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划线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猛浪若奔(奔跑) 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 窥谷忘反(反,通“返”) B: 造饮辄尽(创造) 衔觞赋诗(酒杯) 期在必醉(日期) C: 持汤沃灌(热水) 腰白玉之环(腰佩) 负箧曳屣(鞋子) D: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执策而临之(面对) 策(马鞭)之不以其道 |
2、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孤独之旅》作者是曹文轩,节选自《草房子》。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及他的情感经历,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熟的轨迹,揭示了挫折、孤独能促人迅速成长这一道理。 B: 雨果是法国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 “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D: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时左右。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藏(chǔ) 泥泞(nìng ) 锐不可当(dāng) 气势磅薄(páng) B: 伶仃(líng) 嫉妒(jí) 瞠目结舌(chēng) 莘莘学子(shēn) C: 铜臭(chóu) 纤维(xiān) 味同嚼蜡(jiáo) 期期艾艾(ài) D: 巢穴(xué) 炽热(chì) 一气呵成(hē) 扣人心弦(xuán) |
4、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缄默 一霎时 姗姗来迟 冥思遐想 B: 羸弱 戈壁滩 一反既往 豁然贯通 C: 深邃 颤巍巍 更胜一筹 狂妄自大 D: 娴熟 文绉绉 重峦叠障 混为一谈 |
5、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泄气 遗嘱 颁发 由衷 B: 眼花瞭乱 翘首 湛蓝 镌刻 C: 殚精竭虑 默契 一丝不苟 娴熟 D: 凛冽 震耳欲聋 仲裁 建树 |
6、 |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公输》一文出自该书。B: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第一次买车,攒了三年的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二次,买的新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第三次买车后好景不长,祥子把车卖掉去安葬难产而死的虎妞。 C: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出自该书。 D: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
7、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诘难(jié) 狡黠(jié) 吹毛求疵(cī) B: 惆怅(càng) 契合(qì) 味同嚼蜡(jiáo) C: 桥堍(tù) 寂寥(liáo) 信手拈来(niān) D: 苟安(gǒu) 意蕴(yùn) 高谈阔论(kuò) |
8、 |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B: 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 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D: 今年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31分至18:31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
9、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巍峨黄山,群峰挺拔。 , , , 。 ①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盘空千仞的险峰 ②由于它是黄山的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在群峰的环抱中 好像是天国的都会,所以取名“天都峰” ③它以高和险,使游人望而生畏,仰天长叹 ④天都峰海拔1810米 A: ③④②①B: ④②③① C: ④②①③ D: ④③②① |
10、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皑皑(ái) 沙砾(lì) 羁绊(jī) 挑拨离间(jiān) B: 缄默(jiān) 旷野(kuànɡ) 怅惘(chàng) 戛然而止(gá) C: 雾霭(ǎi) 蛮横(hènɡ) 寒噤(jìn) 辗转反侧(zhǎn) D: 闭塞(sāi) 凋零(diāo) 隧道(suì) 风雪载途(zǎi) |
如果陈子昂有微信朋友圈,他在登幽州台后发布了一条新动态,请观察图片,完成下列任务。 A: 曹操 B: 王湾 C: 陆游 D: 龚自珍 ( 2 )网名为“路人丙”的朋友在新动态下留言说:“观此诗足见伯玉(陈子昂)之怀才不遇。”你觉得他这句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 3 )陈子昂的两位友人看到新动态后,在微信中进行了讨论。请依情境补充对话内容。 我觉得还是加上“之”和“而”好。因为从朗读的角度看,________。 ( 4 )后人将《登幽州台歌》与《登飞来峰》进行了比较,作出一副对联,请将对联补充完整。上联:唐陈子昂临幽州台,感喟怀才不遇,读来沉郁顿挫 下联:________登飞来峰,抒写________,诵之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人相轻 (甲) 长兴威寿恭眉卿、乌程严可均铁桥两先生者,同籍湖州①,同时号通经②博学,顾极不相能③,杨太守岘(xiàn),戚先生高席④弟子,亦尝从严先生游。一日,太守自长兴归,舟泊城外,邻舟有命酒独酌者,视之严也。诘何目,以实对,诧曰:“是邨夫子,堪若师乎?”他日,太守叩戚先生:“严某如何人?”曰:“粗能讽《三字经》。”《三字经》者,学童初入塾试讽者也,文人相轻,不意经生亦然。 (选自满陈康琪《郎潜纪闻二笔》) 【注释】①湖州:古地名,在今浙江境内,②通经:精通儒家经典,③能:友善,④高席:犹高材。 (乙)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①之于班固②,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班超③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④。”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选自曹丕《典论·论文》 【注释】①傅毅:字武仲,②班固:字孟坚,③班超:东汉名将,④自体:(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 ( 1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武 仲 以 能 属 文 为 兰 台 令 史 下 笔 不 能 自 休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从严先生游________②固小之________ ③鲜能备善________④是邨夫子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文人相轻,不意经生亦然 ( 4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从甲乙两则故事中,你认为“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分析。 |
锄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洒在百亩国,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去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田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刀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田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文章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①请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的数字,说说它的妙处。
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
②小谢和小李读到下面这句话时,在朗读的重音上出现了分歧。小谢认为重音落在“一次又一次”,小李认为重音落在“稳稳地”。你更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
( 3 )“我不是在锄地,我在过瘾。”这句话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材料链接一:著名作家李锐小说集《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共收入短篇小说十六篇,每篇小说的题目都是一件农具,比如镢、锨、锄、镰、斧、扁担等,这些农具草蛇灰线般地出现在小说中,并以其为线索展开叙述。有趣的是,小说将图片和文字、文言和白话、史料和虚构、历史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融合在一起,李锐称之为自己独创的“超文体拼贴”,试图以一件件农具串联起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地的农村故事。——《京华时报》(2006—10—23 第023版)
材料链接二:在山西吕梁山长达6年的知青生活,让我深深感到农具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当这些延续了几千年的农具、风情开始在中国农村消失,甚至连土地也在消失时,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李锐
夏日草原
席慕蓉
若是问我,每次舟车劳顿,千里迢迢地到了蒙古高原,最想要做的是什么?
