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上海民办侨华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
B: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C: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叫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D: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2、下列划线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裂(jūn) 连(qiáo) 争(sònɡ) 装作样(mú)
B: 雾(ǎi) 角(léng) 默(jiān) 怒不可(jiē)
C: 涡(xuán) 旋(wò) 束(fú) 然而止(jiá)
D: 纠(gé) 石(yǔn) 腐(shí) 驰万里(chéng)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句的一项是( )
A: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在快速上涨,不少地方停车场的数量却没有同步增强,这就导致停车位供需失衡。
B: 一些中国公民的在外形象问题引起国内外各方的争议与关注,这其中也有我们企业和公民自身的问题。
C: 娄底市举办“十五志于学青少年国学大赛”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与经典为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D: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

这首诗从形式到内容上应属于( )

A: 叙事诗 送别诗
B: 写景诗 叙事诗​
C: 边塞诗 自由诗​
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鞭达 狼籍 一视同仁 引经据典
B: 迁徙 胆怯 精巧绝轮 沧海桑田
C: 馈赠 牟取 不容置疑 左右逢源
D: 憔悴 挑剔 相形见拙 莫衷一是
7、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拮(jū) 褴(lǚ) 梁(jǐ) 尽职守(gè)
B: 发(méng ) 立(zhù) 落(yǔn) 而不舍(qiè)
C: 禁(gù) 取(xī) 然(è) 廓然无(lěi)
D: 狡(jié) 幸(jiǎo) 哑(yīn) 一黄土(póu)
8、下列选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贮蓄 静谧 睫毛 莅临
B: 笃定 诀别 祷告 鱼粼
C: 派遗 呻吟 殉职 鉴赏
D: 秕谷 书熟 云霄 渊搏
9、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此行的地点、目的。
B: 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 颈联描绘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云天图,想象奇特大胆。
D: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0、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李教授身上有一股学究,一向喜欢咬文嚼字
B: 人人都说开卷有益 , 可16岁的小明自从读了一些凶杀,就走上了逃学的道路。
C: 传宗接代这一观念在我国某些偏僻落后的农村依然根深蒂固
D: 他沉默寡言,不喜欢关心帮助同学,而是袖手旁观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 1 )这两首词一首写到“青山遮不住”,一首写到“故山犹自不堪听”,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 2 )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魯君。齐人攻魯,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后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去鲁而事魏。魏文候以为将。

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嬴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①,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锺,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候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候既卒,起事北子武候。武候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禹灭之。夏桀之居。右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休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疽(jū):毒疮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鲁以为将 故余虽愚,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B: 与士卒苦 必先苦其心志,其筋骨(《孟子两章》)
C: 吴起于是欲名 此人可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D: 德义不 , 禹灭之 乃重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 2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其父战不能旋踵,遂死

A: 胡不见我王(《公输》)
B: 贤才人远矣(《伤仲永》)
C: 万钟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D: 战长勺(《曹刿论战》)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 4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里,虽是在论述作战的道理,其实也是在论述治国的道理。结合两文具体内容,说说吴起和孟子在治国固国之道上的共同观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别把我当陌生人
①去年夏天,我去新疆开一个笔会。想要看看沿途不同区域间的风景,决定去时坐火车。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没有同伴。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子,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出发前,老公反复叮嘱我。
②刚走进包厢的一瞬间,一个男人也进来了,身后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他女儿,我心里稍稍平静了些。随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跶跶地过来了,他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精神放松了很多。
③晚上10点多,该休息了。锁好门,我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不知不觉,已到深夜。人们都睡熟了。突然,我在似睡非睡中听到窸窸窣窣开锁的响动,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我猛地打了个激灵,心跳到了嗓子眼儿。我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身体还在外面。不好,一定是小偷!借着通道幽暗的灯光,可以看到那个男人十分高大,样子很凶悍。此时,包厢里其他人还在熟睡。我吓得浑身哆嗦,头皮发麻。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内。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顿时从铺上弹坐起来,大喝一声:“干什么的?”“我,我上车呀。”那个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他将行李拖了进来。原来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那个人在半夜上车,身子还没进来,头就伸进来打探,恐怕也担心车厢内有“恐怖分子”。
④昏昏沉沉的一夜过去了。早晨醒来,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还在。天已大亮,拉开窗帘,一片片赤裸的黄土坡,被疾驰的列车抛在身后,到陕西境内了。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了几次,回来后,我严格按照老公嘱咐的去做,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包厢里,孩子们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当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我没有。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我害怕遭遇被拒绝的尴尬。
⑤“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下铺的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笑着对我说。孩子把我从铺上唤下来,我就和他们几个聊了会儿。小姑娘的爸妈都在乌鲁木齐做生意,老家是河北沧州的,孩子经常跟着奶奶,这次,爸爸回来接她到新疆。中年妇女是甘肃酒泉人,丈夫在石家庄陆军学院教学,孩子在石家庄上小学。孩子刚放暑假,她带着孩子一起回酒泉探亲。半夜上车的男人,是河南的,做玉石生意。大人聊天,孩子也不闲着,小姑娘唱歌,小男孩儿讲故事,我们的小房间里显得很热闹。
⑥“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用她胖嘟嘟的小手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赶忙说了声谢谢,接过荔枝,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突然间,觉得非常惭愧。上车快一天了,我们都是各吃各的东西,谁都没给过孩子。拿着荔枝,我不敢面对孩子天真无邪、清澈透亮的眼睛。和孩子比起来,大人的世界多么复杂,充满着猜忌。孩子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没有人拒绝她。看着大家一起分享着她的甜蜜,她笑得眼睛像弯弯的月亮湖。
⑦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晶透, 。孩子善良晶莹的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大人的心门,让彼此间敞亮了。我们的小包厢渐渐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让她坐在我腿上,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小辫,拍了很多照片。孩子对我也越来越依恋,一会儿看不见,就到处找。或许是她离开妈妈太久了,我是个母亲,身上有妈妈的味道。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⑧第三日清晨,越过上千里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滩,终于看到了茂密的树林。“快看,天山!”人们指着远处峻拔高耸、白雪皑皑的群峰喊着。终点站快到了,可我的心里却平添了一丝怅惘。车停了。人们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来。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出站了,外面人头攒动。小姑娘的爸爸停下来,和我一起寻找接站的人。终于看到会务组的牌子了。
⑨要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好难受,背过身。
⑩手机响了,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任何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

( 1 )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

( 2 )第⑥段“我”的手既“颤抖”又“僵硬”,原因是

( 3 )根据第⑦段内容,在该段划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晶透,

( 4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 5 )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赞美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充满爱意。
B: 倡导人人都应“别把我当陌生人”。
C: 揭示孩子的世界给成人世界的启示。
D: 我对复杂成人世界的担忧。
( 6 )作者写了孩子改变成人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在第③段写两个成人见面的场景?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80字左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选段

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 1 )选段第①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它抓住苏州园林在建筑上________的特点来说明,突出了苏州园林的自然之美。
( 2 )第②段中哪些景物表现出了“画”的效果?请简要概括。(不少于三处)
( 3 )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来写古老的藤萝?有什么好处?
( 4 )从这几段文字中你获得了哪些审美感悟?用简洁的文字写下来。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经历是一种收获

要求:①以“经历是一种收获”为题,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涼透了的心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