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荣昌县长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在(甲)(乙)两段文字的“□”内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朱自清《春》)

(乙)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莫怀戚《散步》)


A: (甲)顿号 顿号 逗号 逗号 (乙)冒号 分号
B: (甲)顿号 顿号 顿号 顿号 (乙)逗号 逗号
C: (甲)逗号 逗号 顿号 顿号 (乙)逗号 分号
D: (甲)逗号 逗号 逗号 逗号 (乙)冒号 句号
2、下列各组词语都属于谦辞的一项是( )
A: 家父 舍弟 鄙人 愚见
B: 舍妹 小弟 贤侄 斧正
C: 奉劝 令郎 垂爱 寒舍
D: 惠顾 高龄 奉送 贵庚
3、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忽(shū) 发(liǔ) 唐(tuí) 为人知(xiǎn)
B: 憎(è) 罚(chéng) 弓(xián) 人声鼎(fèi)
C: 脑(suǐ) 情(zì) 红(yīn) 长篇累(dú)
D: 收(liǎn) 聚(cuán) 梁(jí) 手蹑脚(niè)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选文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文质兼美,兼具时代性,(删去“紧紧围绕”)
B: 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是司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去掉“造成的”)
C: 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乂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把“还是”改成“而且是”)
D: 有人认为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激发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的兴趣。(将“研究”和“了解”互换位置)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______。

②那篓紫红色的杨梅,每一粒的样子都很好看,像一个个深红色的绒线球似的,从我的记______。

③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 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里。

A: 好奇 滚过 挥发
B: 好奇 滑过 挥发
C: 新奇 滚过 发散
D: 新奇 滑过 发散
6、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平市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精神,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把“加快”改成 “加强”)
B: 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把“及时应对”与“随时发现”对调。)
C: 有没有接触过活禽,成为我们判断被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依据之一。(在 “被”前面加上“是否”,或删除“有没有”。)
D: 莫言之所以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是他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删除“的原因”或“之所以”。)
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B: 在这次科学盛会上,科学家都滔滔不绝油嘴滑舌的表明自己的见解。
C: 辩论会上,他往往能够抓住要点,随机应变 , 击败对手。
D: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 , 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却很鲜明。
8、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 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9、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要把民主集中制的优势运用好,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B: 自1997年至2010年,女航天员刘洋在空军整整飞了十三年,大大小小的紧急情况俯拾即是 , 但却始终未曾改变她对蓝天与飞行的热爱,她最大的理想就是有一天能够飞遍祖国所有的机场。
C: 清华大学“最美”新生武亦姝早在2017年的时候,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中国“诗词才女”。最近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她写下“最好”的一篇军训总结。
D: 走在嵩山路人行道上,一边是公园里的鸟语花香,绿意盎然;一边是嵩山路上车水马龙 , 熙来攘往。仿佛前一秒还置身于清风拂面的江南城市,一转身,原来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也在眼前,都市区和园林区几乎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10、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秀(qí) 阔(chuò) 惴不安(zhuì) 其租入(dāng)
B: 箕(běn) 骂(màn) 坦荡如(dǐ) 彬有礼(bīn)
C: 裂(jǔn) 丁(bāo) 怒不可(jíe) 心潮澎湃(pòng bài)
D: 赋(bǐn) 霹(lí) 苗助长(yàn) 打了腿(zh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1 )诗中揭示主旨句子是哪一句?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的“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题目。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洽与松泉作四邻,煮茗听雨好留宾。新桃满径为家业,风月一簾任我吟。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水尤清 ________

②心之 ________

③乃记之去 ________

④煮听雨 ________

(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皆若空游无所依

( 3 )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见渔人,乃大惊。

A: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B: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 孔子云:“何陋之有?”
D: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 4 )对以上诗文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第二段字字写鱼,对水的描写不着一字。然而其名写鱼,其实写水,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
B: 乙诗的“新桃满径”可以让人联想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职业。
C: 甲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凄清、寂寥;乙诗“洽与松泉作四邻”也同样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雅致。
D: 甲文通过描写小石潭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依然洒脱自如、无欲无求的思想感情;乙诗借具体的意象,寄托了诗人自命不凡,却怀才不遇的失落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老母亲写字

肖培东

①老母亲不识字,也从来没写过字。

②房产公证必须要签字。工作人员温和地递给母亲一支笔,母亲为难了,( )望着我。

③“妈,没事的,你就照着字样画,没事的。”我一再鼓励母亲。工作人员还特意为她打印了三个大大的粗体字,供她对照。

④躲不过了母亲开始紧张起来,手来回地在衣襟上搓了几回,终于还是抖抖索索地拿起了笔,( )握着,像我第一次握住筷子一样。

⑤她大大地拖出了一横,慌慌张张地看看我们,又努力地写出了第二横,第三横,还有那一竖。写完“王”字,她吐了口气,手指还在颤动。

⑥我点点头,拍拍母亲的肩。

⑦她扶了扶老花镜,开始描第二个字。

⑧“爱”这个字,母亲倒是写得很简洁,仿佛每一笔都在心里存着似的。一撇如微风,三点似春雨,秃宝盖是她苦心经营的家,那个“友”字,格外温暖。这就是爱!

