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情境中,女儿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端午节那天,全家去酒店聚餐。结束后,只喝了一点儿酒的爸爸坚持要自己开车。

A: 爸爸,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你必须做一个守法公民!
B: 爸爸,这个时候警察还在岗,万一被抓呢?别开了!
C: 爸爸,酒后驾车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你不要命了吗?
D: 爸爸,既然喝酒了,为了大家的安全,就别开车了!
2、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作品,选自《泰戈尔诗集》。
B: 法国作家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选自《植树的男人》。
C: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留给我们的一首优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D: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写的一本书。。
3、

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养眼”即好看,“PK”即挑战(单挑),两个加点的网络用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B: 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
C: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D: “注意上面,”王悦说:“上面有块土掉下来了!”这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全部正确。
4、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讲究称呼的使用,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用尊称,两种称呼不能混为一谈
B: 对技术精益求精 , 对每道工序一丝不苟,《大国工匠》中大师们的追求令人感动。
C: 经过艰难攀爬,我们终于登峰造极 , 站在高山之巅,尽享美丽风景,一览众山小。
D: 大型实景表演《草原之梦》融合声光电等技术,场面极其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B: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称为“亚圣”,他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 鲁迅的小说代表作有《风筝》、《孔乙己》、《故乡》等。
D: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B: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 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诗词经典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这些经典。
D: 通过此次青春期教育活动,使我明白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依然历历在目
B: 今年“十一”国庆节期间,全国各地风云变幻 , 影响了人们出去旅游的心情。
C: 这位老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虽然退休了,但前往寻医问药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D: 五光十色的灯光照射在千姿百态的雪雕上,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9、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幸。”
B: 一位同学在邀请老师来家中做客时说:“下个周末,我和父母一定在府上恭候您大驾。”
C: 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便条: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十分乐意。
D: 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10、

下列划线字的字形与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杂(rǒnɡ) 问(jié) 锐不可(dānɡ)
B: 取(jí) 悍(piāo) 通达旦(xiāo)
C: 确(záo) 静(mì) 苦心孤(yì)
D: 亵(dú) 负(hè) 忧心忡(zhōn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注释】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陆游曾在大散关战斗生活。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 1 )请描绘“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的画面,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 2 )诗中于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理解

童区寄传

柳宗元

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自毁齿①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盗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取幺弱者。汉官②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③二岁,而计杀二豪,岂可近耶?”

注:①毁齿,小孩换牙,指七、七岁。②汉官,汉族官员,边境地区多是派汉人做官。③秦武阳,战国时燕人,十三岁杀人,后作为荆轲的副手刺杀秦王,未成被杀。

( 1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以是越中户口滋 耗:减少
B: 贼之,对饮酒 易:轻视
C: 大府召视儿,幼耳 愿:老实
D: 童微其睡 伺:伺候
( 2 ).下列句中加线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苟得僮,恣为不问 某 , 而母立于兹
B: 父兄鬻卖,觊其利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贻之
C: 桂部从事杜周士余言之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D: 愿以闻官 激义而死焉者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罗大头上,身后跟着克五。

罗大头 你干吗老跟着我?

克五 你带我瞅瞅鸭子,弄个鸭架桩也行。(贪婪地四处看着)

福顺追上。

福顺 出去、出去,谁让你进来的?

克五 干什么你们?告诉你们,五爷而今是“闻香队”的!

罗大头 怪不得老在饭庄子门口转悠呢!(众哄笑)

克五 大爷隶属侦缉队,闻的是烟土!

罗大头 哈,这回你爸爸教你的本事可有用了。

克五 罗大头!你身上就有烟!

罗大头 没错,烤一只鸭子两烟泡儿,刚才帅府赏的。

克五 烟泡儿也不行,拿出来!

罗大头 帅府成箱的,有能耐上那儿闻去。

克五 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罗大头 这小子成心捣蛋,别忘了,你还该我们二爷一顿打哪,我先替二爷出出气!(拿烤杆)

哎,我的杆呢?

成顺 (慌忙跑上)我,我这儿给您擦呢。

罗大头 (用手一摸)放屁!头还热着呢。

成顺 (知道瞒不过去)是掌柜的让我……

罗大兰 掌柜的是你祖宗?跪下。

一个衣着整齐的小伙计快步跑上。用大拇指向横一划,这手势是告诉大伙掌柜的回来了。所有人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垂手而立。

卢孟实上。他人到中年,衣着华贵,面容丰满,一脸威严。身后跟着修鼎新。

卢孟实向店里扫了一眼,坐在当年老掌柜的那把太师椅上。

卢孟实把手一伸。

小伙计马上把一个蓝花白地的细瓷小碗送到他手上。

卢盂实 (呷了一口)欠火。

修鼎新 鸭汤欠火,告诉二灶添硬柴加大火。

卢孟实 (喝着,头也不抬)谁让他进来的?

修鼎新 (暗向克五使眼色,让他快走) .

克五 (反而凑上来)卢掌柜的,不用说你这儿了,就是王爷贝勒府,我也随便串胡同。我闻出来了,你后院有烟土!

卢孟实赶走!

克五 送我只鸭子咱们了事,要不然……

福顺 走!

修鼎新 (小声)五爷,走吧。

克五 修二,你敢情整天吃香喝辣的,你没良心!卢盂实,你等着!(被众人拉下)

( 1 )请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
( 2 )“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克五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
( 3 )卢孟实为什么允许成顺不守规矩背着罗大头动烤杆烤鸭?
( 4 )“掌柜的是你祖宗?跪下。“罗大头的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5 )文中括号里的内容属于什么部分?有什么作用?
阅读《给母亲梳头发》,完成后面小题

给母亲梳头发

①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少让头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

⑥近年来,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施行外科手术。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关。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起初,我们两个人都有些忸怩。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给我洗澡呢!”我用不太熟练的手法,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没想到,她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觉地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我相信,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娇宠的婴儿。

⑦洗完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乱的头发。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母亲背对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后那样……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 1 )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
( 2 )请你从词语运用和修辞方法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 3 )有人认为,本文是书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表达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亲爱的同学,走过了初中的三年难忘时光,走过了人生的十五个春秋,你一定拥有了许多许多,拥有亲人朋友的关爱,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拥有了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
请以“我拥有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请根据自己的发现、体悟,将题目补充完整,要有一定的创意。
②除诗歌、戏剧外,其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樱花飞舞、黑夜我为你点灯”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