我一定会说:“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好的事了!”
有过几次,正当七月,刚好经过蒙古国中央省或者近库布斯固勒省境内那些辽阔美好的草原,我只求能赶快下车走路。
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令人难忘的欢畅快意了!
首先是视觉上的舒展。
我们的眼睛可以望到无穷远。然而,蒙古的草原又不是平坦开阔到无趣的地步,相反,它总是有着和缓而优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动荡的海浪,又像是转侧的女体,这里那里总有一些圆润的隆起;总会引诱你想稍微快走几步,好登上眼前这座广阔的丘陵,眺望前方又有些什么新的动向和美丽的线条。
即使有时在更远处真的有比较高大的山脉,那和草原连接起来的山坡坡度也不大,无论是步行或是骑马,都可以从山下从从容容地走到山腰,一路也铺着有如地毯一般的绿草。
草原是广大的圆周,苍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测的穹顶,以无限宽广的弧度覆盖着大地,而我自己这小小的身体,就是这片天地的圆心。如果我把身体做三百六十度的旋转,那极远处微微起伏的地平线也绕着我转一圈而无始无终;也就是说,无论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旧是这个广大圆周的唯一的中心点。
然后就是那云影与天光。
草原上的云朵,有时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蓝天上列队而行,天高云低,风起的时候,一朵一朵依序飞过,那草原就忽明忽暗,人好像走在梦里。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闪着金光,逆光处背后的丘陵像镶上了发亮的边线,身体被阳光照得暖烘烘的;然后忽然间所有的颜色都沉静了下来,在云影掠过之处,草色在泛白的灰绿和透明的青绿之间挪移,风也凉多了,像擦了薄荷油一样。
然后,还有那难以形容的芳香!
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着好几种香草的草叶被压折碰触后所发出的香气。在刚刚站定时还不太显著,不过,只要一开始往前走,每迈一步就会马上有一股翻腾而起的独特的芳香,弥漫在四周。
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布草原,好几种香味混合之后,那强烈的芳香如药酒又如甘泉那样地提神醒脑,沁人心脾,进入每一种感觉细胞的最深处,让生命苏醒,让我忘记了所有的疲劳困顿,只想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我当然明白我的祖先在游牧生活里有许多的艰难之处,可是,七八月间,时当草原的盛夏,阳光静好,青草繁茂,鹰雕从云层下低飞掠过,草丛间被我们的脚步惊扰起来的蚱蜢和草虫,在身前弹跳得好远,还不断发出“嘎”的鸣叫,旷野无人,只有轻柔的风声,这里,应该就是天堂了吧?
草原深处,有时会遇见一泓弯泉极尽曲折地流过。小河的流水清澈,河中长长的水草顺着水流的流势,忽左忽右轻轻摆荡,连几颗小石子的滚动也看得清清楚楚;薄暮时分,从山腰往下眺望,那样一条狭窄弯曲的河流映着天空的霞光,像一条灰紫色的发亮的缎带,在暗绿的旷野上蜿蜒伸展,不知道从何处起始,到何处终结。然而,我深信,几千年来我的祖先们所追求的“水草丰美”,应该就是这样了吧?
( 1 )说说看,文章开头第一,二自然段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写作。
一把伞,撑起的是一份情怀;一棵树,挺立的是一种高度;一张纸,书写的是一个世界……敞开胸襟,渺小与平凡之中,蕴藏着天地的博大。
请以“____小天地大”为题目,写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