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福田区北环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B: 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于196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四十年后,我国作家莫言也获此殊荣。
C: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在作品《威尼斯商人》中成功塑造了“吝啬鬼”夏克的形象。
D: 《水浒传》中,晁盖、吴用等七人巧下蒙汉药,智取了武松押送的生辰纲。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影《中国机长》主要讲述的是发生在高空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B: 少林妄自菲薄别人,在班上很受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C: 吉林省一批黑势力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被铲除,群众对此无不拍手称快
D: 在未来的通信行业中,5G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将引领一场崭新的网络技术革命。
3、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一项是( )

A: 小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您拜读,再给我面批!”
B: 妈妈提醒你游戏别玩太久,你说:“你怎么那么烦啊?让我清静清静,一边去!”
C: 小刚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小海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一点吧!”
D: 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道:“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既可记人,也可记物、记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
B: 我国古代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学记》《易经》《春秋》。
C: 欧阳修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代表作《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他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包法利夫人》等。
5、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有嘉(佳)肴    (虽然)
B: 不知善也 (代指“道理”)
C: 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
D: 然后能自强 (句末语气词)
6、下面关于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三人称角度叙述,塑造了一个渴念人间自由幸福和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女主人公形象。
B: “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身上挂着一层黏汗,发着馊臭的味儿。”此句中的“他”是老舍笔下的祥子。
C: 《西游记》中孙悟空强取了东海龙王的镇海之宝——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幽冥府,虽被告,但玉帝接受太白金星的建议,召他上天,封官弼马温。
D: 《繁星》《春水》中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7、

下面文学作品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时了了》选自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义庆。
B: 《有的人》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写的。
C: 《孟子》是记录春秋时候的思想家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
D: 《谈骨气》这篇议论文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
8、《浣纱记》唱词中,表达了范蠡西施归隐之念的是( )
A: 山深地僻,花飞鸟啼,伤心过处,双双蹙着翠眉
B: 君恰妇,妾又行,做浮花浪蕊
C: 谁知道戈挽斜晖,龙起春雷,风卷潮回,地转天随
D: 伴浮鸥溪头沙嘴,学冥鸿寻双逐对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 《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如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
C: “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说”是古代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跟现代的说明文大体相似。
D: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海底两万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0、

下列字形和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yān)红 锐不可当 颓唐 风雪(zài)途
B: 推(cóng) 微不足道 尴尬 惟妙惟(xiào)
C: (zhĕ)皱 重峦叠嶂 凹(dàng) 衰草连天
D: (cāng)俗 触目伤怀 锁屑 天衣无缝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 2 )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________”字用得好,妙在________。
( 3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刬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刬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节选自孙樵的《书何易于》
[注]①挽(wǎn),拉,牵引。②(hù),朝笏、板。③重榷(què)管,严格执行对盐铁等物实行专管专卖。④矧(shěn),况且、何况。⑤刬(chǎn),铲掉、剔除。

( 1 )选出与“以易于挺身为民”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B: 不物喜,不以己悲
C: 威天下不兵革之利
D: 令辱之,激怒其众
( 2 )下列对原文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何易于亲自为刺史当纤夫的故事,赞扬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同时也显示了何易于的聪明才智。
B: 何易于是一心为民着想,造福一方的清官;和崔朴扰民害民 的不同品行 他们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 何易于为了反对朝廷对百姓征收重税,纵火自焚,以示决心。
D: 观察使最终没有弹劾何易于,说明他是一个明白事理的官员。
( 3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易于即笏 腰: 盐铁官奏重榷管 会:
③吏死 止: ④矧其赋以毒民乎 厚:

( 4 )翻译文中的句子
①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②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最后一个猎人

①青龙山的人除了德富,一个个都下山了,有的搬到了镇里,有的迁到了城里。老伴临走那天,嘟囔着要他一起撤,说山里的猎物好比五黄六月下大雪,稀罕着呢,政府也有了政策……他脸一黑,打断老伴的话,说,我是猎人,不打猎干啥?德富的脾气倔,跟头犟驴似的。哼,你不走,狼非吃了你不可!老伴丢下这句话,便跟着儿子媳妇进城了。

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村的人也不例外,家家户户打猎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爷爷辈。山上的动物并非取之不尽,寻不到猎物,村里人为了生存,便砍伐山上的树木,做成家具或原木出售。青龙山原先的植被遮天蔽日,钻到林子里迷路那是常有的事。等到政府有所察觉,从头到脚裹着严严实实“外套”的青龙山已经成了“裸体”。

③政府收缴了猎枪,但德富有自己一套捕猎的方法。如下绳套,俗称“下束”,设关子,俗称“皮子关”,等等。山里的动物除了老鹰、麻雀之类的飞禽外,四条腿的走兽不多见了,有时出去一天,连个兔子都捡不到。气得德富对着光秃秃的青龙山,对着整天阴沉着的老天哇哇大叫,满腹的气愤,委屈,还有无奈。

