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范畴 唆使 霓红灯 觥筹交错 偃旗息鼓 B: 寥廓 挎包 纪传体 冥思苦想 合辙压韵 C: 踊跃 蓬蒿 白内障 歇斯底理 恃才傲物 D: 地窖 纽带 家具店 厉兵秣马 飞扬跋扈 |
2、 | 选出没有运用说明方法的一项( )。 A: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B: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C: 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D: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 |
3、 | 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C: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
4、 | 下列划线字注音和写法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羼(chàn)水 一泄(xiè)千里 周道如砥(dǐ) 襁褓(qiǎng bǎo) B: 相形见着(chù) 瞻(zhān)望 置辩(biàn) 风姿绰(chuò)约 C: 憧憬(chōng) 枭鸟(xiāo) 一代天骄(jiāo 鞭挞(tà) D: 攫(júe)取 寒伧(chēn) 荣膺(yīng) 间(jiàn)或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 “水光潋滟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 D: 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
6、 | 为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 千骑卷平冈 A: qíB: qī C: jì D: jī |
7、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远远的”“无数的”是形容词,“街灯”“明星”是名词。 B: 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这句话没有语病。 C: 《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D: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这句话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
8、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热爱生命》表现了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斗争的意志,戏剧《威尼斯商人》则刻画一个著名的吝啬鬼夏洛克的形象。它们的作者杰克·伦敦与莎士比亚都是英国人。B: 《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其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捕蛇者说》中的“说”这种文体或因事而论,或抒发感触,都是为表达一个道理。 C: 《在烈日和暴雨下》细致描绘日之烈与雨之暴,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人物的痛苦;《故乡》通过“回忆中的故乡”和“眼前的故乡”的对比描写表现作者梦幻破灭的苦闷心情。 D: 高尔基的《海燕》与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都是散文诗,《史记》与《左传》分别是记传体史书和编年体史书,柳宗元与欧阳修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嫌恶(wù) 驽(nú)钝 遍稽(jī)群藉 窸窣(sū)作响 B: 诀(jué)别 狩(shòu)猎 更胜一筹(chóu) 充(chōng)耳不闻 C: 什(shí)物 偌(ruò)大 水波鳞鳞(lín) 深居(jū)简出 D: 攲(qī)斜 孪(luán)生 芊(xiān)芊细草 有例可援(yuán) |
10、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 《登勃朗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马克·吐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 韩昌黎的《马说》是“不平则鸣”的呐喊,因作者年轻时曾几次上书给当朝权相,希望得到重用,以展才志,但都被冷落。 D: 白居易《新乐府》的创作主张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
阅读王维的《鸟鸣涧》,完成下列小题。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1 )下列诗句中与本首诗借月所表达情感相似的是(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2 )赏析“人闲桂花落”与“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各有什么妙处。 ( 3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①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②可以为师矣________ ③饭疏食,饮水________ ④于我如浮云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 )请找出体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句子。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
①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
②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③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④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⑤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到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⑥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几里路的距离。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雪野之上。当然内心也很震惊,那么猛烈的暴风雪,竟然封不住一个小小的井口!
⑦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
(选自《联谊报》,有改动)
情节:突遇暴雪→________→发现黑点→________→发现村庄
心理:________→焦急万分→________→失望之极→放下心来
( 3 )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分别说说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 4 )第五段划线句子中的“真的”一词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请以第一人称写出来。(40字以内)( 5 )文中的“水井”一词表意丰富,请说明。( 6 )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脚下不停步,就可能实现人生的目标。你有类似的感悟吗?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a)校园的生活如一首歌,带给我激情澎湃的旋律『 』又如一首诗,带给我意气风发的憧憬……只有富于理想的人,才会有勇往直前的信心。(b)人生如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曲调,少一些悲哀的咏叹。(c)是否富于理想,是我们成功的重要因素。树立方向,实现理想,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作文:
陪伴是一种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陪伴是一种习惯,就像我们的《朗读者》,郑渊洁、乔榛都谈到了自己,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希望这一期以陪伴以主题词的节目也能带给大家一段美好的陪伴。(董卿《朗读者》有删改)
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