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徽合肥市第三十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多美啊,我们的校园!
B: 《斜塔上的实验》选自《中国学生必读文库·科学卷》(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C: 这就是整个宇宙吗?不,这还只是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D: 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2、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箱(qiè) 取(jí) 忧(qī) 彬(bīn)有礼
B: 言(zhēn) 婷(pīn) 宽(yòu) 强(guō)不舍
C: 冕(guàn) 沉(jìn) 哑(sī) 自惭形(huì)
D: 承(tiáo) 珐(láng) 游(gē) 不容发(jiān)
3、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大突破。
B: 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我们所缺失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C: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4、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谷(bí) 菜(qí) 滑(jī) 为一谈(hùn)
B: 恨(zēng) 向(cuàn) 磨(zuó) 人声沸(dǐng)
C: 壁(jiàn) 脑(suí) 搓(niǎn) 沉默言(guǎ)
D: 伤(chuāng) 蔽(yīn) 争(zhì) 根问底(páo)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经”包括《诗》、《书》、《礼》、《易》和《春秋》。
B: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冷江二中开展了《让阅读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C: 是英雄造时事?还是时事造英雄?
D: 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③②⑥⑤①④
B: ②④①⑤⑥③
C: ②⑥⑤①④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7、

古诗文诵读,首先是读准字音。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wèi)宫室之美(wéi)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B: (qiān)(mò)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陶潜)
C: 征(pén)出汉(sè)。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
D: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zhì)罚(zāng)(pǐ),不宜异同。(《出师表》诸葛亮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 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C: 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 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宫室之美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
B: 故不为苟也 所识穷乏者我与
C: 非独贤者有心也 由则生而有不用也
D: 呼尔而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
1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军曾在我们村安营扎寨
B: 人们正在散步时,突然天降大雨,真是大煞风景
C: 儿童时代的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 使我回味无穷。
D: 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夏曰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哇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②蛱(jia)蝶;蝴蝶

( 1 )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

高诗中“________”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 2 )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①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粥②不充,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释】①适:嫁 ②馕粥:稠粥 ③昃(zè)太阳偏西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长,知其世家 ②五年未解衣就寝
③往往馕粥不 ④日昃

( 2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南都,入学舍
B: 遂大通“六经”
C: 方为秋田
D: 亦荆吴形胜最也
( 3 )翻译句子。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 4 )请你在文中找出一句表现范仲淹生活或学习艰苦的句子,并谈谈从范仲淹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油桐花开时

龚文瑞

①四月,又到了油桐花开得最盛的时节。

②我对于油桐花的印象,要追溯到25年前。1981年,我毕业分配在一个叫横溪的乡村中学教书。学校生活极为简朴、单调,教书之外几乎没有一点带色彩的生活内容。好在那时年轻,19岁的生命如花一般,从来就不缺乏美的创造。记忆中就是那三年的乡村生活,我学会了纵情山水,热爱自然。

③我经常让自己幻化成自然之子,或是一片嫩叶,或是一只小蝶……迷醉于醇醇的有点甜的季风吹拂中。我的居室在一面山坡上,围墙外面是无数绵延不尽的群山,让我对“开门见山”这个成语格外有体验;山风终年不息,响如哨音,特别是冬天,风声简直可以用凄厉来形容。我的居室兼办公室,一张睡觉的木床,一张堆满教科书和作业簿的写字桌。那时,我还没有沉醉于文学创作,也没有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便自然体会不到我的简朴如斯的居室其实也有着梭罗建在瓦尔登湖旁的木屋一样的宁静与恬美。虽然我的居室旁没有天池般的湖泊和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但也有一条溪水从不远处的围墙外边流过,夜深人静时,我总能听见终年不息的水流过顽石的潺潺声,许多个批改作业或备课的子时时分,笔尖流淌的墨水仿佛是蘸着溪水在书写;而且我的简朴居室中总是有山野的精灵们在泛艳,也即是我喜欢在桌面上摆些各个季节的花卉,充当案头清供,比如春天的红杜鹃,夏天的太阳花,秋天的含羞草,冬天的野菊。  

