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huǎng)子 老(biǎn) (dā)拉 窝(náng)
B: (bō)拉 (děng)盛 (zhēn)板 (xíng)头
C: (liào)杆 (shà)白 (liù)弯 (xī)笑
D: 怯(nuò) (dǎo)蛋 (zhàng)子 拾(duō)
2、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能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味,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B: 近来各地市事故多发,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C: 徐盐高铁建成通车后之后,将会使我市到徐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D: 目前,江苏省首批“信得过”旅游景区名单揭晓,盐城地区7家榜上有名。
3、下列对《行路难(其一)》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诗歌开头两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
B: 闲来”两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现诗人仕途失意之后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之情。
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慨。
D: 本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请柬:新居落成,明日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B: 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 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 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社会发展到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 ①③⑤②④
B: ③①⑤④②
C: ②①③⑤④
D: ③①②④⑤
6、

下列对名著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面对熊熊烈火,孙悟空首先打算采取借芭蕉扇达到灭火的目的。
B: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
C: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叙述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进行的种种冒险经历。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住在保尔家期间给保尔讲了许多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 通过观看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女排战胜了意大利这场比赛,使我受到很大鼓舞。
C: 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D: 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8、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闲暇 振灾 锋芒毕露 不言而喻
B: 琐屑 恣睢 水泄不通 正经危坐
C: 安详 恻隐 锲而不舍 两全其美
D: 阴晦 游弋 悬梁刺骨 明察秋毫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托尔斯泰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迅速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它们一“呼”即出。
B: 《长征》是国家大剧院在2016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而推出的一部原创歌剧,由著名编剧邹静之执笔,国家一级导演田沁鑫执导。
C: 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和旅游业,使云南贡山独龙族群众在2018年年底实现了整族脱贫。
D: 羊肉为什么作为冬季进补首选食品的原因,是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等功效。
10、下面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为,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

②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③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④天气暖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结网。

A: 说明 议论 描写 叙述
B: 描写 说明 议论 叙述
C: 描写 叙述 议论 说明
D: 说明 描写 议论 叙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1 )概括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 2 )全诗两次写到“巴山夜雨”,在用词上是否重复,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日:“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入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识。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渔人甚之________

②欲其林________

③屋舍俨然________

④老人杨氏入山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②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入耳。

( 3 )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________为线索,甲文段按“发现桃花林、________、离开桃花源、________”的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________(人物描写)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
( 4 )请用简介的语言概括出甲乙两文所写的农民生活的共同之处。
( 5 )把上文空白处补充完整。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完美少年》,回答小题。

完美少年

①“考得还不错,年级第五名,老师说考十大名校应该没有问题。”

②女人左手举着手机,右手从水槽把葡萄捞到沥水篮里。电热壶的水开了,女人把手机夹在肩膀与头之间,伸手拔掉电源。

③“老师也是这么说的,只要发挥正常,肯定没问题。”

④女人把葡萄又倒进水槽,打开笼头放水,一边继续讲:

⑤“围棋得了个全市第二,还不错,第一名比他大两岁。对,对。架子鼓啊,这个周末要上台表演,全校就他一个被选上了。”

⑥女人把葡萄倒进水果盘里,端到客厅放在茶几上。

⑦“呵呵,个个都说他聪明。”

⑧女人拿开手机,对着里间喊:“儿子,快出来吃葡萄。”

⑨喊完继续对着手机讲:“对,他接受能力强,学什么都快。”

⑩儿子出来了,坐在沙发上,无所事事地翻看着自己修长的双手。

⑪女人还在讲电话,眉开眼笑地:“是的,长到这么大,他的学习还真没让我操过心。”

⑫女人再一次拿开手机:“儿子,快吃呀。”

⑬儿子没抬头,也没动葡萄,开始研究自己的掌纹。

⑭“……好的,好的,好。Bye-bye。”

⑮女人转向儿子:“吃呀,葡萄含多种维生素呢,快吃。”

⑯“快吃,快吃,你不剥我怎么吃呀。”

⑰儿子答着话,还是没有抬头。

(摘自《天涯文学》,作者:唐超大)

