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陕西第十棉纺织厂子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_________和美丽的人。

②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______。

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_________,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④我小时候,一年四季_________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A: 温柔 谢词 映衬 即使
B: 温柔 谢意 映衬 不论
C: 温馨 谢词 映照 不论
D: 温馨 谢意 映照 即使
2、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jiàn)害 扶掖 强(guō)不舍 好高鹜远
B: 田(pǔ) 襁褓 味同(jiáo)蜡 鞠躬尽瘁
C: 腼(diǎn) 诓骗 面面相(qù) 尽态极妍
D: 恣(suī) 抽噎 (qì)而不舍 险象叠生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蹒跚 险峻 呼朋引伴 滥砍滥伐
B: 扁额 讪笑 克勤克俭 茅塞顿开
C: 震慑 葱笼 浮想联翩 顶礼膜拜
D: 诀窍 张皇 光彩熠熠 消声匿迹
4、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qiáo)悴 驾(yù) 中流(dǐ)柱 浑身解(xiè)数
B: (qǐ)丽 (yān)红 众目睽睽(kuí) 盛气(lín)A
C: 闲(xiá) (piāo)白 (kè)尽职守 贪(zāng)枉法
D: 归(jiù) (jǔ)丧 响彻云(xiāo) 抑扬顿(cuò)
5、

选出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B: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C: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粼粼:形容水很明净。)
D: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这里指酿酒的发酵过程。)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积极申请加入?还是断然拒绝加入?或者只是站在一边远远观望?需要许多国家做出理性的选择。
B: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这体现了总理对各级政府的谆谆告诫,至简,至真,至诚,至善。
C: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旧时称卢沟河,亦作芦沟河)。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
D: “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
7、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人传》中的三位精神巨人,心中也埋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例如托尔斯泰的优柔寡断,使得他一生都在受人摆布,日常琐事的牵绊,影响着他创作才华的发挥。
B: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位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心理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历程。
C: 在塑造《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这一形象时,海明威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这一场景写得生动逼真。
D: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谈静》一篇认为,许多闲人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必定要闲。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B: 彭女士从去年至今共违章79次,扣213分,按相关规定,她要重考理论18次才能继续开车上路,令网友叹为观止。
C: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 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被命名为“复兴号”的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亮相,开启了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一个崭新的时代。
9、《昆虫记》是_______国昆虫学家______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
A: 法国 法布尔
B: 法国 儒勒.凡尔纳
C: 英国 笛福
D: 丹麦 安徒生
10、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万籁俱寂的夜晚,留守儿童李明不禁想起了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
B: 当今社会,不少“伪专家”打着养生的旗号故弄玄虚 , 忽悠公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C: 在同桌的循循善诱下,小明渐渐迷上了电脑游戏,到现在已难于自拔。
D: 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应该无精打采 , 应该振作起来勇敢面对困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工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选出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的“停、投、拔、顾”四个词语,与宴饮欢乐祥和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 “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意象,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写出了诗人心中因政治道路上遭遇阻碍而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情。
C: “困来重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放,进一步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悲愤之情
D: 这首诗是七言歌行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一句,节奏短促、跳跃,是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
( 2 )请说说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1362年间的史事。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卿今涂掌事 ②但涉猎
B: ①蒙辞军中多务 ②自为大有所益
C: ①往事耳 ②大兄何事之晚乎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正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兰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贤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两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的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分,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 1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兰草,在第③段中却写了树和名花,这对写兰草有何作用?
( 2 )“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中的“顽强拼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 3 )第④段有两个层次,请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层次大意。
( 4 )仿照第④段画线部分写一句话,使C句与A,B两句构成排比句。

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

( 5 )如何理解“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的深刻含义?试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 6 )从文中摘选一些语句进行旁批。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岸天鹅情

蹑手蹑脚地走过一片残雪覆盖的荒草地,张明云举起相机,对准焦距,屏住呼吸,一阵“咔嚓咔嚓”的手按快门声后,黄河岸边那群尽情嬉戏的白天鹅便在镜头中定了格。

“快来看,多难得的画面!”张明云招呼我来到他跟前:“这是怎样曼妙的场景!(A)或水面撒欢,追逐嬉戏;或耳鬓厮磨,相互梳理羽毛;或亭亭玉立,文静得像睡莲,忽而又扑棱着翅膀扶摇直上……”

看到这些画面,我竟一时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壮观?俗。震撼?滥。空幻?差可近之。

“哎,可惜还是没有A55。”

“A55?”我大惑不解。

“是的,A55,它是一只受过伤的天鹅,曾经颠沛流离,不幸而又万幸。”张明云喃喃低语道。

一条千里追逐呵护白天鹅的感情轨迹,将张明云与A55黏在了一起。这位在三门峡黄河岸边长大的汉子,打小喝着黄河水,吃着黄河粮,享受着黄河给予的一切,自然也恋着黄河,恋着黄河边的这群“天使”——白天鹅。

