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B: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中的“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 “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指《易》《书》《诗》《礼》《论语》等书。 D: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从战国到五代)。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B: 蹲踞(jù ) 轮廓(kuò) 宿营(sù) 中流击楫(jí) C: 够呛(qiānɡ) 讪笑(shàn) 荆棘(jí) 情郁于中(yù) D: 悄然(qiǎo) 鄙视(bǐ) 削弱(xiāo) 时时而间进(jiàn) |
3、 | 水浒英雄中,天罡星有( )位。 A: 33 B: 34 C: 35 D: 36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人曾把叛徒投降敌人,出卖革命说成是一念之差,以此来掩盖灵魂的鄙夷和丑恶。 B: 在社会主义中国,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C: 不认真吸取失败教训,往往就难免重蹈覆辙。 D: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 |
5、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 A: 苏州 B: 房屋 C: 酒 D: 庄稼 |
6、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 。 ②闻先生的书桌, 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内。” ③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很 但他做得很认真。 A: 振荡 零乱 不足挂齿B: 震荡 凌乱 不足挂齿 C: 振荡 凌乱 微不足道 D: 震荡 零乱 微不足道 |
7、 | 下列向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甘孜地区自然环境优美,但因为地理位置偏远,有些景区依然人迹罕至。 B: 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 , 十分热闹。 C: 他是一个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请教,不耻下问。 D: 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小学时光犹如白驹过隙 , 转瞬即逝。 |
8、 |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 ) A: 新疆 B: 甘肃 C: 宁夏 D: 陕西 |
9、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回延安》的作者是贺敬之,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 《恐龙无处不有》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该文指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C: 《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散文,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D: 《核舟记》是清代张潮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后编入《虞初新志》。作品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三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的态势。 B: 节日的人民广场,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C: 历史上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D: 自从西柏坡纪念馆施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 春 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①。 【注】①洛城:洛阳,诗人的家乡在洛阳附近。 ( 1 ) 诗中___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____一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 )在“又逐春风到洛城”一句中,“逐”字运用得高妙,试简要分析。 ________ |
醉翁亭记(节选)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3 )引文写了滁人游山之乐和________ ,表现在________ 。 |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乎着做家务,手脚不失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晒,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在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的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的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我们了。那时候,我们出门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糊糊一片了,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也沟通着她和我们的联系。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多么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当然,我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①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
②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 3 )对于母亲的回忆,作者感到为温馨的事是什么?( 4 )阅读全文后,请你说说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
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 1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声来”?A.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想相认。
B.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不想相认。
C.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想相认。
D.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不想相认。
之所以这样选择的依据:________
( 5 )在给于勒10个铜子小费这件事上,“我”和“母亲”有不同的表现,试作简要评论。写作。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
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