大男孩,在打篮球摔倒后,膝关节肿痛,到省医院就医,被确诊为骨肉瘤伴病理性骨折,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
⑤巨大的打击使一家人几欲崩溃,这个能将乔丹的篮球生涯讲上几天几夜的大男孩,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如一头受伤的小豹,愤怒地嘶吼咆哮,拒绝截肢。然而当父亲颤抖着身体,跪在床前哀求儿子配合医生治疗时,这个暴戾的男孩的固执倔犟瞬间土崩瓦解,他闭着眼睛,一言不发,汩汩的泪水像永不干涸的小溪,爬了满脸满颈。父子俩终于达成协议:父亲送一哲去天津肿瘤医院,如果这个全国顶尖的专业医院的诊断和省医院一致的话,一哲答应接受医院的所有安排。
⑥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已经快12点了,许多病房都熄了灯,我正在护士办公室里看书,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哲的父亲,用轮椅推着一哲。一哲的父亲问我:“一哲是不是可以短暂地走几步?”
⑦一哲笑了,腼腆地说:“如果我能‘走’出病房,露露就会相信,我的病‘好’了,这样,以后当她面对化疗的痛苦时,就会有一份真实的希望支撑着她。”
⑧一股异样的情愫在我心头迅速地涌起,我扭头去看一哲的父亲,一哲的父亲冲我点了点头,低声地说:“护士长,求您,答应孩子吧,我量过,从一哲的床到门口,只需要走九步……”一股殷殷的温润漫过我的心,我轻轻地俯身,拥抱了一哲。
⑨第二天上午9点多,我让护士把轮椅放在门口,然后走进1136号病房,大声地对一哲说:“祝贺你小伙子,你的病完全好了,终于可以出院了。”听到我的声音,一哲站起来,看上去神清气爽,英姿勃发。一哲笑着和众人说再见。
⑩露露躺在爸爸的怀里,一脸羡慕地对一哲说:“一哲哥哥,等我也跟你一样把病治好了,就让爸爸带我去你家,你答应过我的,一定要带我去看大海哦!”一哲笑着点了点头,“露露,听医生阿姨的话,你一定要坚强,记住,我在大海边等你哦!”
⑪众人有说有笑,露露的父亲搂着女儿,下巴抵在女儿的头上,一言不发。这个知情的粗犷男人目送着一哲离开,紧咬着嘴唇,大口大口叶喘着长气,不让眼泪掉下来。一哲向露露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只走了几步,众人便不约而同地从后面围拢上去,用人墙挡住了露露的视线。没有人愿意让小女孩儿看到,那个少年走到门口,满头大汗地扑向轮椅时的痛苦模样。我在一个15岁少年的背影里泪流满面。
⑫这个坚强的少年,面对噩运,不是悲伤地无所事事,绝望地将痛苦的尘屑撤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是选择在疼痛中开花,将暗淡的际遇转变成生命中灿烂的瞬间。
⑬那一天,那个少年,用他的九步之暖,温润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将大家灵魂里的某根弦,轻轻地拨动……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

( 2 )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 “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贯穿全文。
B: 文章对露露爸爸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他乐观的性格。
C: 文章④段运用了插叙,交代了一哲入院的原因及严重的病情。
D: 一哲的“九步”既温暖了露露,又温暖了众人。
( 3 )选文⑤段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一哲怎样的心情?

( 4 )选文⑦段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 5 )比较下面的原句和改句,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说说理由。
原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
改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向外走去……

( 6 )读了选文⑬,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答出两点即可。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清晨,西湖旁吴山广场上,舞扇、打拳锻炼的市民,怡然自得;河坊街中,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夜晚,老城区的夜市里 ,熙熙攘攘,各式小吃飘香。如今的杭州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杭州用微笑展现大国的自信与从容。爱迪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身为新杭州人,自信是否在 你的身上体现,你又如何理解?


请以“自信”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姑娘,请留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