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日前丢失身份证,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恭候。 B: 小王在劝阻同学不要在走廊追逐打闹时说:“别再疯了,这里严禁追逐打闹。” C: 小赵老师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D: 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无可质疑 粗制滥造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B: 美味佳肴 沧海桑田 焦燥不安 鼠目寸光 C: 莫衷一是 任劳任怨 胸有成竹 慷概大方 D: 海誓山盟 鸣锣开道 拖泥带水 冥思遐想 |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请允许我大胆地________一下鲁迅先生那知名的对联:横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②对制造出售假酒而致死人命的重大犯罪分子,要从严惩办,决不________。 ③这位大学生今年20岁,他3岁就成了孤儿,幸亏好心的马大爷________并抚养他长大。 ④这篇小说,用对比的手法,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揭露了统治者的________。 A: 窜改 宽贷 收留 愚蠢B: 窜改 宽待 收容 愚昧 C: 篡改 宽待 收留 愚蠢 D: 篡改 宽贷 收容 愚昧 |
4、 |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蹒跚(pán) 愧怍(zuò ) 吊唁(yàn) 罄竹难书(qìnɡ)B: 嶙峋(xún ) 两栖(xī) 老妪(yù ) 风雪载途(zài) C: 镂空(lóu) 仄歪(zè) 悚然(sǒnɡ) 惟妙惟肖(xiāo) D: 尴尬(ɡān) 潮汐(xī) 伧俗(chānɡ) 飞瀑流泉(pù) |
5、 | 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 ,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②燕赵的联拱平驰, 在骏马秋风的冀北,气势雄壮。 ③金黄色的枇杷带着甜甜的诱惑,把院子里的枝枝杈杈 了 ④然而在冬天,小冰晶却不会 ,它还在下落的途中不断吸附周围的水汽,使自己愈长愈大。 A: 钻探 耸立 挂满 熔化B: 钻研 耸立 挤满 熔化 C: 钻研 屹立 挤满 融化 D: 钻探 屹立 挂满 融化 |
6、 | 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一张一翕:合 B: 一瘸一拐:行走不便,走路不稳的样子。小心翼翼:形容十分严肃、谨慎。 C: 水何澹澹:水面平静不动的样子。竦峙:挺立。 D: 兹有:现在有。旧时介绍信开头用语。是荷:为此表示感谢。荷,承受恩情。旧时信函用语。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 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 性格懦弱的杨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D: 赵州桥大约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今天已经一千四百多年了。 |
8、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臆断(yì) 气氛(fēn) 亘古(gèng) 忧心忡忡(chōng) B: 修茸(qì) 累赘(zhuì) 德馨(xīn) 颠沛流离(fèi) C: 伫立(zhù) 滞笨(zhì) 毋宁(wú) 鲜为人知(xiǎn) D: 监督(dū) 哺育(pǔ) 溯流(sù) 神情恍惚(huǎng) |
9、 |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影《中国机长》主要讲述的是发生在高空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B: 少林妄自菲薄别人,在班上很受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C: 吉林省一批黑势力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被铲除,群众对此无不拍手称快。 D: 在未来的通信行业中,5G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将引领一场崭新的网络技术革命。 |
10、 | 下列词语的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闷热 训诫 峭璧 高不可攀 B: 软弱 荤倒 边缘 左折右转 C: 凝视 啜泣 纳罕 瘦骨嶙峋 D: 屡次 漫长 应付 前途莽莽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钱塘湖春行》 B: 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 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 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 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 收。 ( 3 )解释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 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② 最爱湖东行不足( ) |
文言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隐天蔽日 夕日欲颓 B: 绝巘多生怪 柏哀转久绝 C: 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D: 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 ( 2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则素湍绿潭 战则请从 B: 春冬之时 求之下流 C: 自非亭午夜分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 飞漱其间 其真无马邪 (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再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 B: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写出夏季水流的湍急。 C: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春冬之时的清幽景色。 D: 最后写渔人歌谣,间接表达了三峡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 ( 4 )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阅读下列语段,做后面的题目。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月兰
①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我在燕园里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去年,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②自认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刻涌上心头。原来很少想到的事情,现在想到了;原来认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
③我回忆的丝缕是从楼旁的小土山开始的。这种野花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下得真是无比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④东坡的词说:“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儿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的。一到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⑤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人自己多情,又把情移到花,“泪眼问花话不语”,花当然不“语”了。如果真“语”起来,岂不吓人!这些道理我十分明白,然而我仍然把自己的悲欢挂在二月兰上。
⑥当年老祖活着的时候,每到二月兰花开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的青草丛里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莱馄饨的清香。但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味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它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⑦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虎子和咪味也不知钻到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然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和凄凉。
⑧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十年浩劫中,我被管制劳动改造,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检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笑对春风。
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个招呼。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德华他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生活费的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婉如和延宗也尽可能地多回家来。我的小猫憨态可掬,依偎在我的身旁。所有这一切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安慰。
⑩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⑪到了今天,否极泰来,我一下子成了“极可接触者”。到处听到美好的言辞,到处见到和悦的笑容。然而我一回到家,虽然德华还在,延宗还在,可我的老祖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世界虽照样朗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到异样的寂寞与凄凉。
⑫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⑬按说我早已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年龄,应该超脱一点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个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辩了。我想得到答复,走上每天必登临的小山,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却沉默无语,兀自万朵开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一日
(作者:季羡林 有改动)
【注释】婉如,作者的女儿。
( 1 )文章以“二月兰”为线索,回忆了哪些往事?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总是在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成长的,有时需要战胜懒惰;有时需要战胜自私;有时需要战胜挫折;有时需要战胜自满;有时需要战胜平庸;有时需要战胜自卑……
战胜自己的过程可以使一个人成长起来,战胜自己的过程可以使一个人发觉自己身上的无限潜能,战胜自己的过程可以使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重要……
请以“战胜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