④一年十二个月里,我最喜欢的是四月。此时,春渐渐远去,大地浸染透了诗意——山水绿如蓝,花儿芬芳地开。四月,可以不要采摘任何花,室内就有芬芳,因为我的窗外那片山坡上有许多油桐花在绽放。我始终相信,花是有情物,懂得爱人与被人爱,甚至会释放情感。让我纯洁的生命所爱的,不是来自异性的吸引,而是来自这校园的油桐花。每每在夜里,我的十平方米斗室里便溢满了油桐花的清香,微风吹过,花香荡漾,我在芬芳中入梦至沉醉。直到次日和煦的晨光穿过窗帘,将我年轻的脸照得灼热,我又在花香中醒来。感受着为我催眠的油桐花香,一个乡村教师粗粝的生活被温暖,我的心里好多回滋生出一种淡淡的幸福感。数年以后回到城里,从此远离乡野与山花,竟然不再喜欢微笑,甚至多了许多愁眉的时刻,清静时默想其中道理,是不是在太多欲望的城市里生活得躁动不安,身心缺少了乡村油桐花的氤氲与爱抚呢?又过了好多年,我重入江湖,以性灵之心走进乡野,并付诸文字,才将从年轻时便积蕴的那份山水之情尽然释放。

⑤在那个精神贫乏的年代,油桐花香给我的幸福远不仅只有催眠作用,油桐花落的情景就很有诗意!记得那几年的每个油桐花开的季节,晚饭后,我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踏着晚霞与学生或是同事们往横溪或桃江边散步去。穿过幽长而寂静的油桐林,静静地坐在岸畔,看日落西下,听斑鸠唱归,直到天幕落下。而这个过程中感觉最美的总是走过那长长的油桐林的时候。那是怎样一种情景呀!路径旁的一棵棵油桐树像张开的巨伞,绿色华盖上缀满了大朵大朵怒放的桐花,灼灼的神态,灿烂的云霞,远远望去像一把把镶着绿边的碎花阳伞,在天穹下涌动着春浪,摇荡着妩媚,让走近它的人心旌摇动,仿佛迎着着长裙的艳妇似的,花未羞红人先心跳。待走得近来,但见一地落花,宛若铺了一张白色锦缎,若正好有微风掠过,花枝颤动,落英缤纷,瓣瓣花儿如音符从长号中泻出般纷纷坠地。

⑥四月油桐花,还是我的文学的开始。记得一位学生为油桐花写了篇作文,送我阅读后,我尝试着修改了起来,修改修改,竟全文重写了一回,甚至不惜指力用钢板刻印了数份,送给周围的同事欣赏。自然,那篇作文还算不上美文,甚至没有留存下来,但那毕竟是我的文学初恋,心底里是抹不去的。这份由油桐花及至文学的恋情,因为纯洁而美丽,因为美丽而隽永。十八年后,我的第一本散文集问世,书名就以“落英缤纷”为题。

(选自《中国精短美文100篇》,有删改)

( 1 )细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何对25前的乡村油桐花念念不忘。

答:________

( 2 )第③段中的“我经常让自己幻化成自然之子,或是一片嫩叶,或是一只小蝶……迷醉于醇醇的有点甜的季风吹拂中”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

( 3 )作者数年后回到城市为何不再喜欢微笑?

答:________

( 4 )第⑤段中作者说“油桐花落的情景就很有诗意”,请你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诗意。

答:________

阅读杨绛的《人不炼,不成器》一文。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 1 )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说说文中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 3 )下面语段应当放在哪两段之间?理由是什么?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有自知知明,才可修身。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一:

一片薄薄的、浅黄色的槐树叶,承载了挥之不去的乡愁;一只小小的、被踏扁了的风筝,触发了鲁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撩拨了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不起眼的树叶,寻常的风筝,易被忽略的背影,小小的莺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微的事物,却饱含着浓浓的真情。

请以“物微情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选(二)要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词语 “突破”; 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哭也要有君子的风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