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厦门市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层(lěi) 须(qióu) 测(yì) 为一谈(hùn)
B: 大(ruò) 酷(xiào) 新(cù) 合押韵(zé)
C: 头(xián) 烦(nì) 斜(qī) 尽态极(yán)
D: 逼(xiá) 侧(yǐng) 当(gòu) 引颈受(1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流览 次第 翩然 销声匿迹
B: 刺槐 避免 显著 风雪裁途
C: 晴朗 侵害 纬度 周而复始
D: 海棠 融化 农谚 草长鹰飞
3、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落(duò) 徨(páng) 赋(yǔ) 多(rǎn)
B: 篷(ruò) 壬(xū) 眼(kuàng) 尔(chù)
C: 互(cī) 陌(xiān) 腐(shí) 粗(cāo)
D: 簌(sù) 连(qiào) 然(mù) 去(dǎn)
4、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是( )
A: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B: 这个养殖场里什么鸟都有:珍珠鸟,天鹅,角鸡,鹁鸪,孔雀。
C: 我实在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D: 被称为科学迷的哥哥,介绍我看了海底之迷和奇怪的科学现象两本书。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作你生命______的基础。

②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______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______不应掉以轻心。

③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______,不能出尔反尔。

A: 坚实 纵然/固然 允诺
B: 坚固 纵然/当然 承诺
C: 坚实 虽然/当然 承诺
D: 坚固 虽然/固然 允诺
6、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 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 , 却也习以为常。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抒怀,写成此文。
B: 文章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 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 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8、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登滕王阁,远跳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B: 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C: 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D: 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9、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护(hē) 杀(lù) 纳(cuì) 巍巍(chàn)
B: 见(piē) 予(gěi) 琅(fà) 赤裸(luǒ)
C: 闪(shuò) 肃穆(mù) 鞠躬(jū) 眼花乱(liáo)
D: 箱(qiè) 憬(chōng) 瓦(lì) 片纸字(zhī)
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大家的努力,使“麓山·橘子洲景区”成为长沙首个5A级旅游景区。
B: 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长沙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C: 长沙、深圳和成都等城市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
D: 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 1 )一、二句中的“萧萧”“淅淅”有何表达效果?
( 2 )“为问寒沙新到雁”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注解)①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②朱家、郭解:西汉时著名游侠。③遁:遁世隐居。

( 1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鹊起前 行者休
B: 人识也 说相公痴
C: 余闻光、黄间多人 或二者之为
D: 方山子世有勋阀 则北通巫峡
( 2 )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2)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 4 )苏轼这篇传记精彩的地方,是透过事件强调个性。请结合文中所选取的几个典型事件具体分析方山子的人物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新闻阅读,回答1-4题。

车窗抛物屡见不鲜

记者 吕玥 通讯员 王鹏程 于军

“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

记者从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获悉,3月18日上午,在安徽黄山做生意的张先生驾驶奔驰E300小轿车,途经杭徽高速到杭州旅游时,被前方行驶的一辆昌河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顷刻间前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所幸车上人员没有受伤。据了解,这块挡风玻璃在4S店的报价是1.2万元左右。

  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就这么轻轻一扔,竟然造成这么严重的损失。也许在面包车司机看来,这最多就是丢了点文明。然而,“车窗抛物”抛掉的,又何止是文明?

探访:难堪的风景

3月23日下午4时许,杭州市中河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身着橙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黄红梅正在弯腰捡拾垃圾。近在咫尺的机动车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短短10余分钟后,只见她左手拿一个大号饮料纸杯和纸团,右手拿一个空可乐瓶,已经腾不出手来捡拾更多垃圾。

“早上,这条路的绿化带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从车子里丢出来的。”黄红梅说,每天上午7时到9时,她都会沿着中河路的凤起路到环城北路段的绿化带,来回走两公里,拾满整整3桶的垃圾。

说话间,一辆牌照为“京GRE×××”的黑色丰田车,在中河路靠近体育场路附近等待绿灯时摇下车窗,扔出一个纸团。纸团在地上滚了几圈,有点扎眼地停在干净的路面上。

黄红梅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更让环卫工人无奈的是,他们有时上前制止时,遇到对方的抢白。在百井坊路和延安路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叶金玉告诉记者,她曾上前对停车扔垃圾的司机提出劝告,没想到对方立即“还击”:“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

调查:隐形的杀手

轻轻一抛,破坏的是整洁和文明,更威胁行车安全。

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100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砸碎。

在杭州开了11年出租车的司机李洋告诉记者,在开车途中,如果前方突然有异物“飞”过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让,这样很容易因为多打方向而发生交通事故。而环卫工人则成了“车窗抛物”的一大受害者。

2014年11月12日,湖北一位环卫工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烟盒时,先被一辆越野车撞向对向车道,又被对向车道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不幸身亡。去世时,环卫工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捡起的烟盒。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温州市撞伤、撞死环卫工的交通事故达117起,每3天就有一起;其中两起为死亡事故,25起为较严重事故。而车窗抛物是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

去年3月的一天,杭州环卫工叶金玉在快车道上清理垃圾时,曾被一辆出租车撞飞,所幸只是皮外伤。

建议:处罚下猛药

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竺春璋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的情况时有发现。不过,因为车窗抛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可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机动车载物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塑料袋等废弃物,可以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很明显,现行法规对车窗抛物的处罚太轻,不能形成有力震慑,从而造成这么多悲剧。”竺春璋表示,只有尽快完善法律,用“重典”、下“猛药”,加大对类似车窗抛物这种恶劣行为的惩处力度,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免于“天降横祸”的风险。

