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烟台市华侨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

图像、视频和网络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纸质书阅读。比起图像、视频和网络等接受方式,读纸质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 也有不同媒介的运用所造成的效应问题。

①总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

②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目尽青天怀今古”

③是图像、视频所没有的

④这不全是习惯的问题

⑤甚至是网上阅读也无法获得的


A: ③②①④⑤
B: ①④⑤②③
C: ③⑤②①④
D: ⑤②①④③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创作,后经聂耳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B: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C: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他们因为在散文创作上成就突出而获此称号。
D: 《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和坚守,创造出了无数令人惊叹、让人敬佩、巧妙绝伦的作品和奇迹,成为一座座丰碑。
B: 这首曲子开篇以“啾啾”“喳喳”模仿小鸟“对话”,惟妙惟肖的“拌嘴”声惹得观众忍俊不禁。
C: 由于二十多年没有见过面,这两个同学今天一见面就热情拥抱,交头接耳
D: 他的棋下得很高明,在全校是独一无二的。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月夜》表现了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B: 《断章》一诗从刹那的感觉中提升起哲理与智慧,表现出诗人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
C: 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D: 李望水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 , 你们就不要再问他了。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②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③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④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⑤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A: ④③②⑤①
B: ⑤③④①②
C: ⑤③①④②
D: ④⑤②③①
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从小就成了孤儿,是李阿姨_______他考上了大学,所以他一直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抚养 扶养)

②中国政府再次_______,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中国拥有钓鱼岛不可争议的主权。(申明 声明)

③当初他对奶奶的病_______,结果那次竟成了诀别。这点一直让他感到痛心。(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④班委会和团支部共同组织的这次活动,虽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总体来看还是_______的。(无可厚非 无可非议)

A: 扶养 申明 不以为然 无可非议
B: 扶养 声明 不以为意 无可厚非
C: 抚养 申明 不以为然 无可厚非
D: 抚养 声明 不以为意 无可非议
8、选出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屏嶂 妇儒皆知 花团锦簇
B: 烦躁 苍海桑田 炯炯目光
C: 诫尺 穷愁潦倒 微不足道
D: 癫狂 大庭广众 沥尽心血
9、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立锥之地 摇摇欲坠 宏篇巨制 震耳欲聋
B: 肆无忌惮 脍灸人口 孤注一掷 截然不同
C: 造谣生势 惨绝人寰 优柔寡断 稍纵即逝
D: 寄人篱下 袖手旁观 鸦雀无声 顽固不化
10、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鲜(yán) 劫(lüè) 桥(zhàn) 自吹自(lěi)
B: 守(kè) 婷(pīn) 席(yán) 顿开茅(sè)
C: 立(zhù) 笑(chī) 杂(cān) 彬有礼(bīn)
D: 逗(liáo) 妖(ráo) 养(huàn) 根深固(d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①“寄奴”:指南朝宋武帝刘裕。②“元嘉草草”: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大败而归。③“佛狸”:北魏的皇帝,北方的百姓把他当作神来供奉。

( 1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 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木 兰 歌

【唐】韦元甫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欲闻所戚戚 戚戚:________

②有子复尚少 少:________

风裂人肤 朔:________

却纨绮裳 易: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②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 3 )诗中画线句已演变成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内容相对应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说说你对“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中“喜”“悲”的理解。

( 5 )同为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与《木兰诗》相比,本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训练中英勇牺牲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王玉山、吴登峰、梅常伟)29岁的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一级。飞行员张超,4月27日在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突遇飞机故障,不幸殉职。

当天,在连续完成两架次海上30米超低空飞行后,张超驾驶战机执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着陆后,已经接地滑跑的飞机突报“电传故障”,机头急速大幅上仰,瞬间离地。在飞机超过80度仰角情况下,张超被迫跳伞,坠地后受重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

材料二

折翼海天,舰载机飞行员张超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

4.4秒,生死一瞬,他毅然选择“推挡”挽救飞机,放弃了第一时间跳伞。2016年4月27日,海军歼-15舰载飞行员张超因飞机机械故障,在陆基模拟着舰训练中壮烈牺牲。没有留下豪言壮语,只有拼尽全力的执着,他最终倒在离梦想咫尺之遥的地方——只剩下最后7个飞行架次,他就能飞“上”航母辽宁舰。这一天,年仅29岁的他,来不及给年迈的父母、亲爱的妻子、2岁的女儿留下一句话,便匆匆走了。

“他是我选来的,也是我送走的,他是个天生的优秀飞行员。”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部队队长戴明盟动情地说。张超,海军少校,一级飞行员,飞过8个机型。他驾驶歼-8巡逻西沙,驾驶歼-11B在南海战备值班。从陆基转为舰基,他的飞行技能有口皆碑。着舰指挥官王亮说:“他最后一个飞行架次表现依旧出色,面对特情,他的处置冷静而准确。”

国之利器,以命铸之。舰载机上舰飞行,喻为“刀尖上的舞蹈”,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关键。为国担当,他到舰载航空兵部部队报到时与妻子张亚约定:“未来一年别来探亲,等我驾战机从航母上凯旋,再与你相拥!”凭着拼命三郎的劲头,张超和战友克服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在一年之内完成歼教9、歼-15两型战机改装。“他用自身的实践,为海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快速成长探索出一条路。”参谋长张叶说。

“无论何时,他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微笑。”这是张超留给战友最深刻的记忆。篮球场上,满场飞奔、笑声爽朗的是他;饭桌上,讲笑话逗大家乐的是他;训练中,面对风险笑容依旧是他。最后一次飞行,他还是微笑着登上战机张超走了,战友们才意识到:这微笑的背后,是如山的坚强。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政委赵云峰说:“他用自己的牺牲换来战友们的飞行安全,用年轻的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

暴雨如注,英雄回家。他的老师不愿相信“那个品质淳朴、学习认真的阳光男孩”就这样走了;他的同学不远相信“那个帅气逼人、有情有义的哥们”就这样走了。妻子张亚喃喃道:“超,醒一醒,你给我买的新裙子,我还没穿给你看呢。"女儿的哭声,让进行的人们泪流满面,却没能叫醒“睡着了的爸爸。”看完飞行事故视频,老父亲抹干眼泪:“崽,你尽力了,跟爸回家吧。”

( 1 )阅读材料二,概括新闻的内容。
( 2 )联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①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他最终倒在离梦想咫尺之遥的地方--只剩下最后7飞行架次,他就能飞“上”航母辽宁舰。这天,年仅29的他,来不及给年迈的父母、亲爱的妻子、2的女儿留下一句话,便匆匆走了。

②文章在写张超时,用了很多他人的语言评价张超,这是为什么?

( 3 )谈谈你对“国之利器,以命铸之”的理解?
( 4 )材料一是一则新闻,材料二是一则通讯,结合新闻相关知识,分析两则材料的不同之处。

阅读议论文《人不炼,不成器》,然后答题

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须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从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得到的知识。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成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说明了以上道理。资*源%库资*源%库 ziyuanku.com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⑥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人的头脑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调查嫌疑犯那样窥视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遮掩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念。

⑦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说“人生实苦”确是有理由的。

( 1 )分析第一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 2 )说说第二段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3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这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它应该放在哪两个小节之间,说出你的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请以“家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书写要求:工整,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们都该冷静一下り”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