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浙江省温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些小品表演往往会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有时甚至出现台上台下齐动情的场景。
B: “华为”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
C: 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D: 对涉及人们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的重要保证。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从这几件平凡的小事中,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B: 这个办法没有被他采纳。
C: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 不但妈妈高兴了,爸爸而且也高兴了。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看到人们在说着作风,好像把作风搞好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不二法门
B: 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C: 乌拉圭姑娘不顾刺骨的寒冷跳进西湖,救上落水者,整个杭城都在传诵她英勇救人的事迹
D: 陶渊明主张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能以最成熟特色小镇的标准来衡量创建培育阶段的特色小镇。
B: 在央视的文化节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C: 市教体局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欧阳修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B: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小说集《呐喊》。
C: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D: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6、与“开卷有益”中“卷”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土重来
B: 手不释
C: 读万
D: 批改考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议论文是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主张的文章。
B: 一篇议论文一般都有一个中心论点和几个分论点。
C: 《纪念白求恩》这个题目即论点。
D: 中心论点有的是直接提出的,一般都在文章的开头。
8、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折cuò 狼jí 细pā 玲珑透tī
B: 脉射fú 解pōu 由自取jiū
C: 污diàn 像xiào 跋shè 委求全qū
D: 污huì 肪zhī 新zhǎn 金辉煌bì
9、下列各项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gāo)鸣 污(huì) 憎(wù) 不可捉(mò)
B: (yān)红 (zhì)友 (jiào)补 (wù)兀穷年
C: 粗(zhuò) 愧(zuó) (xiǎng)午 群蚁排(yá)
D: 元(yūn) (gèng)古 (jǔ)嚼 仰之(mí)高
10、宋徽宗看书写的“睿思殿”中素白屏风上御书当时四大寇的姓名,写着:“山东宋江、淮西( )、河北田虎、江南方腊”。
A: 晁盖
B: 刘唐
C: 杨志
D: 王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

( 1 )诗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试结合诗句选择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

( 2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②其耒③而守株,冀④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
注释:①株:露在地面上树木的根和茎。②释:放,放下。③耒(lěi):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形状像木叉,就是犁耙。④冀:希望。

( 1 )解释下列加线字。

者:_____ 走:_____ 身:_____

( 2 )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回答问题。

我们都是成功者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做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当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须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一步,对人生的感受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 1 )第①段中“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可怕的自卑”指的是什么?
( 2 )第②段中“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的原因是什么?
( 3 )第③段“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中的“经历”与“感受”两词的次序能否互换?其理由是什么?
( 4 )作者是从两个方面围绕论点展开论述的,这两方面是什么内容?
( 5 )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成功的。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答下列问题。

不必说________的菜畦,__________的石井栏,__________的皂荚树,___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_____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 1 )按原文填写第一段文字中的横线上所缺的词语。

不必说________的菜畦,________的石井栏,________的皂荚树,__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_______向云霄里去了。

( 2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轻捷:________ ②缠络:________

③臃肿:________ ①攒:________

( 3 )画线句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

( 4 )对第一段词语用法理解正确的是( )

A: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是说园里的景物不值得多说,只有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才有趣味。
B: 是说百草园的景色美不胜收,所以不必多说了,只选有趣的写出来。
C: 作者用“不必说”与“单是”形成对比,突出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最有乐趣。
D: 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的“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已经趣味无穷,可见园里的佳趣定然是比比皆是了。
( 5 )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A季节________;B形态________;

C听觉________;D色彩________。

( 6 )分析划线词语的作用,为什么不能用括号里的词语代替?

①肥胖的黄蜂(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飞)向云霄里去了。

( 7 )“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 8 )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写出两条即可。

四、写作(分值:60分)

创新作文

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每天都有很多物种在消亡。有许多美丽的动物已经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成了我们记忆深处的痛。许多动物因为身体的某一部分有价值,便成了不法分子疯狂猎取的对象。藏羚羊、非洲犀牛、大象……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动物给人类很大的帮助。动物对待我们很友善,而我们社会上的许多人,不但不友善,而且很残忍、冷酷,为了蝇头小利,杀鸡取卵。国外为此还特别设有动物保护者协会。越来越多的人对动物有了重新的认识,动物保护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几年前从我们身边消失了的动物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

请结合自己的认识,以“动物保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眼神空眼眶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