( 1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在主题上反映了当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B: “儿子”学习好,才艺突出,听话,省心,确实是完美少年。
C: 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描写方法,简洁、生动。
D: 小说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主题,结尾戛然而止,但却意味深长。
( 2 )小说中,“女人”出场的方式与鲁迅《故乡》中的人物( )出场方式相同。
A: 杨二嫂
B: 闰土
C: 宏儿
D: “我”
( 3 )根据第⑯段的语言描写,此时“儿子”的神态应该是怎样的?
( 4 )第②段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 5 )本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①那一年我读高二,正是需要加速的时候,却因为成绩的飞快下滑和老师的忽视,而自暴自弃。

②无意中参与了一场巷战,并不知道打架的目的是什么,只知道发泄似地冲上去乱打,打到别人都跑走了,我站在一个被打昏过去的男生面前,竟挪不动腿,被路过的一个老师当场捉住,扭送到校长室去。而校长,只瞥一眼我劣迹斑斑的违规记录,便摆摆手说,你回家去吧,以后,也不必再来了。

③我就这样神思恍惚地收拾了书包,被老师遣送回家。走到门口的时候,看见父亲在院子里满头大汗地劈柴,我才突然想要逃掉,却被父亲抬头叫住了。我茫茫然地将一张勒令退学的通知递给他。他看了许久,才叹口气,说,你在家先学习,晚上跟我去校长家坐一坐。

④平生从来没有求过人的父亲,将给我攒好的下学期的所有费用,都提前支出来,换成酒和茶叶,而后趁了夜色,带我去校长家。这也是父亲第一次给人送礼吧,他明显地有些紧张。在一次车祸里,被撞瘸的右腿,走起路来,愈加艰难。【甲】在昏暗的楼道里,往上爬的时候,我跟在父亲的身后,看他虚胖的背影,在栏杆上一一划过,偶尔我轻咳一声,会惊得他微微一怔,随即小心翼翼地四下张望一番,确定没有人看到,这才继续溜着墙根前行。

⑤终于敲开校长家门的时候,父亲已是一头大汗。校长开门看到神情谦卑的父亲,先是一愣,随即瞥见低头缩在后面的我,这才明白过来。勉强让我们进去后,校长并没有因为父亲在,便多么地客气,他只是几句话,便将我重新回校的希望捻灭了。但父亲却是一直微笑听着,点头附和着校长的每一句话,又几近低声下气地反复说,求校长宽容一下,给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一旁的我,在缭绕的烟雾里听着,突然很想冲出去,再不回头。

⑥但还是跟父亲捱到了最后一分钟。起身要走的时候,校长很坚决地让父亲把东西拿回去。父亲却在他转身去提东西的那一瞬间,拉起我,冲出门去,而校长也动作迅速地紧跟出来。【乙】黑漆漆的楼道里,父亲如一只矫健的小兽,箭一般地,将那些阻挡他的荆棘藤蔓,统统地撞开去。而他那条微瘸的右腿,那一刻也像是被注入了一股非凡的力量,突然间无可匹敌。

⑦将校长甩得无影无踪的时候,父亲终于住了脚,扶着我的胳膊,弯腰大口大口地喘气。片刻后,他抬起头来,无比自信又无比得意地笑道:只要留下了东西,你回校读书的事,肯定就有希望了。而我,却是在他的这句话里,转过身去,无声地哭了。

⑧果真像父亲说的,几天后,我便接到了回校读书的通知。

⑨父亲送我回校的时候,并没有像母亲一样喋喋不休地一路唠叨,而我,也没有向父亲保证什么。但此后的我,却是在心里,将那个晚上父亲奔跑的姿势牢牢地记下,且以同样神奇的速度,紧咬了牙,一直跑到了高考结束。

⑩我的录取通知书,是校长帮我取的。同时交给我的,还有一年前父亲送给他的酒和茶叶。校长捶我一拳,说:你小子记住了,你能有今天,不是因为我给了你机会,而是你父亲,拖着残疾的右腿,拼命跑出来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父亲,有那样让人叹服的速度……

⑪原来父爱的速度,刻骨铭心记住了的,不只是我一个人。

( 1 )给本文加恰当的标题。
( 2 )父亲带“我”去向校长求情的这一情节写得特别详细,其作用是什么?
( 3 )结合文章中的情节,试分析父亲的形象。
( 4 )如何理解“但此后的我,却是在心里,将那个晚上父亲奔跑的姿势牢牢地记下,且以同样神奇的速度,紧咬了牙,一直跑到了高考结束”的含义?
( 5 )赏析文中第④⑥段的画线句子【甲】【乙】。
四、写作(分值:60分)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丶万能的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