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各类人才在中华大地上各得其所、大展其长。 B: 中国人从来都襟怀坦荡、以诚待人,不会咄咄逼人 , 更不会仗势欺人。 C: 这两首诗同是写秋天,但二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却是截然不同的。 D: 这次考试之前同学们对每个问题都不求甚解 , 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
2、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B: ②⑤④①③ C: ③①④②⑤ D: ③①⑤②④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B: 我们清晰地听到小溪里潺潺的水声和粼粼的波纹。 C: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 D: 中山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俸禄(lù) 不辟(pì) 蹴尔(cù) 嗟来(jiē) B: 唐雎(jū) 韩傀(guī) 忤逆(wǔ) 徒跣(xǐ) C: 叱咄(duō) 耄老(mào) 媵人(yìng) 撰书(zhuàn) D: 擎苍(qíng) 麾下(huī) 璇卿(xuàn) 垓下(gāi) |
5、 |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 ③⑥⑤④①②B: ④①②③⑥⑤ C: ③④①②⑥⑤ D: ④③①②⑤⑥ |
6、 |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 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B: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跆拳道,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C: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祝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D: 做学问一定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即对每个问题都追根究底,吹毛求疵。 |
7、 |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 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D: 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
8、 | 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 A: 流畅谐偶 B: 铺陈排比 C: 质实无华 D: 诙谐反讽 |
9、 | 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 ) A: 憔悴 宽恕 拆散 随声付和 B: 阴蔽 炫耀 头衔 骇人听闻 C: 嬉戏 澄澈 绵延 踉踉跄跄 D: 弥漫 诅咒 幽雅 惊慌失错 |
10、 |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祥 欹斜 鸠占鹊巢 见意思迁 B: 诋毁 狡辨 振耳欲聋 海市蜃楼 C: 驰骋 要抉 战战兢兢 正经危坐 D: 驾驭 斡旋 心无旁骛 不屑置辩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玉楼春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①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注释】①星星,头发花白的样子。 ( 1 )诗歌用了“劝”“________”等字词,传达了辛弃疾________的心情。( 2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一句含蓄婉转,请赏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对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 B: 顾野有麦场(照顾) C: 目似瞑,意暇甚(悠闲) D: 狼亦黠矣(狡猾) ( 2 )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 B: 久之 , 目似瞑,意暇甚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 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3 )下列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译:狼不敢在前面,瞪着眼凶狠地注视着屠户。 B: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译: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也杀死了它。 C: 其一犬坐于前。 译: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屠户面前。 D: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 4 )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精炼的语言,尤其是对狼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传神地刻画了狼的贪婪、狡猾与凶恶的本性。 B: 本文中的情节:“遇狼”是故事的开端,“惧狼”是故事的发展,“御狼”是故事的高潮,“悟狼”是故事的结局。 C: 本文中的“屠惧”、“屠大窘”、“弛担持刀”、“暴起”、“断其股”等,写出了屠户由恐惧到拼死自卫的过程。 D: 文章结尾的议论阐述了“狼无论多么狡猾,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和智慧所战胜”的道理。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抓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地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下。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问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浮现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
②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浮现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 4 )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一位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动情地说:“我们做父母的其实特别希望孩子有帮父母做点事的举动或者想法,哪怕只是倒一杯水,扫一次地,我们心里都会感到特别地欣慰,甚至是特别地感动……”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