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 喧嚣(xiāo) 发簪(zān) 纤维(qiān) 惟妙惟肖(xiào) B: 翘首(qiào) 罅隙(xià) 缥碧(piǎo) 藏污纳垢(nà) C: 窒息(zhì) 秀颀(qí) 俯瞰(gǎn) 密密匝匝(zǎ) D: 教诲(huì) 锃亮(zèng) 桅杆(wéi) 油光可鉴(jiàn) |
2、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诚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诚子书》中“诫”,劝勉、劝诫之义。《诚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一本书。 B: 寓言一般篇幅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只能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 C: 《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法国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D: 郑振铎善于写“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猫》这篇文章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翘(qiào)首 黄晕(yùn) 箴(zhēn)言 戛(jiá)然而止 B: 诘(jí)责 蝉蜕(tuì) 伛(yǔ)偻 相形见绌(chù) C: 稽(qǐ)首 折(shé)本 拘泥(nì) 间(jiān)不容发 D: 广袤(mào) 锃(cèng)亮 愧怍(zuó) 矫(jiǎo)揉造作 |
4、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B: 他每天认真学习,面对这次考试他早已胸有成竹。 C: 他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D: 浮光掠影地游览,怎能深入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 |
5、 |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赵老师找小华到办公室谈话,小华说:“找我什么事?有话快说,我还得写作业呢!” B: 明明晨练时遇见一位舞剑的白发老人,问道:“爷爷,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C: 令爱这次获作文竞赛全国大奖,多亏你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感谢你。 D: 这次数学考满分,多亏了您辅导。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您在家恭候。 |
6、 | 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B: 唐宋八大家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C: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 D: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的一部优秀的科幻著作,反对殖民压迫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 |
7、 | 填入下文画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自从我们搬到郊外以来,________。那短篱边牵延着的毛豆叶子,已露出枯黄的颜色来,白色的小野菊,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还有小朵的黄花在凉劲的秋风中抖颤,这一景象,最易勾起人们的秋思,况且身在阿富汗呢? A: 天气逐渐清凉了B: 异国秋色愈来愈浓了 C: 秋风日渐凄冷了 D: 秋天的脚步愈来愈近了 |
8、 |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为了更好地传播汉字文化,学校组织了以书法展为表现形式的“让你爱上中国字”。修改:在句末加“活动”B: 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周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修改:将“增强”改为“提高” C: 我们的文化传统,需要更多人去呵护、去发展,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修改:将“呵护”与“发现”调换位置 D: 为学者只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才能成就卓越,赢得尊重。修改:将“只要”改为“只有” |
9、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精益求精体现了南中人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它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法宝利器。B: 扬州“汽车下乡”活动为各县市的农民展示了各种款式的汽车,真让农民见异思迁。 C: 在净土寺广场上,一条小狗的精彩表演让所有在场的市民忍俊不禁。 D: 勤奋进取是我们九年级学子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不二法门。 |
10、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员藏的帽子。现在竞赛中保住上次的冠军称为"卫冕”。中国女排正在全力备战,力争奥运会卫冕。 B: 牍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案牍”指代书信,此外“尺牍”“鸿雁”"双鲤”"彩笺”也是书信的别称。 C: “盂夏草木长”,“梦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 D: 梧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承载者悲凉寂寞如“梧桐更兼细雨”;有时象征高洁品格。如“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古琴常为桐木所制。“临歧理桐丝”中“桐丝”指琴弦。 |
根据《关雎》,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填空。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本诗以①______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②______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③“______”、④“______”,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黑体字词。①缀行甚远________ ②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 ③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 ④狼亦黠矣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3 )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么的变化?( 4 )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
祖母的启蒙
佚名
祖母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虽然一生贫困,却教导后代仁慈待人。我刚懂事,祖母便找来一些纸板,剪成各种动物,以类似放幻灯片的方式,讲许多匡扶弱小、抵御外侮的童话和民间故事;还买来仅巴掌大的连在一起的“小人书”,一页页耐心地讲《司马光砸缸救人》《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等故事。上幼儿园前,祖母挪动着小脚,几乎每天下午都带我去少年儿童图书馆,她牵着我的小手,轻轻地走到那些专心看书的小学生背后,慈祥地望着他们。然后,祖母抱我坐在草坪上,亲切地说:“细伢子呵,你长大了要努力读书,书会告诉你许多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要宽,要帮助比自己穷困的人。”
我上幼儿园时正值三年困难之际,不少小朋友都因缺乏营养而面黄肌瘦。吃午饭时四个人一桌,中间放一碗没有油的咸菜豆瓣汤,每人轮流舀一汤匙,轮到我时我都谦让了;下午发点心时,每个人仅得一只乒乓球般大小的淡馒头,每次我都留给上小班的弟弟吃。当祖母来幼儿园接我,知道这些事后,不禁潸然泪下,抖抖地捧出一包盐炒黄豆,哽咽着说:“我的乖伢子,你做得对呵,你一定饿坏了吧,快吃,快吃!”
“文革”期间,我家遭难,有一阵断了经济来源。一天,姑妈从安徽寄来一包虾皮,祖母手捧着虾皮闻了又闻,却毅然吩咐我送给了被“造反派”打得遍体鳞伤,又将发配崇明劳改的前抗日志士李伯伯。不久,北京的大叔托人辗转捎来两包豆腐粉,祖母也让我送一包给被诬陷为“历史反革命”的老共产党员刘爷爷……
冬至之夜,我久久地伫立于阳台上,祖母正是18年前的冬至去世的。遥望苍天群星,其中那颗极其平凡的微微闪光的一定是祖母了。
( 1 )文章主要讲述了关于祖母的哪些事?①知道这些事后,不禁潸然泪下,抖抖地捧出一包盐炒黄豆,哽咽着说:“我的乖伢子,你做得对呵,你一定饿坏了吧,快吃,快吃'!”
