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 A: 台湾“大选”参选人洪秀柱表示,两岸关系是否稳定是台湾安居乐业的基础。 B: 欧盟领袖于当地时间2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峰会,商讨制止难民不涌入的措施。 C: 33岁迪拜王子英年早逝,他曾在多哈亚运会上拿过马术金牌。 D: 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
2、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名绍钧,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课文《苏州园林》《济南的冬天》都是他的作品。 B: 安徒生,丹麦作家,《皇帝的新装》是他的童话作品,代表作还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C: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作品有《昌黎先生集》。 D: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
3、 | 对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B: 则吾斯役之不幸斯:此,这 C: 向吾不为斯役向:从前 D: 则久已病矣病:患病 |
4、 |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辈(háng) 冗杂(rǒng) 糜子(méi) 熙熙然(xī) B: 脑畔(pàn) 瞳仁(tónɡ) 争讼(sòng) 戛然而止(jiá) C: 羁绊(jī) 怠慢(dài) 磅礴(bó) 大彻大悟(chè) D: 眼眶(kuàng) 潺潺(chán) 怅惘(cháng) 马前卒(zú) |
5、 | 下列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如李白的《行路难》;近体诗则非常讲究格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新诗则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多是自由诗,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B: 古代住宅旁边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桑梓”指代家乡;“崇祯五年”中的“崇祯”是年号;“欧阳文忠公”中的“文忠”是谥号;“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也可说明、抒情、议论。 C: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周亚夫军细柳》均出自这部史书。 D: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梁启超《敬业与乐业》)”这个句子是一个并列复句。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C: 通过观看电影《战狼》,使我重新认识了“爱国”“血性”的真谛。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7、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亘古(gèn) 校补(jiào) 默契(qì) 祈祷(qĭ) 锲而不舍(qiè) C: 惩罚(chéng) 伛(yǔ) 诧异(chà) 殷红(yān ) 疮疤(chuāng) D: 狂澜(lán) 谰语(lán) 斑斓(lán) 取缔(dì) 鲜为人知(xiān)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标致 樱花烂熳 成群结队 油光可签 B: 优待 烟尘斗乱 精通时事 美其名曰 C: 和蔼 几次三翻 好意难却 抑扬顿挫 D: 疑惑 沓无消息 正人君子 大而言之 |
9、 |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②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 ③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④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⑤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A: ①③②⑤④ B: ③①②⑤④ C: ①③④②⑤ D: ③①④②⑤ |
10、 | 请选出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bt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B: 这个女孩看起来低眉顺眼,一副乖巧、可人的模样。 C: 那些鸡零狗碎的事,不必去细说。 D: 面对一个个因为过劳而逝去的生命,法律、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无动于衷。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 )在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 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C: 诗中“钟”字为“聚集”之意,借大自然对泰山偏爱有加表达作者喜爱之情;“割”字写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表达诗人赞美之意。 D: “荡胸生曾云”写诗人志随山高,“决眦”写细望之态,将诗人极目仰望时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 2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非志无以成学/遂成枯落 B: 意与日去/吾日三省吾身 C: 非宁静无以致远/学以致用 D: 将复何及/白雪纷纷何所似 ( 2 )文言翻译: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论述,阐述了“学、才、志”的关系。 B: 文章论述逻辑谨严,先从反面论述治学须静,再从正面论述修身忌躁。 C: 诸葛亮写此家信旨在告诫儿子注意修养性情,生活节俭,培养自己的品德。 D: 文章表明诸葛亮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的主张。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点破银花玉雪香
贾祖璋
①正当早春余寒犹烈,白玉兰花就热热闹闹地开起来了,满树琼瑶,随风飘香,使刚刚苏醒的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故其又有应春花、玉堂春之称。明代画家、诗人沈周对它赞誉备至:“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白玉兰深得世人青睐。
