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株洲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60人。 B: 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 C: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县各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
2、 | 下面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雍正(yōnɡ) 殿檐(yán) 琉璃瓦(líu)B: 矗立(zhù) 击磬(qìnɡ) 中轴线(zhóu) C: 蟠龙(pán) 鎏金(liú) 乾清宫(qián) D: 湛蓝(shèn) 檀香(tán) 金銮殿(luán)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夏日的深夜,暴雨将至,一道道闪电在天幕上蜿蜒着,振耳欲聋的雷声也不断地破空而来,让人不寒而栗。 B: 在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任务时,每一位临沂人既不能漫不经心,也不能拈轻怕重,更不能袖手旁观。 C: 一代人有代人的担当。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这一代人仍要历尽心血,仍要不折不挠,仍要精益求精。 D: 南渡后,孤苦伶仃的李清照写词时语言风格未改,但词的内容已与以前大相径廷: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自己的身世。 |
4、 | 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叫《诗三百》。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赋、比、兴三类,主要表现手法是风、雅、颂。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B: 《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涨潮编,作者魏学洢是明末人。 C: “黄发垂髫”是成语,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指老人和小孩。 D: 吴伯萧的《灯笼》,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
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装钉 针砭 厉行节约 歪风斜气B: 缭草 急躁 一愁莫展 出类拔萃 C: 禁锢 狼藉 人才倍出 冥思遇想 D: 苍茫 斑斓 陈词滥调 漫不经心 |
6、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连中三元”指的是三级考试都获得第一名。 B: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文中以孩子若瑟夫的视角展现了现实社会中金钱对人际关系和人性的扭曲,强化了小说的批判性。 C: “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申时”都是用地支记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 D: 根据议论的方式,议论文分为立论和驳论,《敬业和乐业》属于驳论文,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属于立论文。 |
7、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B: 老师教给我们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全班同学做起题来得心应手,事倍功半。 C: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 面对扑朔迷离的案情,办案人员毫不懈怠,努力寻找蛛丝马迹。 |
8、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让许多国人猝不及防。 B: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凭借科幻题材和家国情怀,突出重围,跃居春节档票房之首,成为实至名归的“黑马”。 C: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 悄悄苏醒的万物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里展示着美丽。 D: 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当之无愧地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
9、 |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 , 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B: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描写得生动逼真,穷形尽相。 C: 虽然引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但两篇文章的观点却迥然不同。 D: 晚会上,他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
10、 | 选出下列划线字拼音有错的一项( ) A: 酝酿(niàng) 黄晕(yùn) 窠巢(kē) B: 喉咙(lóng) 应和(hè) 确凿(záo) C: 贮蓄(chǔ) 拗过去(niù) 看护(kàn) D: 憔悴(qiáo) 粗犷(guǎng) 着落(zhuó)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 2 )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甲】魏收①年十五,颜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荣阳②郑伯调③之日:“魏郎弄载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月④,坐板床,随树阴讽诵⑤,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 【乙】齐国好厚养布帛⑥尽于衣袭⑦材木尽于棺荐。齐恒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养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今曰:“棺桲过度者戮⑧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注】①魏收:北齐人。②荣(xí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③调:嘲笑。④夏月:夏季。⑤讽诵:背诵。⑥布帛:泛指织物。⑦衣袭:袭,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⑧戮:侮辱。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及随父赴边 及:________ ②齐植公患之 患:________ ③厚葬之风休矣 休:________ ( 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齐 国 好 厚 葬 布 帛 尽 于 衣 裘 材 木 尽 于 棺 桲。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积年,板床为之锐减。 ②非名之则利之也。 ( 4 )对“遂折节读书”的理解,正确是( )A: 就改变志向努力读书。 B: 因此跟随别人读书。 C: 于是埋头读书。 D: 就斩断兵器致力读书。 ( 5 )根据你对上面两篇文章的理解,分别给甲乙两文各拟一个题目。 |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叫爬山虎,在植物类中属葡萄科。我的卷须端长有吸盘,使我成为爬山爬墙的好手。
②我占地少,生长快,覆盖面积大。我国不少城市绿化覆盖率较小,房屋毗连,大量开辟庭院的可能性较小。例如上海市区人均公共绿洲地面积目前只有0.96平方米,绿洲地覆盖率只有11.7%。而我只需利用围墙一角,便能生根发芽,攀墙生长,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2年,墙面的绿洲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爬满。
③我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我的叶片较大、呈广卵形。宽10至20厘米。炎夏,从根部吸收的水分经叶片蒸腾,可带走空气中的热量,降低环境温度。我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又可以使空气在叶片与墙面之间流动,因而降低室内温度。我的卷须式吸盘能吸收墙上的水分,有助于潮湿房屋的干燥;而干燥季节,有我遮蔽墙面,又可以保持房屋的温度。我的绿洲叶能制氧,是空气中氧气的一个重要来源。我的枝叶攀缘在围墙、房屋的墙面上,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噪音,还能吸附飞扬的尘土。
④[ ],我在一般土壤中都能生长。我喜阳,又较耐阴,耐干旱,种植后一般不需管理,只是在夏季久旱不雨、土壤过干时,浇些水就可以了。我既可地栽,又宜盆植,播种、压条、扦插都能繁殖生长,但最简单的是扦插。早春时剪取藤枝一段,直接插入土中,5月中旬就能生长发芽,倚墙攀缘。不久,我便能送给您一片绿阴。
( 1 )在第④段[ ]内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A: 我耐干旱“骈枝”的苦恼
余显斌
他性格内向,十分自卑。因为,他左手长着“骈枝”——小手指上,又长了根手指,十分难看。有一次一个小女生看见了,惊叫道:“呀,你咋长了6根手指哎?”
