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B: 市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了一些市民检验河道水质达标的标准。 C: 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他对写作的信心提高了。 D: 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 |
2、 |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二章)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 B: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译:骨头已经没有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C: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列子《杞人忧天》)译:祀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 D: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译:国人都在说这件事,宋国的国君知道了。 |
3、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撰文(zhuàn) 应和(hé) 星宿(xiu) 咄咄逼人(duō) B: 揶揄(yé) 迤逦(lǐ) 谄媚(chǎn) 言简意赅(gāi) C: 哽咽(yè) 狞笑(níng) 倔强(jué) 苦心孤诣(yì) D: 无垠(yín) 贿赂(lù) 绰号(chuò) 彬彬有礼(bīn) |
4、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润 小心翼翼 各得其所 混为一谈 B: 瘫痪 尴尬 烂慢 蛛丝马迹 C: 点缀 搏学笃志 众目睽睽 人迹罕至 D: 荫蔽 岐斜 祷告 恍然大悟 |
5、 | 下列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 庶竭驽钝——殚精竭虑 C: 三顾茅庐——顾此失彼 D: 猥自枉屈——猥琐不堪 |
6、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应当重视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少年儿童从小学会做人。××中学结合本地人文特色,倾力创造“敬文化”校园,培养学生“敬已、敬人、敬物、敬业”的“四敬”品质,是实实在在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举。 A: 将“历史悠久”或“源远流长”任意删掉一个。 B: 将“发展和传承”改为“传承和发展”。 C: 把“倾力创造”改为“倾力打造”。 D: 把“践行”改为“实践”。 |
7、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阅读名著让我获益匪浅——不仅积累了知识,而且启迪了智慧。 B: 独处可以使人沉静下来,静坐但思己过,自勉自励,历数春华秋实,期待的是厚积薄发。 C: 人世间有多少海枯石烂的誓言,都随着日转星移而烟消云散。 D: 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
8、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 ⑤⑥④①③②B: ⑤①③⑥④② C: ①③②⑤④⑥ D: ③②⑤①④⑥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不记其数 相濡以沫 谈笑风生 天翻地覆B: 相形见拙 川流不息 见异思迁 申张正义 C: 再接再厉 义愤填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 中流抵柱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 |
10、 | 选出下列划线字字形和读音都没有错误的一项( ) A: 妖娆(ráo) 风骚(sāo) 一代天娇(jiāo) 鸿鹄之志(hú)B: 田圃(pǔ) 襁褓(qiáng) 温声细雨(yǔ) 免冠徒跣(xiǎn) C: 凝望(níng) 柔软(ruǎn) 朦朦胧胧(móng) 治术浅短(zhì) D: 树篱(lí) 欢嚷(rǎng) 银波微漾(yàng) 计日而待(jì)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答苏迈书① 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④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苏迈是苏轼的长子。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③自道:自己所说。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①顾既在官 ________ ②又少读书之光阴________ ( 2 )从文中内容来看,黄庭坚希望苏迈如何去做? |
①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社会学家将其称为“家庭文化”,心理学家则称之为“精神风貌”,其内容是指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共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
②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父母恶,子不肖,孽孙生。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族,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 位当过大学校长,有100 多位教授、80 多位文学家,60 多位是医生,还有1 人当过副总统,1 人当过大使,20 多人当过议员。这个家族给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 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中有300 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 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 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 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美国政府为了拯救这个家族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的巨款。两个家族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 。
③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开历史,在我国不知有多少脍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规、家训,感召来者,滋养后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发, ”;孔子的“ ,无以立” ;诸葛亮的“ 淡泊以明志, ”;朱伯庐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以及周总理的10 条家规等均是。
④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不断 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
( 1 )阅读短文,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写结论句。日子黑亮 ,铁锅情长
尚九华
①过去,乡下人家都有一口大铁锅,砌嵌在灶台之上,它能用来蒸煮熏炒,将农家的一日三餐烹调得滋味深长。儿时放学归家后,我最爱围在铁锅旁,看着母亲烧饭炒菜。尽管当时日子苦,锅内难得有好菜,可即便是最简单的卷心菜烧豆腐,也能让我欢喜。铁锅里咕噜起伏的响声,是我听到的最美乐曲。
②父亲偶尔会买一些小鱼小虾,给我们补充营养。母亲把锅烧得通红,淋油,等油烧热后便倒入鱼虾,只听“吱”的一声,白烟四起,鱼香味便很快弥漫在破旧、昏暗的厨房里,我们的心也顿时暖了起来。
③铁锅能暖心。爷爷年轻时,曾走村串寨地给人补鞋、补伞,风里来雨里去。每次出门,他总要背上一口铁锅。到了晚上寻一处废弃的房子或是山洞,埋锅造饭。他说,看到锅里冒出热气,疲惫便会消失无踪,铁锅给了他辛劳一天后的最大慰藉。“有口锅,能吃上口热乎的,心便暖了,日子也就有了盼头!”
