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中加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晚会结束前,他献上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B: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 尽管球员使出浑身解数 , 但众多名将还是倒在两分钟强度投篮的测试中。 D: 看看周围的环境,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
2、 | 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禁锢(gù) 干涸(hé) 起哄(hòng) 哄堂大笑(hōng) B: 抽噎(yè) 殉职(xùn) 掺和(hè) 随声附和(hè) C: 热忱(chén) 鄙薄(bó) 粘连(zhān) 拈轻怕重(niān) D: 狭隘(ài) 嗔怪(chēn) 绵延(yán) 怪诞不经(dàn) |
3、 | 有一位顾客买菜时,把白菜外层还不太老的叶给摘了,售货员要劝阻他,该怎么说?请选出语气委婉又能起到劝阻作用的一项( ) A: 同志,请小心,别把菜叶碰掉啦。B: 同志,请不要摘菜叶! C: 同志,请别那么自私! D: 同志,您不喜欢这菜吗? |
4、 | 下列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穆旦,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 B: 穆旦的作品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 C: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以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帜。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穆旦等人。 D: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陈敬容等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叱咤(zhà)风云 矜(jīn)持B: 成群结对(duì) 翩跹(qiān) C: 金碧(bì)辉煌 濒(bīn)危 D: 浮想联翩(piān) 谛(dì)听 |
6、 | 下列电视剧的名称与“《芈月传》”的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 ) A: 《周末父母》B: 《守护丽人》 C: 《孤芳不自赏》 D: 《老爸当家》 |
7、 | 一直称自己是“乡下人”的作家是( ) A: 王统照 B: 赵树理 C: 沈从文 D: 柳青 |
8、 | 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怂恿:鼓动某人去做某事。 B: 怅然:迷惑不解的样子。 C: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D: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尽早安排好。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B: 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C: 听了英雄的事迹报告会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 《中学生周报》和《青年文摘》这两种报纸我们都爱看。 |
10、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只是________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②人类________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更快地成为现实。 ③云能够帮助我们________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A: 站立 征伐 分别B: 站立 征服 分别 C: 伫立 征服 识别 D: 伫立 征伐 识别 |
阅读下列诗句,感受其中对雨的描写。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执策而临之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连月不开 D: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国怀乡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3 )题目“醉翁亭记”中的“醉”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
潇洒走一回
耿艳菊
①早晨的公园,明媚清新。红砖道上,稀稀疏疏有一些遛弯的人。一位老者走在我的前面,白衣白裤,清瘦、精神、步态矫健,颇有道骨仙风的模样。他的右手腕上戴着个小巧的录音机,正放着歌曲:“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是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很老很熟悉的歌。看着老者清瘦、潇洒的背影,我突然想起郑老师,想他如今也应依旧这般洒脱吧。十几年前,我们小镇中学里郑老师,便最喜欢唱这首歌。
②郑老师那时四十多岁,从市里的重点中学调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小镇。传言说郑老师脾气又坏又执拗,才被下调。可是,我们见到的郑老师却没有失意人的落寞和惆怅,而是笑呵呵地哼着歌,意气风发。
③郑老师被安排教语文,又担任班主任,新来乍到,很是忙碌。学校开设了音乐课,却没有音乐老师,音乐课总被其他科老师占去,要我们做习题。不久,郑老师就自告奋勇,向学校毛遂自荐,又做起我们的音乐老师。
④郑老师教我们的第一首歌就是《潇洒走一回》。后来这首歌简直成了郑老师的代言,只要学校举办活动,让表演才艺,他就会潇洒地唱一回。
⑤郑老师不仅喜欢唱歌,还喜欢看书,写写画画,一手毛笔字写得更是行云流水。学校当时把大门口旁边的那一排平房给他分了两间,一间厨房,一间卧室,其实已经很宽裕了。可他的一车书放哪里呢?郑老师发愁,那是他的心肝宝贝呀。他转来转去,忽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卧室在那排平房的最边上,他买来红砖青瓦水泥等材料,借卧室外面的那面墙自搭自建了一个八九平方米的小书房。
⑥起初,很多人看不上郑老师的这种讲究,还嘲笑了他一阵。郑老师依旧保持着他笑眯眯的风度,对谁都是一团和气。郑老师在他的小书房周围种了好几种植物,爬山虎、蔷薇、扁豆、红梅……春天,蔷薇花幽香静谧;夏天,爬山虎青碧葱郁,爬满了书房的墙壁房顶,书房成了最清凉养眼的地方;秋天,扁豆也爬上了墙,紫色的扁豆花在秋风里恣意悠闲;冬日里,梅花绽放,映着门前大雪,清美绝伦。
⑦郑老师的小书房成了校园里最别致的一道风景,而书房里也别有洞天。郑老师最崇拜他的本家郑板桥,洁白的墙壁上到处贴着郑老师自己写的郑板桥的对联诗词,如“难得糊涂,吃亏是福”。还有他临摹的墨竹图和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⑧郑板桥的很多故事都是郑老师讲给我们听的。有一回,班里两个男生因前后桌空隙问题动手打了起来。郑老师没有问原因,也没有批评他们,只淡淡一笑,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然后讲起郑板桥做官时,他的弟弟为了盖房子与邻居争地,彼此互不退让,各自向前抢修围墙,以致阻断道路。弟弟修书给他,希望他帮忙打赢官司。郑板桥回信时便做了这一首诗。而邻居知悉此诗后,非常感动,双方遂各自退让三尺。
⑨真正让很多人对郑老师刮目相看的是那次教师评优。郑老师为了让年轻的小赵老师评上优秀,竟放弃了竞争。有人笑他傻,郑老师不多做解释,只是按他一向的作风和气地淡淡一笑,说,小赵年轻,又这么优秀,本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小赵老师家在城里,孩子又年幼,来回跑着很是辛苦。如果评上优秀,他有可能调到城里,一家人就可以团聚了。这全是郑老师的一片厚朴善意。
⑩后来,我们离开小镇,到外面读书,又踏入社会,同学们偶尔相聚,谈起过去,总要提到郑老师。他的为人风度和人生态度,在岁月里像一颗颗明珠,散发着温暖明亮的光芒。一辈子那么短,何不潇潇洒洒,抖落满身的风尘仆仆,细赏这人间万象、日月升沉呢?
(《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29日第9版)
( 1 )文章回忆了郑老师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①春天,蔷薇花幽香静谧;夏天,爬山虎青碧葱郁,爬满了书房的墙壁房顶,书房成了最清凉养眼的地方;秋天,扁豆也爬上了墙,紫色的扁豆花在秋风里态意悠闲;冬日里,梅花绽放,映着门前大雪,清美绝伦。(分析这段环境描写的特点)
②有人笑他傻,郑老师不多做解释,只是按他一向的作风和气地淡淡一笑 , 说,小赵年轻,又这么优秀,本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 4 )在回忆性散文中,结尾部分往往会用象征手法来集中表达情感,试比较下面两句话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象征手法在回忆性散文中的效果。①他的为人风度和人生态度,在岁月里像一颗颗明珠,散发着温暖明亮的光芒。
②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背影》)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鸣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⑨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⑩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再向前进。
⑪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⑫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⑬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⑭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⑮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 1 )选文第①段中“奇观”奇在哪里?“奇观”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情感?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科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