2015年春,一对经过救治的野生白天鹅夫妇在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公园安下家并孕育了6只小天鹅。几个月后,这些小家伙戴上了环志,其中一只就是A55。从出生那天起,张明云就用照相机观察、记录着一家子的生活。从逐渐褪去灰色的绒毛,再到羽毛慢慢变白,A55与兄弟姐妹们出落得愈发美丽动人。又是一年春天,大批天鹅向北迁徙,A55则与兄弟姐妹们在没有父母的带领下各奔东西了。

“A55飞走后,卫星定位失灵,无法在回三门峡过冬的天鹅中发现它的身影。于是,我沿着它们北飞的轨迹,到河北黄骅、内蒙古乌梁素海等地寻觅,仍然无果,只得在网上发布消息,希望能够得到好心人的帮助,早日找到流落在外的‘三门峡籍’天鹅宝宝……唉,当时那个急啊!”

2017年秋,得知A55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包头出现后,张明云惊喜不已,和朋友连夜冒雨驾车前往,终于在包头市南海湿地得以相见。

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啊!“当时,它孤零零地游荡在水塘中,羽色暗淡,体型瘦弱。由于翅尖受伤,翅膀有气无力地扑棱着,却只能在水中打转儿,无法飞起来,悲鸣中流露着孤独和无助——那分明就像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而无处诉说。”回忆此情此景,张明云仍感到心痛不已。

“我要带它回家!”仿佛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张明云再也不能眼瞅着A55流落在外。经过与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协调,张明云一行办妥了相关手续,连夜开车拉着A55回到了三门峡。

整个冬天,在野生动物救助站的精心养护下,A55的伤口慢慢愈合了,鸣叫声也越来越响亮,恢复了力量的翅膀在水面上翻飞。看到A55的体格日渐壮实,野生动物救助站打算赶在迁徙季节前将它放归天鹅湖。那几天,似乎为了这次旅途做准备,A55一次次地试飞,热身、跑动、滑行、起飞,几起几落……抑或是对这片故土和朋友的眷恋,它在黄河两岸的湿地踟蹰往返,不愿离去。

对于A55和伙伴们来说,这片湿地是一个温馨的家园,这里有救助站恩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有张明云等人的无私关爱,还有好心市民免费提供的“口粮”……(B)在随风起伏的芦苇荡,鱼儿在水中尽情畅游,A__和伙伴们引吭高歌,不时飞掠水面的雉鸡、苍鹭和野鸭也跟着浅吟轻唱,一切在雾气氤氲的冬日里交织回响

“扑棱棱……呼啦啦……”,终于,A55在宽阔的水面上滑翔出一道长长的闪光涟漪,扶摇直冲向蓝天,随着一道优美的弧线渐渐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咕咕咕……呱呱呱……”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同A55比翼齐飞的,还有它在康复期间结识的侣伴。一段时间以来,两个小家伙在河畔的青草丛昵哝细语,可谓心心相印、琴瑟和鸣。望着康复后的A55和伴侣双双飞向蓝天,张明云既恋恋不舍,又欣慰万分。

A55飞走后,由于环志脱落,张明云再也没有见到它。“算算时间,它们夫妇俩也该儿女满堂了。我一直想拍拍它们下一代的生活情况。我曾经为找不到A55而伤心惆怅,但后来我就不再找了——你看,它们不都是A55以及A55的下一代吗?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天鹅飞来,因为这里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了。”张明云眺望着远方,动情地说,

迎着冬日明媚的阳光,张明云抱着相机悄悄地走近一片芦苇荡,争取离这群白色的精灵再近些。奇怪,它们竟然对眼前的张明云视如同类,或昂首挺胸注目良久,或引颈鸣叫以示礼节。“嘎嘎……嘎嘎……嘎嘎……”“克噜……克哩……克噜……克哩……”就这样,一唱一和间,张明云举起相机尽情拍摄起来。

我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近六旬的汉子——中等个头,黝黑的脸膛轮廓分明,一双不大的眼睛透着温暖的光芒。全身装束的户外迷彩野战服,令他看起来仿佛一株摇曳在风中的芦苇,柔软而坚韧。

( 1 )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张明云和A55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
( 2 )通讯的类型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等,请结合本文内容分析此文属于哪一类?
( 3 )和消息相比,通讯的语言往往比较细腻、形象,感情色彩较浓,请从(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进行分析。
( 4 )阅读最后三段,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张明云这一人物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一:

丝绸之路上的使者行走在大漠中,架起了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守卫边疆的战士行走在风雨里,一直默默为我们保驾护航;备受瞩目的宇航员行走在月球上,开启了人类探月的新篇章……中学时代的你,可能行走在求索知识的征程中,可能行走在发现美景的旅途中,可能行走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行走,是一次坚持不懈的付出,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力量,也是一份值得坚守的信仰。

请将“行走在”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③字数在600~800字之间。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浮生若梦"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