⑨这次她没回头看我们,她正( )盯着下一个字。

⑩“媚”字,是她最害怕的字。也是,这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粗糙的手,来不及收住的脚,她和这个字好像从无交集。好不容易把“女”偏旁写得有女人样了,“眉”里的竖又拖成了横。更紧张了,觉得写错了一笔,屋檐上的瓦就会飞走了几片。她不安起来,涨红着脸,眼睛凑向那个复印的大字,似乎是要透过幽深的门缝,看守住她每一扇门窗,每一个阳台。

⑪手握成了拳头,笔,更紧了。

⑫她只能努力去写。

⑬三个字,写得很漫长,如母亲苦苦的生命。

⑭她冒着汗写完最后一笔,很茫然地望着大大的三个字,好像是望着高高低低的烟囱、梯田、山峰……

⑮土地上站立的母亲,厨房里周转的母亲,用爱,在写生活的字。

⑯我开始为她鼓掌。

(选文有改动)

( 1 )在文中括号里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紧紧地 愣愣地 死死地
B: 愣愣地 紧紧地 死死地
C: 愣愣地 死死地 紧紧地
D: 死死地 紧紧地 愣愣地
(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3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写完“王”字她吐了口气,手指还在颤动。

( 4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标题“母亲写字”的含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谈文明

同一个人,步行过马路时,遇上急事可能会闯红灯,但若在车里握着方向盘,再着急往往也能遵规守矩;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里会吞云吐雾,但一上了高铁就能全程禁烟。为何如此?违法成本不同,执法刚性也不同。这种对比也启示我们: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②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于其公共文明: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在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观光摩擦”,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尊重对方国家风俗、习惯、礼仪”。

③可见,文明是一面镜子,在比较中更能正衣冠、知不足;另一方面,约束是压舱石,一旦脱离执法环境、缺少了刚性约束,已经提升的文明素质也可能又倒退回去。要实现从“人人独善其身”到“人人相善其群”的递进,一定的外部约束,总是不可或缺的。

④文明是管出来的,是因为在权利与义务这两端,人们往往愿意享受文明的成果,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比如,许多人羡慕欧美国家立法保护小动物,殊不知养犬人身上背负的义务条款数不胜数:上保险、打疫苗、戴口罩、攻击性犬的主人还需在庭院明显处竖立标牌,等等。不仅如此,如果狗闯祸或者由于主人的疏忽致使他人受到伤害,狗主人除了会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最近,国内多地出台针对“不文明养犬”的处罚规定,严厉处罚“遛狗不牵绳”等行为,也正是看到了“管理”之于文明养犬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法律规则就是在权利与义务之间的那条绳子,松紧适度、两头不落,才能让更多人知边界、明事理、懂规矩、不逾矩。

⑤文明是管出来的,还因为管理缺失导致的“公地悲剧”“破窗效应”,现实中比比皆是。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一街之隔,常有静谧与脏乱差的霄壤之别,这就是持续治理与“放弃治疗”的区别。反过来,只要对违法行为持续“零容忍”,总能不断筑牢社会的底线思维与文明习惯。正是因为醉驾入刑,“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在中国社会蔚然成风;正是因为“失信者黑名单”制度持续发力,欠债故意不还的老赖开始减少;正是因为有严密的监管体系,人们对网购的信任指数越来越高。“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只有形成这样的鲜明导向,才能让文明的举止始于自发、成于自觉。

⑥古语云,“从善如登”,提升文明程度从来就不易。一个文明社会的形成,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既需要好言好语的劝导,更需要法律制度的规范。刚性的制度、严格的管理也是一种唤醒,它唤起人们的文明意识,形成人们对文明的敬畏,最终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文章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 2 )选文第①段划线句有何作用?
( 3 )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文明是管出来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群山的背后有喧腾的大海,阴霾的背后有澄澈的蓝天,严厉斥责的背后有殷殷的期盼,骄人成绩的背后有奋斗的泪水……

请结合自身经历以“有你在我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4)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夜丶倾听尐㈢呻吟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