他听了,捏着手,红着脸哭了。
那时,他才9岁,刚懂点事,就感觉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可是,又不敢做手术,因为怕疼。
于是,那根手指就留了下来,成了他的心结。他爱把左手插在口袋中,从不伸出来。生怕一不小心会露出自己的骈枝,惹来大家的嘲笑。渐渐地,他总是一个人待在教室的一角,不玩,不笑,甚至很少说话。
初中时,他遇见了她,一个非常清秀的女孩,白净的脸上旋动着两个酒窝。她做了他的同桌,经常咯咯咯的,把满天幸福四处张扬。
一次,老师让她上讲台演讲,她走上去,眉眼弯弯,一边演讲一边笑着,以至于最后大家都忍不住,跟着笑了,嘻嘻哈哈一大片。最后,就连绷着脸的老师也忍不住,笑完道:“我们师生都在这儿傻乐着,别人看见了,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她的笑不为别的,是因为念错了一个字。
这也值得笑,真是的,他皱着眉想。
还有一次,她写字的时候,一不小心,手肘一晃,一下子撞着了他的手肘,他急得咂了一下嘴,表示不满。她侧过头来一看,他的笔从作业的上面斜斜地划到下边,写的那个字仿佛蚯蚓一样,弯弯扭扭的。她又笑了,咯咯咯的,如喷泉一样,泛着阳光,四处泼洒,流光溢彩。
他望着她,噘着嘴很不高兴地问道:“笑什么,难道很搞笑吗?”
她指着那个字,说道:“像一条蛇,你在绘画啊?”说着,又笑起来。
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他的六指。当时,他悄悄伸出手,拿着个指甲剪,准备修剪指甲。她看见了,睁大了眼,接着笑了起来:“你真幸运!”她说。
他很生气,说这话明显是在讥笑他嘛。
可她仿佛一点儿也看不出他生气了似的说:“上帝太偏心了,给我们十根手指,却多给了你一根,你一定和他是亲戚,他走了后门儿,照顾你的。”
第一次,他听到了对六指的赞美,一颗敏感的心,隐隐有了一种平衡感,有了一点安慰。尽管他知道,这是她的一句玩笑话,可能是一种安抚,可是,他的心里仍感到一丝舒畅,也笑了一下。
渐渐地,他也不讨厌她的笑了。
那天,在体育课上,他们高高兴兴地跑到操场,跑啊叫啊,十分热闹。踢球的时候,她正好走过,他不小心,一脚踢在她的腿上,脚顿时隐隐生疼。他忙向她道歉,问踢疼没有,她又笑了,告诉他,只有他疼,自己绝对不会疼的。
“为什么?”他大惑不解地睁大眼睛问。
她悄悄地告诉他,自己这条腿是假肢,安装上去的,不会感到疼。不过,她又轻声地告诉他,这是个秘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不能告诉别人。他连连点着头,满是同情地望着她,还有她槐花一样洁净的微笑。
她仍是笑笑的,转过身走了。
他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飘扬的头发,心里竟然翻腾起十二级海啸,难以平静。
以后,他的笑声,也传遍校园,四处挥洒,四处张扬,他也成了一只快乐鸟。
他想,与她相比,自己要幸福多了,仅仅是多了一根手指,为什么不向她学,笑着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生活的不完满,面对自己的不同。
几年后,一次同学聚会时,她没有到。谈着往事,当学有所成的他谈到她的腿时,她的一个闺蜜证明,她根本没装假肢,因为那天回到宿舍,她撸起裤腿时,上面青了一块,很疼很疼的,她甚至流了泪。
事后,她反复叮嘱她们,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他。大家听了都默默地点着头。于是,这,也就成了整个宿舍女生共同保守的一个秘密。
那一刻,他热泪盈眶。他的眼前又一次出现她的样子,还有她清亮的笑。
( 1 )文中的“她”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________——生气——________ ——同情——________
( 4 )他的“十分自卑”具体表现在何处?文章以写他的自卑开篇,有何作用?作文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1)在鲁迅先生眼中,“百草园”是永远的最美,他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感受过这样的永恒;那段日子,一定盛满了……请以“永远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2)阅读下面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并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烧完了。”
不要做涧底静止的石子,任时光如水自梦里流泻而过;不要做空中游移的白云,让浮萍留下一点浅波碧痕。要做就做那奔腾千里的河,云蒸霞蔚,汇吐聚纳,日夜向着大海进发;要做就做那永不停息的风,一季有一季的着色,一程有一程的领略;要做就做那参天直立的树,根深深地扎进黑暗的泥土,枝高高地伸进光明的苍穹,一树繁花,一树硕果,每片叶子都是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