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青海省共和县环湖民族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祖因之以(用)成帝业。
B: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往)向宛、洛。
C: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来)迎将军者乎。
D: 虽不能察,必以(凭借)情。
2、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鸿(hú) 鞭(chì) 阴(yì)
B: 宴(hān) 筹(gōng) 野(sù)
C: 动(zhé) 酒(liè) 帆(qiáng)
D: 雨(yín) 招(mù) 然(tuí)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志人小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历史人物的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比如我们学过的《陈太丘与友期行》。
B: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杞人忧天》的寓言就启示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担忧。
C: 散文诗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比如泰戈尔的《金色花》。
D: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尊”是尊称对方的母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愚兄”是谦称自己的兄长等。
4、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乡村教师李云飞虽然不富裕,但贫困学生需要支助时,他都会慷慨淋漓的捐出自己所有工资,绝不吝啬。
B: 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C: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D: 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5、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接到请柬比较晚,感到小李家时,大家已经等了我好久了,我成了不速之客
B: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 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C: 我们希望日本政府妥善处理教科书问题,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D: 课间操时,同学们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鳞次栉比 , 蔚为壮观。
6、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汩(gǔ) 意(qiè) 笑(chī)
B: 责(jí) 逅(xiè) 地(ké)
C: 乎(jiē) 顿(bó) 崩(cú)
D: 驾(yù) 穷(kuì) 始(chèn)
7、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退/湖/促/枯拉朽
B: 签/涩/后 气/一千里
C: 灭/港/立/今为止
D: 红/切 要/边 真/锐不可
8、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 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C: 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 南充山水如画。如果说西山、凌云山、嘉陵江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北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南充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西山、凌云山、嘉陵江”与“北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9、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朝鲜发射卫星的举动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 美国、日本、韩国纷纷表示朝鲜是在向国际社会发起新的挑衅。
B: 近日,中国与菲律宾舰船在南沙黄岩岛海域对峙事件一波三折 , 远未结束,两国都坚持对方舰船先离开。
C: 受利益驱动,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熬制老酸奶、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D: 2月23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竟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10、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也许做不了光芒四射的太阳,________,照亮行人前方的路;我们也许做不了烟波浩渺的大海.________,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我们也许做不了鲜艳欲滴的花朵,________,装点无边的春色。

①那就做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

②那就做一盏光线柔和的路灯

③那就做一棵翠色欲流的小草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1 )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

( 2 )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棋半局,车无轮,无鞍,炮无烟火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庄有恭:清朝人,乾隆四年被钦点为状元,官至刑部尚书。②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③厅事:指大堂。④棋:象棋,由“卒”、“车”、“马”、“炮”、“象”、“士”、“将”组成。

( 1 )下面“命”字的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受以来,夙夜忧叹
B: 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之对曰
C: 唐雎不辱使
D: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于危难之间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

②对,小事耳,何难之有!

( 3 )依据所提供的信息,在下联句子的括号内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

上联: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下联:________棋半局,车无轮,________无鞍,炮无烟火________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那个多雨的夏天

①得知父亲过世的消息的那天晚上,二叔坐在父亲的灵柩前,老泪横流,直至深夜不肯离去。第二天再见他,竟然头发全白了。

②二叔并不是我的亲叔,他是父亲的把兄弟。他们在过去那个苦难岁月中所结下的情感,已经像他们手上的老茧一样,集结成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爱屋及乌,再加上二叔没有亲眷,于是,我很自然地便成了他精神上不可割舍的寄托。

③我们那山坳里产枣子,记得儿时,我嘴馋,每每在枣子刚泛红还未熟透时,我就嘴角流着涎水吵闹着要吃枣子。每当这时,父亲是不肯搭理我的,这时,二叔便成了我心中的大英雄。因为只有他愿意忍受被“扒疥毛”扒着的苦痛,为我上树摘枣子。

④二叔由于伤腿的缘故,动作可比平日笨拙得多。他先将两只粗糙的手紧紧贴在同样粗糙的枣树皮上,然后用右脚勾住树干,左腿却僵直地伸着(他左腿受了重创),就像一段枯死的木头。他一寸寸地向上蠕动着,所有的气力似乎都倾注在了他强壮的臂膀上。终于他的右手抓住了一段伸出的枣枝,左手紧跟着也靠了上去,他的身躯完全腾空了,腿脚失去了依托。他嘴里喊着“一二三”,臂膀和腰腿一齐用力,终于用右腿攀住了那段枝干,然后将整个身子连着那条病腿翻了上去,引得那段枣枝一阵巨烈的颤动……

⑤等摘的够我吃上几天的了,他就笨拙地滑了下来,结果却擦了一肚皮的血痕。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着,二叔呵呵地笑了。当我将一个又红又大的枣子塞进二叔的嘴里时,我才发现他满脸满手的小红疙瘩,我立即明白了什么,心里顿时涌上一阵深切的歉意。但二叔似乎并不介意,只要我快乐,他就满足了。

⑥那天,父亲领着我去二叔家玩,趁他们拉家常的工夫,我来到院里的那口大水缸前。这水缸的缸壁雕满了一条条云遮雾罩的赤龙,还刻有凹凸不平但却错落有致的篆体字,它一直是我在二叔的至爱。我围着比我还高出半头的水缸转了几圈,就从墙角搬来了一摞砖搁在缸底,踩着攀了上去。当我两腿叉开着浑身发颤地站在缸沿上时,我觉得神气极了。