④铁锅能传递爱。有一年寒假,有个十多人的马戏团到我们村卖票演出。夜晚来临,戏终人散时,成员们便在帐篷内垒砖搭灶,将两口大铁锅支在灶上,一口做饭,一口烧菜。炊烟起了,寒冷的帐篷也变得热气腾腾了,成员们围坐在两口铁锅旁,有说有笑,乡愁便在铁锅旁消融了。铁锅也消融了他们在工作中的一些不满和隔阂,让彼此间友善起来,以至于后来我读到《石头汤》时,竟想,如没那一口大铁锅,那么乡民们也就无法奉献出那么多的食材来,彼此间的关系也就得不到改善,大铁锅才是故事最不可或缺的载体,是让人变得团结友爱的桥梁啊!
⑤奶奶在世时常说,再冷再硬的东西,只要下到铁锅里,都会变得柔软、暖热起来。她说,家里一定不能有两样冷东西:一是冷言冷语,二是冷锅冷饭。暖言暖语才暖人,热锅热饭才热心。因此,无论日子多艰难,每一天她都会将家里的锅烧得热乎乎的。
⑥铁锅还能带来希望的光亮。奶奶常说,刚用的新铁锅就像我们家的光景,很黑,还总是生锈,可只要不停地烧,它就会越来越亮,变成一口不生锈的好锅。“这是因为烧久了,新锅就会由生铁变成熟铁,熟铁锅就不会生锈,而且会很亮。人也一样,只要勤劳,不怕被艰难烤烧,明亮亮的日子就一定会到来。”奶奶这般鼓励我们这些子孙。
⑦到我父亲这辈,家里的日子果然好了起来,而她留下的那口养育了几代人的铁锅,至今仍旧黑亮,烧出来的饭菜依然特别好吃!奶奶给了我们“一口好锅”。
⑧如今城里的农家乐餐馆,都少不了几口大铁锅,但很多都是机器造出来的新锅。不久前,听说有个饭店老板,专门到乡下高价收购老铁锅,原来他在城里开了连锁农家乐“地锅村”,要的正是由老手艺人手工铸造,用过很多年岁的老铁锅。因为唯有那样的锅,才能端出一道道儿时的味道,做出与记忆中如出一辙的柴火饭菜来!
⑨炊烟是故乡的标签,而铁锅则是炊烟的发起者,一缕缕炊烟之下,便是一口口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的大铁锅。温粥热菜,煮饭烧汤,一口铁锅,担起来一大家人的晨昏饮食,从此,人间美味,都只在故乡的那一口铁锅里。
⑩如今,很多人用起了电饭煲和小巧的不粘锅。锅变小了,围坐在一起吃大锅饭菜的人也少了,人们都被各种忙牵制着,似乎早已忘了铁锅,也忘了曾在一起守着铁锅吃饭的人。
⑪日子黑亮,铁锅情长,奶奶的话,我始终记得。铁锅是故乡千百年来最黑亮的记忆,每一天,它都从晨曦中醒来,煮开一天的奔波,又在月色中睡去,结束一天的劳作。它一生蒸煮熏炒,只为化开一个个艰难的日子,暖开千家万户,以及无数平凡的人,并让勤劳勇敢之人的日子,慢慢呈现出不再生锈的光亮来。
⑫铁锅不可忘,更不能消失!
(选文有删改)
( 1 )文章重点写铁锅带给“我”的启示。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相关人物 |
带给“我”的启示 |
爷爷 |
铁锅能暖心 |
马戏团成员、乡民们 |
①________ |
奶奶 |
②________ |
①大铁锅才是故事最不可或缺的载体 , 是让人变得团结友爱的桥梁啊!
②奶奶给了我们“一口好锅”。
( 4 )文章以“日子黑亮,铁锅情长”为题目,有什么妙处?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 、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父母陪伴着我们走过了十几年的岁月,你的一点一滴都刻在了他们的心里。你关注过他们的喜怒哀乐吗?请你满怀对他们的深情,仔细回想他们的一颦一笑,亦忧亦乐,选择一两件事描写出你眼中的父母。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