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平泉县七沟镇崖门子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

②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

③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④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

⑤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A: ④③⑤①②
B: ③④②①⑤
C: ③⑤④①②
D: ④①②⑤③
2、

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儒家经典之一,全书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写的,《智取生辰纲》就是选自这本小说。
C: 《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D: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表现出他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时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 ④⑤②①③
B: ①③②⑤④
C: ①②③⑤④
D: ①③④②⑤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争执 抚弄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
B: 摸索 痛快 不求甚解 浑为一谈
C: 奇迹 企盼 恍然大悟 花团紧簇
D: 唤醒 自毫 美不胜收 悔恨莫及
5、

《饮酒》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 “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6、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稀(shū) 黄(yūn) 抚(mō)
B: 绿(nèn) 朗(yùn) 酝(yùn)
C: 静(mò) 伞(chēng) 眼(zhǎ)
D: 抖(sǒu) 壮(jiàn) 地(lào)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句话的准确译文是( )
A: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快乐,却不知道乐在其中。
B: 人们知道太守游玩快乐,却不知道太守快乐的原因。
C: 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
D: 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大喜欢太守的乐趣。
8、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亩(quǎn) 畚(jī) 益(zēng) 丈夫之(ɡuān)
B: 妻(shuānɡ) 按(pèi) 一(chuò) 担者三夫(hè)
C: 始(chèn) 傅(yuè) 彀弓(nǔ) 法家士(fú)
D: 智(sǒu) 穷(kuì) 持兵(yī) 石垦壤(kòu)
9、下列的说法,与作品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方鸿渐从北平大学毕业后,靠挂名岳父资助出国留学四年,游历三国,却身无长物,从德国人那里高价买了一纸假文凭回国。
B: 方鸿渐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陷入困境后,就和赵辛楣等人一起到三闾大学任教。没想到,三闾大学帮派分立、勾心斗角,任教不易。
C: 方鸿渐与孙柔嘉在三闾大学日久生情,当方鸿渐成为学校帮派之争的牺牲品时,两人决定一起离开,经桂林到香港,并在香港结婚。
D: 与妻子回到上海后,方鸿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一家报社做些杂活。后来方鸿渐失了业,又因生活琐事与妻子吵架,最后决定再到重庆去找赵辛楣。
10、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蓄(zhù) 默(jiān) 叱风云(chà) 并行不(bèi)
B: 时(chà) 蓬(hāo) 尽职守(kè) 鳞次比(jié)
C: 庇(yìn) 红(yān) 子手(guì) 飞来祸(hèng)
D: 弱(chán) 元(jiè) 风景(shā) 花惹草(zhā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1 )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象征着什么?

(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初极狭,通人。才:________

来问讯 咸:________

③不复出 焉:________

④处处之 志: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 3 )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第二”的价值

刘根生

一教授在课堂上问: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大家脱口而出:珠穆朗玛峰。又问:世界第二高峰呢?台下一片沉默。这种“记得第一,遗忘第二”的现象,乃至由此衍生的“只认第一,不认第二”心理,在我们的社会上还较为广泛地存在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我们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当元帅。当我们不能成为“第一”时,是否甘为“第二”?“第二”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自然界中,在胡蜂凭借“身高马大”袭击蜜蜂蜂巢时,一只工蜂会冲上去死死缠住它,更多的工蜂则会紧跟而上,工蜂最终靠集体力量战胜胡蜂。第一只冲上去的工蜂格外可敬,但其他工蜂的壮举同样可贵。毫无疑问,正是众多“第二”,成全和光大了“第一”的价值,共同铺就了通向胜利的道路。

③“风行草偃,从化无违”,社会道德的拔节既需要“风行”,也离不开“草偃”。江苏南京,听到电台播发有人抢劫奥迪车的消息,警方立即出手,而多名出租车司机协助警方围追堵截,成功将涉案车辆拦截。河北保定,“良心油条哥”刘洪安拒绝用剩油炸油条,他带了这个头,越来越多的油条店不再重复使用剩油,“良心经营”之风蔚然……正义所以能战胜邪恶,善美所以能战胜恶丑,就在于众多的“第二人”一起汇成正能量的洪流。

④做“第二”当然不是盲从,而是一种正向价值的选择,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上梁”歪则跟着歪,别人送礼请吃自己也不闲着,这样“第二”就是盲从。如果第一个人哄抢交通事故中散落的物品,“第二人”站出来制止而不是抢得更猛,是不是就能隔断哄抢的传播链?那么,这个“第二人”择定的价值,就是正向价值,这才是我们需要大力提倡的“第二人”。

⑤“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人生一世,做何种人,成何种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什么环境,只要能见贤思齐、起而行之,“第二”就是有价值的。

注:风行草偃,从化无违:出自《周书》。风吹草倒伏。比喻道德文教感化人,遵从教化不违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②以下对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A.自然引出本文的议论话题。

B.作为反面的事实论据论证论点。

C.引发对“第二”的价值的思考。

D.用生动事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2 )简析第③段“社会道德的拔节既需要‘风行’,也离不开‘草偃’”这句话的含义。
( 3 )第③段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 4 )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隐形杀手——甲醛

①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尤其是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甲醛,危害极大。人们往往谈“醛”色变,这是为什么呢?

②装修污染问题,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出现,虽然近年来公众的防治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材料污染仍然存在,且范围极广,污染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家庭中最常见的甲醛污染源,就是板材,尤其是人造板所含的脲醛胶。市场上几乎90%的复合地板、密度板等建材,都使用了脲醛胶。人们在装修房屋时,都无法避免。

③如果空间相对密闭,甲醛的挥发时间会非常漫长。早在十几年前,有关专家就研究指出,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3—15年左右,那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挥发时间啊。

④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不适。当空气中甲醛浓度超过0.6毫克/立方米时,人会感到眼睛受刺激、咽喉疼痛;如果在甲醛浓度超过10PPM的空气中停留几分钟,人会泪流不止。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甲醛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极大的。1995年,甲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而到了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在公告中明确将甲醛上升为一级致癌物。

⑤面对人们身边的隐形杀手——甲醛,国家应该制定新标准,把含有脲醛胶的建材,从百姓家中清除出去,用无甲醛添加的新材料替代,最终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其危害。

( 1 )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这是一篇________说明文,说明顺序是________。
( 2 )第④段画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冬去春来,我们又长了一岁。在成长的旅途上,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鲜事物;也在努力地告别“幼稚”“胆怯”“小气”“嫉妒”“懒惰”“幻想”……;也可能不得不告别“电脑”“依赖”“童年”……
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500字以上。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把心收起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