⑦这时我忽然憋不住尿了,小腹一阵阵地剧疼,我再也顾不得那么多,肆无忌惮地尿起来。正是我得意的时候,二叔和父亲忽然并肩从堂屋里走了出来。父亲一看见我那架式,一把将我从水缸上揪了下来,脱下“千层底”,就在我屁股上没命地抽起来。这时二叔忽然暴躁地大喝一声,“你这是干什么,他还是个娃儿!”说着一把夺过父亲的布鞋扔了出去,然后将父亲推出门,这才抱起正哭得起劲的我劝慰起来。父亲和二叔这对休戚与共的亲兄弟,第一次因为我而红了脸。

⑧光阴似箭,倏忽间物是人非。当那些幸福的往事变成了模糊的记忆时,我才发现二叔老了。

⑨作为知识分子的二叔在文化大革命中曾受过造反派的非难。到了现在,那个岁月所经受的折磨虽然已在二叔豁达乐观的心里淡化的没了痕迹,却在他脆弱的肉体下扎了根,每当阴雨天气,他干瘦的腿总是软软的肿胀起来,用手一按一个肉窝。父亲怕他太过寂寞,于是执意要把他接到我家,好有个照应,我和娘也极力赞成,可二叔就是不应允。父亲知道,我也知道,二叔是怕他满身的病疾连累了我们,这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即使满身的疮痍,可善良的心里装下的仍是别人的苦楚。

看着二叔满头零乱的白发和卷旱烟时微微颤抖的布满青筋的老手,我的心竟痉挛般的悸动了半日。我第一次感觉到二叔真正的老了。在儿时的记忆中,二叔便拥有一把嗑嘴的茶壶外配一个青黛色的茶杯和一个黑漆斑驳的陈旧的木柜——里面盛满了干燥的烟叶和纷乱的纸头。十几年了,仍然如故,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杯茶,一袋烟,似乎就是二叔后半生的惟一,我心中间涌出一种至今笔头难以表达的凄凉。我无法揣摩这老人那时的心情,只能用一颗疲乏的心体会他的孤独和寂寞。

11 那些遮蔽在阴隅中的记忆,就在那个多雨的夏天,就在雨雾和泪帘的隔阂中,像二叔嘶哑的喉咙里所挣脱出的哭音,如此现实,如此突然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我扛着父亲的棺木,和二叔一起,像两个虔诚的信徒,大踏步的向远处的群山碧野中走去。我知道,在那一刻,二叔和我的心灵一样的纯净。 (有删改)

( 1 )本文围绕着二叔写了哪几件事?

(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他先将两只粗糙的手紧紧贴在同样粗糙的枣树皮上,然后用右脚勾住树干,左腿却僵直地伸着(他左腿受了重创),就像一段枯死的木头。

②看着二叔满头零乱的白发和卷旱烟时微微颤抖的布满青筋的老手,我的心竟痉挛般的悸动了半日。

( 3 )文章第六段为什么对二叔院子中的水缸作细致的描写?

( 4 )文章中没有对“雨”进行描写,却以“多雨的夏天”为题,有什么内涵?

阅读《平常的沈从文》,完成后面小题

平常的沈从文

黄永玉

①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文化大革命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可惜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为他出的一本作品选中,他自己的序言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现在九十年代了。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甲)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②在平常生活中,说到“伟大”,不免都牵涉到太阳,甚至有时候连毫无活力的月亮也沾了光。若是有人说沈从文伟大,那简直是笑话。他从来没有在“伟大”荣耀概念里生活过一秒钟。他说过:“我从来没想过‘突破’,我只是‘完成’。”他的一生,是不停地“完成”的一生。他不过是一颗星星,一颗不仰仗什么而自己发光的星星。

③他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在平常的状态运行。老子曰:“上善若水。”他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滴石穿的力量。

④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

⑤好些年前,日本政府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据说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因为服饰制度上出现了疑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是不是真的皇太子。若果这样,那张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

⑥在他的客厅里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长安是很繁荣的,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如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服装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要研究那段社会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 “你们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在长安的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不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天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

⑦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也高兴地说到正在研究服饰的经过,并且说:“……那也是很‘文学’的!”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

⑧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

⑨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

⑩“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他看到我,却装着没看到我,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要从容啊!”他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骨肉长辈,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交换交换痛苦;不能拉拉手,拥抱一下,痛快地哭一场。

⑪“要从容啊!”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也好像是家乡土地通过他的嘴巴对我们两代人的关照,叮咛,鼓励。

⑫日子松点的时候,我们见了面,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有一次,他说他每天在天安门历史博物馆扫女厕所,“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

⑬又有一次,他说,有一天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糨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说:“(乙)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⑭时间过得很快,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到河北磁县在解放军监管下劳动了三年,我们有通信。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他来信居然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⑮钱钟书先生,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他谈到表叔时说:“你别看从文这人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⑯表叔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智慧、人格品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想,是我们故乡山水的影响吧。

( 1 )文章从“平常”落笔,字里行间却洋溢着作者对沈从文“不平常”的崇敬之情。试结合全文,概括说出沈从文“不平常”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 2 )从文中划直线句中任选一句,解释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 3 )阅读第⑮段,仔细品味画波浪线的句子,你看到了怎样的沈从文先生?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目送你离开我的世界≈”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