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废(xū) 干(gù) (tān)塌 缝(xī)
B: (zhōng)厚 山(wō) (xiàng)子 (guǎ)言
C: 慷(kǎi) 滚(tàng) (yīng)征 (rǎo)乱
D: (yīng)朗 (huǐ)灭 (chuō)破 白(huá)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猎(shòu) 脑(suǐ) 羁(pàn) 针(jiǔ)
B: 育(bǔ) 古(gèng) 慰(jiè) 维(xiān)
C: 篱(fān) 拮(jū) 酝(niàng) 酒(xù)
D: 尺(zhǐ) 荒(miào) 美(pì) 悔(chàn)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见字如面①这档节目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在执笔人絮絮叨叨的诉说中征引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②人生故事,用“从前慢”的从容静好,安抚虚拟社交时代里躁动不安的心。晏殊曾有诗云:“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③在漫长的古典文明时代中,尺素寄情、片笺传思是古人们抒情言志的重要方式,留存下来的书信,至今读来,仍觉胸口温热④令人侧目而视。在这个不写信的时代里,愿我们永远不失“我手写我心”的郑重与平静。

( 1 )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絮絮叨叨
B: 征引
C: 安抚
D: 侧目而视
( 2 )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下列各句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我今天的发言非常重要,希望大家洗耳恭听
B: 你荣幸地获得了区里作文竞赛的一等奖,恭喜你。
C: 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退让不过,说:“那我只好献丑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同学们热心的帮助下,使小明改掉了许多坏毛病。
B: 2018年3月1I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并表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C: 能否摆正心态,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D: 4月8日,博鳘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发表了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演讲。
6、选出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 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 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想象。
C: 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 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这声音和浮动的阳光一起,留在了我的心里,就像一枝饱蘸着淡彩的毛笔,轻轻地_______一张雪白的宣纸,在这白纸上,便出现了永远不会消除的彩晕。
(2)他那被风雪吹打得黑红的脸庞,刻满了________的皱纹。
(3)疲倦像涨潮一样,从他身体的各处________上来,但是他刚强地打起精神,绝不让这种令人窒息的疲倦把他淹没。

A: 擦 坚强 喷
B: 抹 坚毅 涌
C: 擦 坚毅 喷
D: 抹 坚强 涌
8、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暑假就要来了.面对兴奋不已的同学们,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举一反三地强调了交通安全和游泳安全问题
B: 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强烈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有很多人不能自已 , 纷纷在网上“点燃”蜡烛,为遇难同胞照亮天堂之路
C: 莫言是中国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故乡在山东高密,他以那里的风土人情为背景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D: 在为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叫好的同时,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见贤思齐 , 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进步
9、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mǒ)杀 腐(xiǎo) (jǐ)梁 (mò)式
B: (dùn)词 (xǐng)悟 (kài)叹 (pì)如
C: 鲁(dùn) (jí)取 (xuán)虚 (zhì)留
D: (kuāng)骗 (wū)蔑 (chuàn)意 (huàn)养
10、

下列文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淡妆浓抹总相宜,美如诗画。2016年9月,演绎在西湖上的G20峰会文艺晚会,让中国文艺惊艳了世界。①在西湖夜色中,让漫山遍野的采茶女轻舞;②彩扇徐展,乐舞蹁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传说,让观众沉沦;③水上的芭蕾经典《天鹅湖》,让欢乐的舞步在多情的西湖水面律动;④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全场欢腾,那是因为它唱出了全人类共通的情感——对于祖国的热爱的原因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
【注】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 1 )本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苏轼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与本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问诗人运用哪些具体景象表现了“钱塘湖”堪比“西子”的秀美景色?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淝水之战

苻坚强盛,疆场多虞,诸将败退相继。谢安遣弟谢石及兄子谢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苻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

(注)①次:驻扎。②加:加拜。③敌手: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④以墅乞汝:我把别墅送给你。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问计(________)

至夜乃(________)

( 2 )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两人就是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最后谁也没有获胜。
B: 两人就成为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最后张玄没有获胜。
C: 张玄就把谢安作为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但没有获胜。
D: 谢玄就把谢安作为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但没有获胜。
( 3 )谢安面对强敌“夷然无惧色”,做的两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应战时的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养蜗牛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 1 )“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

①________,波澜顿起。

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②________,波澜又起。

( 2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 3 )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 4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轻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气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⑪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4期)

( 1 )文章写了父亲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 2 )联系全文,认真品读第⑪段,回答下面问题。

①为什么说硕士毕业的“我”,“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显得“苍白且无力”?

②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 3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少年,最大的资本是充满朝气、敢于梦想、勇于前行。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少年人就该像常春藤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攀爬,把青春的绿色铺满人生的征途、把梦想的光辉洒满人生的征途。

请以“征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非主流(∥?)啥玩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