④这天晚上,是一个刚刚暴雨过后的夜晚,天气闷热闷热的。德富辗转反侧之后刚要进入梦乡,忽然听到嗷呜的狼叫声,悲怆,凄厉!这个久违的声音让德富一下子兴奋不已,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是一个激灵从床上爬起来,习惯地去抽枕头下的猎枪,什么也没有。他有点慌神,不敢去开门。从窗户看出去,趁着隐隐的月色,他认出是那只独眼狼!他不由得打了个颤,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

⑤那一天,德富的“皮子关”钻进去一头狼。他赶过去的时候,这头狼呜呜叫着,像是在哭泣。他从石缝里看到,这头狼只有一只眼睛,挺着大肚子——原来是一头怀孕的母狼!察觉到德富的气息,狼匍匐在地,“呜呜”得更伤心,完全没有了狼的野性和凶猛。那声音,那眼神,似乎在哀求德富。德富犹豫了许久,直到他发现母狼眼里淌出的泪,才一狠心,放走了它。

⑥真是狗改不了吃屎,狼改不了吃肉啊。这一刻,德富心里好后悔,若是当初结果了这头母狼,就不会有今天这个场面。怎么办?自己手里没有枪?德富有点慌神了,对着窗户大吼了两声:“走!走”母狼不为所动,还在呜呜地叫着,瘆人,凄凉,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德富转身找到半块砖头,从窗口甩出去,母狼跳跃着躲避了一下,转身又对着德富的房子呜呜地叫着,铁了心要跟德富一决雌雄,你不出来,我就不走。这时候德富反倒不害怕了,因为母狼刚才躲闪的动作,暴露出它的弱点,灵敏性不如年轻的同类,一条腿也瘸了。假如这头母狼不走,再引来其他的同类,糟糕的就是自己。不如趁现在还有点力气,冲出去拼个你死我活。想到这里,他拿起门后的一根棍子,把门打开了。

⑦母狼看到德富出来,转身跑了。德富本打算把它撵走就算了,谁知道,母狼跳跃着跑了几步,又折回身来挑衅似的呜呜叫着。德富的倔脾气又来了,道路有些泥泞,他还是挥舞着棍子撵了过去。母狼见状,扭头就跑,跑了几步又转过头来,好像看看德富跟上来没有。若是没跟上来,便停下来;若是跟了上来,它就在前面跑……就这样,直到把德富引到另外一座山头。这时候,天已经渐渐放亮。难道母狼要把我引入“圈套”,进而攻击自己?想到这里,德富不再追了,转身沿原路返回。到了村口那儿,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青龙山跟毁了容似的,坍塌了半边,把整个村子淹没了,包括他家的房子。

⑧德富到底没有进城,他留在了青龙山,改行当上了种树人。

(选自《小说月刊》2019 年 12 期,有删改)

( 1 )梳理小说情节,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

十年前, ________→不久前,村人搬离,德富独自留下→这天夜里, ________→天亮后,原路返回,德富发现村子淹没

( 2 )仔细揣摩下面的句子说说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这个久违的声音让德富一下子兴奋不已,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是一个激灵从床上爬起来,习惯地去抽枕头下的猎枪,什么也没有。

( 3 )文中写母狼与德富的对抗非常精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理解。
( 4 )读了这篇小说,晓真、晓仪二人对小说主旨产生了分歧。你赞成谁的看法呢?请做出选择,并结合小说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阐述理由。

晓真:我觉得这篇小说反映的其实是人和动物的关系,颂扬知恩图报的美德。

晓仪:我觉得这篇小说折射出的是中国社会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脑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别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同词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的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为“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 1 )用简短的文字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 2 )第④段运用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3 )为了使上下文连贯,填入第三段空格中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B: 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
C: 不管他是谁,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D: 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谁。
( 4 )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脑外伤者未必患失语症或失读症。
B: 第⑤段最末一句中的两个“更”字,说明了学习汉语是促使儿童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锻炼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C: 第⑥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说明这位心理学家这项实验仅仅是开始,今后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D: 第⑦段中“唤醒”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失读症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阅读能力。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作者)在战争岁月曾写下这样的话:“我仰天躺着,吮吸着我的水果,数着天上的流星。在这一分钟里,我觉得无比幸福。”——这让我们相信,只要在眼中装进世间的美好,在心底珍存每一点幸福,我们就永远不会被战争和厄运击倒。

请以“我的幸福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不少于600字,900字以内;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名,如不得不出现,请用XXX代替;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书写要求:工整,美观,大方。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最早的以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