②白玉兰属木兰科落叶乔木,树干高大,从8米至20米不等。枝条稀疏、粗壮、修长,一枝一花,且皆着于枝梢。花有九瓣围成圆形,盛开时,枝头上缀满白色小酒杯。它先花后叶,“花落从蒂中抽叶,特异他花”。《广群芳谱》载:“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花期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在昆明12月便开花,到广州需1、2月才绽放,上海、北京这些地方开花要到3、4月间了。花期长则10天,短则20天。白玉兰以树大花繁称奇逞胜,巨大的树冠,可以笼盖一庭,花朵开放时节,如雪丘玉峰;成林成片的白玉兰花开,如“玉城雪岭”或“白云伏地”,其势令人叹为观止。
③白玉兰原产长江流域,栽种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以前的唐代,后引种到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性喜向阳、湿润之地,适宜于中性或偏酸土壤,栽种地域范围较广,所以,作为名贵观赏树种,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国。因其大而美丽的花朵在欧美广泛流传,美国成立了专门的玉兰学会,已经培育了丰富多彩的园艺品种。
④白玉兰除作为观赏植物备受人们推崇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具有实用价值。一方面它可以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它抗烟吸尘力很强,是一位拒腐自洁的勇士,玉兰树周边70米以内的空气可以达到“天然氧吧”的清洁水平。另一方面是它的实用价值。树皮、树叶和花朵可提制芳香浸膏。花朵中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等十来种成分,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治疗头痛、鼻塞、急慢性鼻炎、细菌性皮炎等症。而其果实则可榨取工业用油。
⑤白玉兰之美倾倒无数的文人墨客。其花易开易落,开放时繁华浓艳,谢落时亦动人魂魄。“微风吹万舞,好雨尽千妆”,一番风雨可使银妆尽卸,但数日晴和,又新蕾尽放,独占风情。因花形大而肥硕,诗人们比之为美人,婉丽白净,自塑风姿。其中最典型的是明代文徵明的七律《玉兰》:“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⑥历代诗人、画家,都喜欢以玉兰为题咏之画之,更注重其内在的气质品性。明末王孙朱耷,在亡国后,决意不与清廷相媚,或僧或道,保持独立的人格。他画白玉兰,往往有自洁之警,不肯丧其气节。他此类题材的画,以寒春为背景,寥寥几根劲挺的枝条,花形的线条苦拙而有棱角,狞厉不屈,花色银白如雪,一扫柔媚丰腴的旧制。他的题画诗,语含讥讽,体现一种狂傲之态。如《题画玉兰》:“是笔摇春思,平明梦作花。判官把不定,金马落谁家?”玉兰花未开时似笔,绽放时似笔生花,形象、贴切而联想丰富;可是看卷子的“判官”,却“把不定”标准,到底让谁高中金榜呢?因汉代取士有金马门和玉堂殿;而玉兰花的画上常被人题为“玉堂春”,设典极为自然。这题画诗分明在讥讽社会的不公和一些文人对高官厚禄的渴求。
⑦齐白石也爱画玉兰花,他觉得画春天的花卉,配搭一株大玉兰,才更显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他74岁时画的一幅《玉兰、海棠、牡丹》,玉兰高耸直上,伸出画外,树前是牡丹,树后为海棠,红花绿叶衬着一树洁白的玉兰花,满幅生机,耐看极了。因玉兰花瓣厚,老人用秃笔蘸淡墨,画出花瓣厚重的质感。特别是花萼上,有细茸毛,一般画家表达不出来,老人用湿墨来画,湿墨向外洇出,便表达出萼上细毛的感觉。齐白石的玉兰花,是他人格的外现。在他享誉京城时,谢绝了到清宫去当御用画家;在抗战时期,他力辞汉奸、高官上门来买画,并不去领取日本人分配给他的烤火煤……表现了一位志士的贞节操守,令人仰视!
白玉兰特点 | 象征意义 | |
花季 | ⑴ | ⑵ |
花形 | 似杯似笔,硕大,朵朵向上,傲立枝头 | ⑶ |
花色 | ⑷ | 清白立世、坚守节操 |
阅读《建筑与汉字》,完成小题。
建筑与汉字
①作为同源的文化现象,中国建筑与汉字紧密相联,体现了共同的文化心理。
②首先,它们都注重对称法则。汉字中有许多字是对称的,如“中”“申”等, 其中的竖笔便是对称轴。中国传统建筑也呈现出同样的特征,也常以对称为格局, 故宫是对称的, 中华世纪坛也是对称的。确切地说,这是一种静态的均衡,在心理上偏于严谨, 因而具有庄严肃穆之感。很多建筑组合的对称形态还与汉字有直接关联,借助汉字表达人生愿望。
③其次,它们都讲究宾主法则。汉字书法讲究一字之内,笔画分主次。以横画为主笔,扁横铺展,质朴古雅;以竖画为主笔,纵势挺拔,俊秀伟岸;以撇、捺做主笔,则体势开张,有险峻之象。其余笔画与之相配,在变化中追求一种动态的均衡,呈现生动活泼之态。建筑上的宾主法则要求主、副建筑相互呼应,既能突显主建筑物,又可展现设计者追求的精神意蕴。
④第三,它们都注意疏密之法。书法家在进行创作时,将笔画未到的空白处也计算在它的造型之中,黑白相互穿插,形成特有的空间美感。建筑师的设计思路与之相同,即利用各个建筑应高低错落,并可借助廊、桥、亭等元素,让建筑物之间有对话、有分合,从而构造出 “通、透、空”的意境。这使建筑空间在满足居住的实用之外,又承载了提升生活品位的文化内涵。
⑤中国建筑与汉字的这些相通不是偶然的, 它与中华民族强调的和谐与秩序的文化理念相呼应,正如《论语》中所说:“乐者天地之和, 礼者天地之序。”汉字与建筑中所追求的境界其实都反映了中国人对人与人、物与物、物与人之间和谐有序的生存状态的向往。
⑥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世界趋于一体化,各国的传统文化将很容易受到其它文化的覆盖。那么,要使传统文化中精髓部分得以继承,只有将传统文化理念灌输到现代设计思维之中,建筑设计作品才能充满生命力和竞争力。
作文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一:题目:师师生生不了情
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是延安人”是某省电视台的一档访谈类节目,有一期的内容是采访时任省委。
上世纪60年代末,上山下乡来到延安地区梁家河子。
他“轻装简行”,而有别于他人的是沉沉的一箱子书;
他爬到半山腰,还未干活,已经是大汗淋漓,精疲力竭;
他每晚睡觉饱受虱蚊叮咬,瘙痒难忍,无法入睡。
他在短暂的不适应和阵痛后,开始以知青的身份与农民共搏命运。他被选为生产队长,他率领大家一道实干并勾画梁家河子的未来。他修建沼气池,用嘴吹沼气管,溅了一身粪便。当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要离开梁家河子时,闻讯早早赶来的全村的乡亲们黑压压一片静候在他的屋外,他们手拎怀捧着鸡蛋,大枣,小米……
这是以平常人的身份走进人们视野的一段经历。致力于改变老区贫穷落后面貌的时期,是他中国梦初始形成和不断深入的阶段。何人无梦?为梦起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中国梦,理想、信念、责任是实现梦想的动力和源泉。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