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烦燥 辫子 吞噬 语无伦次 B: 稠密 惶恐 晶萤 深恶痛绝 C: 凛冽 震悚 遗撼 不可捉摸 D: 闲暇 取缔 深宵 锲而不舍 |
2、 | 选出对句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贫者语于富者曰(语言,话语) B: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 C: 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D: 止增笑耳(罢了) |
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B: 鲁迅的《藤野先生》回忆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C: 《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朱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D: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主体、背景和结语。 |
4、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写到的“客路”,是一种古人出门去别家做客的生活状态。 B: 古代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如家父、拙作、见谅、愚见、鄙人等是谦称,令尊、垂询、大驾、赐教、高寿等是敬称。 C: 诗歌中的意境指带有诗人主观情意的物象,意象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D: 文眼是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它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如《秋天的怀念》中文眼是“北海的菊花开了”一句。 |
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确凿 憔悴 云宵 迫不急待 B: 分岐 尴尬 和霭 翻来复去 C: 化妆 决别 狼狈 废寝忘食 D: 感慨 吝啬 诅咒 截然不同 |
6、 |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领如来法旨,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的路上,先后收服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孙悟空,为唐僧取经路上陆续收徒埋下了伏笔。 B: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因嫌弃祥子是个臭拉车的,并且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 C: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极度困难条件下,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塑造的保尔·柯察金这个青年英雄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向善向美。 D: 《童年》中,专横而残暴的外祖母,经常辱骂和毒打孩子们。如阿廖沙在表哥的怂恿下把桌布染上颜色,被她用树枝抽打得失去了知觉。 |
7、 | 民间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哪一个人物?( ) A: 孔子 B: 司马迁 C: 屈原 D: 汉武帝 |
8、 | 《水浒传》中“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之“浪里白条”指:( ) A: 张横 B: 张顺 C: 解珍 D: 解宝 |
9、 | 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 1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A: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B: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C: 一会儿,一只狼一下子跑了,另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D: 一会儿,一只狼一下子跑了,另一只狼和狗蹲坐在前面。 ( 2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A: 一只狼藏在洞中,企图从洞口钻过去来猛击屠夫背后。 B: 一只狼在其中打洞,企图钻过洞来攻击屠夫背后。 C: 一只狼在其中打洞,企图藏在里面等待时机攻击屠户背后。 D: 一只狼打洞在其中,想一会儿钻进去攻击屠户背后。 |
10、 | 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隘(ài)口 蹲(dūn)踞 战战兢兢(jīnɡ) B: 心弦(xüán) 祭祀(sì) 耿耿(gěng)于怀 C: 惘(wǎnɡ)然 寒噤(jìn) 光彩熠熠(yù) D: 招徕(lài) 蒙蒙(ménɡ)胧胧 雾淞沆砀(dànɡ) |
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的题目。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2 )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①奚:怎么。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不知其旨也 旨:________然后能自反也 反:________ 君子之学必好问 好:________ 舍问,其奚决焉 舍:________ (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B: 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C: 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D: 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 4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分别阐述了怎样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①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②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③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④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选自《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年轻人更需要反省
①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
②在一些人的意识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反省对于任何年龄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走过的路短,很容易出现失误和差错;后面的路长,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价值。
③反省首先是对自身所作所为进行的思索和总结。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够得到真切、深入而细致的收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勇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并且要及时进行、反复进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过一些本该及时反省的事情,进而导致自己犯错。
④反省也是对别人的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个人的经验教训虽然来得更直接更真切,但其广度和深度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加广博而深刻的经验,还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础上,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倘若青年人不但能反省自己,还能反思别人,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就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
⑤反省,主要是对挫折和失败的思考和总结。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 正确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聪慧,错误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多,而且更为深刻。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要善于将反省后认识付诸实践。记得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恩师给我的寄语是:“望你孜孜以求,绘就人生‘前有碧绿、后有金黄’的美好画卷。”现在看来,要使自己“碧绿的青春”得到“金黄的收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辛勤耕耘、善于反省,并将反省的思考付诸新的耕耘,这样才有可能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为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
⑦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我们希望年轻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验和履历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经验的营养,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选自2007年5月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在人生的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突破不了自己的时候,随之以各种理由放弃了前进的脚步。
请以“战胜自己才是赢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