②每个人仅得一只乒乓球般大小的淡馒头。
( 4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祖母的形象。谢谢你,生命中的第一次暴击
①初中时代,我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学渣,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排行榜的倒数三位,每科成绩都“渣”得让老师不想承认教过我。但老天爷为人关上一道门时,必然要为其开一扇窗。就因为爱读课外书且喜欢说话,我写的文字被当成范文念给班级同学听,更有几次作文被当成年级范文的经历,这是我得到过的与学习相关的不多的喜悦,它像星光一样散乱微弱,我却把它当成骄阳。
②那些日子,我就像哈利·波特坐在看得见自己梦想的镜子前,被自己想象中的虚幻影像迷醉着,痴迷于写作,忘记除了作文,还有别的学业。
③就在这个时候,我迎来了生命中第一次暴击,其冲击力度,至今想来,还隐隐有牙痒之感。
④那是初三上学期,学校要举行一场作文大赛,为全县中学生作文大赛选拔人才和作品。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这场比赛,就是为我设的一个擂台。
⑤比赛的日期一天天临近。
⑥但班里的气氛却并不浓烈,主要原因是语文老师出差了,班主任对班级的写作情况不够了解。他点了几个人让他们去参加作文比赛。那几个人的成绩在班上算是靠前的,但论作文没一个能令我服气。我像一个满以为能稳得冠军却连入围资格都没得到的选手,心里只有三个字:不公平!
⑦作文比赛在学校大礼堂如期举行,从全校选出的上百个作文达人,春风满面地去参加比赛。礼堂外,我坐立不安,用阴冷的目光看着远处由喧哗到安静的赛场,还尽量装得若无其事。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时间可以过得如此缓慢。
⑧我在礼堂对面的篮球架和花台之间晃悠着,甚至想去搞几个马蜂窝扔过去,或在不远处扔个石子搞个什么响动,但我都没干。周围太空旷,作案之后是跑不掉的。被抓住了,受处分、被家长揍事小,被别人知道了我的在乎和恼羞成怒,才是最难受的。
⑨我背起书包,气呼呼地冲出校门。但我的眼睛,似乎已丢落在礼堂里了,不论走在哪里,眼前都是同学们奋笔疾书的场景,以至于妈妈做了我最喜欢的红烧肉,也被我无视了.
⑩那晚,我心里乱糟糟的,总觉得不搞出点什么就心绪难平。我撕掉了心爱的课外书和作文书,将它们点燃,险些惹出一场火灾。一向粗心的妈妈都看出了我的反常——我毁的都是自己最心爱的东西,这表现跟生无可恋的绝望者很像。
⑪她苦口婆心地问了半天,我挤牙膏似的道出原委,并且咬牙切齿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作文了,反正也不受待见。
⑫妈妈笑了笑,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别人瞧不起他,他就破罐子破摔地干蠢事,让人更瞧不起;另一种人则是,你瞧不起我,我偏不让你说中,我偏要活成与你的误解和敌意相反的样子。这是蠢人和聪明人的区别。你今天的表现,很像前者……”
⑬我若有所思,没继续烧书,也没放弃作文,而是凭记忆把礼堂黑板上的作文题目写下来,卡着时间不翻资料,认认真真地写出一篇作文来。
⑭星期一我把作文交给了语文老师,请她批阅。她当时正在为自己出差没来得及安排作文比赛名单,致使本班竞赛颗粒无收而大为光火。看着我的作文,她不时地点头,眼角、眉梢渐漾出了笑意,并伸出手摸摸我的头。于我而言,这比得了奖还开心。
⑮事后回想,我的被忽视其实是因为自己还没有优秀到不容忽视的地步。那段时间,我比任何时候都努力。期末,我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从班级53名上升到17名!
⑯生活中一次经历或已云消雾散,而那次成长足以让我铭记于心,感怀不已。谁的青春不失落,努力向前,发现并塑造优秀的自己,才是对生命的尊重。谢谢你,生命中的第一次暴击!
( 1 )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关上一道门”和“开一扇窗”分别指什么?她不时地点头,眼角、眉梢渐漾出了笑意,并伸出手摸摸我的头。
( 4 )选文标题为“谢谢你,生命中的第一次暴击!”,这里“暴击”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谢谢这一次的暴击?四十年沧海桑田,深圳经济特区以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不畏困难的拼搏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一路行走一路“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变”;先行先试,敢为人先是“变”;
科技创新,跨界融合是“变”……社会因“变”不断进步;生活因“变”异彩纷呈; 我们因“变”更加优秀;敢于求“变”才能拥抱美好的未来。
请同学们围绕“变”这一主题,在任务A、B、C中选一个任务,自拟题目,完成写作。
任务A:讲述“变”的经历,诉说“变”给你带来的感受,写一篇叙事类文章。
任务B:以“变”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参加学校演讲比赛。
任务C:展望未来,想象四十年后的深圳或者你的变化,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1.根据自选的任务,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将对应的选项用2B铅笔涂黑。2.题目自拟,符合文体特征,不得套作。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