(选自2015年3月24日《浙江日报》)

( 1 )下列对这则新闻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的引题“车窗抛物屡见不鲜”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主标题“扔掉的,不仅是文明”概括了主要内容。
B: “探访”部分介绍了杭州中河路地面道路上环卫工黄红梅工作的辛苦,呼吁人们要珍惜保洁人员的劳动成果。
C: 文中的插图,描绘了行驶中的小轿车被前方面包车上抛出的酒瓶砸中的场景,意在配合这则新闻,说明酒驾的危害性很大。
D: 记者报道这则新闻,主要是告诉人们:“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更是一种违法行为,甚至会威胁行车安全,不容忽视。
( 2 )新闻从“张先生高速公路上驾车被矿泉水瓶砸碎挡风玻璃”写起,有何作用?

( 3 )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则新闻是如何体现的。

( 4 )根据这则新闻内容,探究“车窗抛物屡见不鲜”的原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儿童读物是否需要分级

【新闻事件】

2018年9月初,武汉的童先生在今年刚上小学的孩子的读物中发现了一本《恐怖童谣》,书里面有很多杀人、抛尸的细节,自己看了都疹得慌,然而孩子对此却表现得很是茫然,这让童先生很为孩子担忧,也对读物推荐机构颇有微词。

随即,在北京某图书大厦,搜狐网记者查询到了童先生提及的图书信息。信息显示,这是一本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有书号,放置货架位置为“文学部”,不过,库存为“0”。

“这其实是一本悬疑推理类图书,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不是少儿书。”读者周女士表示,每本图书在封底上都有上架建议,其实就是简单图书分类,家长很容易甄别是不是童书,“但由于阅历所限,孩子自己买书的话,可能比较容易受‘童谣’二字误导”。

【网友声音】

网友宰予、别样花华:这样的书可以出版吗?出版社和作者为了挣钱已经疯了……

网友蝴蝶为谁:书籍本来就是分类的,书店也不是童书店,家长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家长有些小题大做,草木皆兵了……

网友打开灯光照照暖:6月初,就有媒体曝光了从境外网站流入的“邪典视频”,孩子们熟悉的卡通形象在视频中演绎起血腥暴力色情的情节,这难道不会戕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吗?很多地方的图书市场,恐怖、惊悚题材的书籍和儿童书籍一起摆放在书店中,真让人担心呀……

【相关评论】

“纯粹以恐怖情节来哗众取宠的恐怖、惊悚类图书的确应该严格管制,但是,对于有较高审美价值及教育意义的恐怖类作品,还是应当允许其出版,以保护文学艺术创作和未成年人阅读此类作品的权利。”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秦涛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别让“恐怖童谣”摇落了童年的芬芳》东方网5月5日)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部署的“护苗”行动中,截止5月底,全国共收缴非法出版物210余万件,其中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17万余件。(《“恐怖童谣”引发讨论:图书分级到底有无必要?》(中国新闻网6月8日)

“身为父母,肯定不愿意孩子读太多恐怖、血腥细节的书,担心引发孩子模仿或者心理受影响。”一位家长说,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难以全面顾及孩子的读物选择问题,“除了打击非法少儿出版物外,还希望能将不适宜未成年人阅读的字样印在图书封面上,给家长、书店,也给小读者自己做个参考”。(《藏在书里的“大灰狼”》(检察日报6月12日)

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曾推出中国首个“儿童青少年图书分级研发标准”,属于阅读分级,对提升孩子阅读能力比较有帮助,与图书分级还不太一样。

“我们所说的图书分级,是尽量避免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提早接触到不好的内容、避免他们去模仿等,这对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必要。”

至于具体细则,袁晓峰建议,可以按年龄划分:比如什么书14岁以下孩子可以读,什么书成年后可以读等等,“再结合书的内容确定分级方式,类似电影分级”。

袁晓峰觉得,出版机构首先要负起应有的责任,非少儿读物要有明确标识,销售方要尊图书合理分类,按照标准严格执行,把合适的书卖给合适的读者,慢慢全社会达成共识,类似“恐怖童谣”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图书分级,迫在眉睫》未来网6月9日)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一天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让书店销售人员分析判断哪一本书适合,哪一本书不适合,显然不现实。“尽管书店要承担责任,但是因为缺少‘合适’与‘不合适’的标准,很难准确判断所出售的每一本书是否都适合未成年人阅读。“其实出版条例中已有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进行区别对待的含义,不过因为缺少统一的、明示的责任要求,而没有得到实际落实。”陈一天指出。

(《儿童阅读分级:你选对书了吗?》搜狐网10月17日)

( 1 )用简洁明了的一句话来概括【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 2 )下列内容与上述材料不符的一项是( )
A: 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推出中国首个“儿童青少年图书分级研发标准”,这个图书分级尽量避免了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提早接触到不好的内容、避免他们去模仿等,这对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很有必要。
B: 有专家认为:有较高审美价值及教育意义的恐怖类作品,还是应当允许其出版,未成年人有阅读此类作品的权利。
C: 我国“扫黄打非”活动收缴了大量非法图书,净化了图书市场。
D: 由于我国图书市场目前缺少‘合适’与‘不合适’的标准,因此书店销售人员很难分析判断哪一本书适合儿童阅读,哪一本书不适合儿童阅读。
( 3 )你认为我国儿童读物是否需要建立像电影一样的分级制度?结合上述材料,阐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他不爱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