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中外祖父是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老人。他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B: 三调芭蕉扇的最后,孙悟空变成牛魔王模样,骗得真芭蕉扇,成功熄灭了火焰山上的大火,化解了劫难,顺利度过火焰山 C: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在《繁星》里,她不断常出爱的赞歌。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亲,成为诗歌主题 D: 汤姆。索亚在学校调皮捣蛋,不喜背书,却在礼拜仪式上从校长手里获得了奖品(一本《圣经》),出尽了风头 |
2、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崇尚科学破除学信。 B: 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视野。 C: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 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起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眷顾 雄纠纠 魂牵梦萦 笑容可掬 B: 缄默 催化剂 赏心悦目 集思广议 C: 荟萃 文绉绉 金碧辉煌 博采众长 D: 肯求 检字法 力挽狂澜 目不暇接 |
4、 | 下面四句话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们每天都朝着目标努力一点点并持之以恒 , 或许在七八年后或十多年后,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的更强大。B: 排污工人在深井里中毒,救援战士没有汇报请示,而是自作主张 , 果断采取措施,为抢救工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C: 阅读时没有必要处处死抠含义,暂时不懂的可以跳过去,在不求甚解的阅读过程中,你会发现读书非常愉快。 D: 爱美的女孩想要在街头走俏,绚丽的印花装绝对是好的选择,无论是数码印花,还是花朵印花,都能让你花枝招展。 |
5、 | 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局 阔绰 侍候 缠夹不清 B: 羼水 绽出 无聊 笔墨纸砚 C: 间或 营生 耐烦 颓唐不安 D: 附和 蘸酒 肯求 不屑置辩 |
6、 |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惆怅 狼藉 缄默 淋漓尽致B: 深邃 亵渎 喑哑 通霄达旦 C: 荫庇 虔信 禁锢 恪尽职守 D: 鞭挞 秕谷 沉湎 人声鼎沸 |
7、 | 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C: 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法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等。 |
8、 |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妙 骤雨 僵绳 筋疲力尽 B: 躁热 轮廓 诘责 鹤立鸡群 C: 荧光 吹嘘 匿名 正襟危坐 D: 粗糙 愚顿 黝黑 抑扬顿挫 |
9、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刀把/把脉 糊弄/养家糊口 一哄而散/哄堂大笑 B: 灌溉/气概 泥淖/风姿绰约 齿颊生香/汗流浃背 C: 供给/供奉 呱唧/呱呱坠地 弹尽粮绝/弹丸之地 D: 高擎/提挈 杀戮/戮力同心 群英荟萃/猝不及防 |
10、 | 下列对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忆鲁迅先生》以片段式的回忆,为我们连缀起一个私人生活场景中的鲁迅,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真实的鲁迅。 B: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她学习的决心。 C: 散文《最后一课》表现了法国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对祖国浓浓的深情。 D: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归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歌颂了木兰热爱和平,爱国尊亲的精神。 |
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①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注】①淮阳,指西汉汲黯因切谏被贬,最后死于淮阳之事。作者作此诗时,被流放为黄州刺史。 ( 1 )请说说第二句中的“霜”字有何表达效果?( 2 )这首诗最后的问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文言文阅读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苏轼《苏东坡集》)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①公亦以此自矜( ________ ) ②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 ) ③夫没者岂苟然哉(________ ) ④见舟而畏之(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 3 )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 4 )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伞铺街
李汉荣
①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常常是记不起伞的。所以先人才留下了叮咛:饱带干粮晴带雨伞。这句朴素的老话,被一辈辈人们重复着。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②就这样,叮嘱带伞的爹娘走远了,记着带伞的儿女也走远了,一代代的人都打着伞走远了。
③只有上苍把下不完的雨,藏在江里海里,存在云里雾里,准备在每一个人的路上,随时泼下来。
④所以,当我每一次走过伞铺街,我的眼睛似乎突然有了重瞳,有了多重视力,我从临街的门里看到了更多的门,从院子里看到了更深的院子,从人群里看见了更多的人群,从已没有伞的门面上看见了很多的伞,很多年代的伞,很多样式的伞。我看见木伞、荷叶伞、棕皮伞、布伞、油布伞、尼龙伞;我看见了唐朝制伞的人,宋朝卖伞的人,清朝修伞的人,民国打伞的人,我还看见不知哪个朝代的粗心后生,可能是唐朝吧,那是个气魄宏大、情思奔放的年代,这后生有点大大咧咧,出门忘了带伞,走到半路下雨了,他衣衫都湿了,路途遥远,雨还在下,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他在雨地里跑着,差点撞着了一个挑着一筐韭菜叫卖的老汉,他慌忙道歉,他终于找到了伞铺街,他走进了卖伞的铺子,当他谢过店家,打着伞上路,那雨点儿打在伞上,就有点平平仄仄的韵味了,一首唐诗,而且是一首意境温润、对仗工稳的律诗,就在伞下问世了。我还看见,那是民国,新式的“洋伞”刚刚流行,伞铺街也突然洋气起来了。那一对年轻人紧挨着走在一个伞下,男的举着伞,女的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雨点儿的掩护下,他们说着生活的烦恼和打算,倾诉着细微的情感。时大时小的雨落在伞上,时而砰砰飒飒,时而滴滴答答,有时,哗啦啦,一下子就把伞上的积雨洒下来,好像把青春的苦闷都洒下来了——这变化着的雨声,恰到好处地掩护了他们一路的交谈和小小的秘密,他们就在那雨声里渐渐走远,走远。
⑤就这样,走在伞铺街上,我总是遇见世世代代在雨里打着伞走过去的人,我总是听见伞下的低语、细碎的脚步和小小的秘密,那遥远的过去年代的雨,斜斜地飘过来,一次次把我的心悄悄打湿。而更多的伞刚刚举过来,又匆匆走过去,就随着一个朝代走进了历史的深夜。
⑥我真想,让时光回流一小会儿,我要走进那个穿着一袭青衫的古代书生的伞下,与他交流对雨的看法和对时间的理解,然后,一起去赶考,去漫游,去登高望远,在高高的山顶,在雨后的白云上,写一卷新诗。
⑦可是,当我把心里的羽毛收拢,安静地站在如今已没有伞铺的伞铺街上,安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安静地听着起起伏伏的市声,我听见的却不是高亢的浩歌,也不是豪华的话题,我听见的却是世世代代说了千百年的那些朴素的老话,从时光的门后,从历史的院落,从深深的天井,清晰地、恳切地、潮润地传过来: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那是当年的母亲,擎一把油纸伞,站在有些许凉意的风里。古寺檐角的铁马挑出三两句轻叹,一丛野菊在细雨中露出数点浅笑。“当当”的钟声在校园的寂静里惊起几只鸽子,孩子们从门口飞出来,飞到母亲的伞下,飞进温暖的怀里。母亲轻轻拭去孩子额头的雨丝,他们渐行渐远,淡出这深红老绿的秋天……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满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疑惑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 1 )阅读选文④-⑩段,补全下面的表格。
段落 |
④ |
⑤-⑥ |
⑦-⑧ |
⑨-⑩ |
主要情节 |
父亲拉着桌凳等 满车礼物回家 |
B:________ |
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 |
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 |
我的心理 |
A:________ |
有些难过 |
C:________ |
D:________ |
①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说说加点的“枯”字的表达效果)
②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 4 )用“满”字作标题,含义十分丰富,请仿照例子,再指出其它的含义。①“满”指父亲从外面带回来的丰富物品
②“满”指________;
③“满”指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