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开学初,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B: 对于近段时间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回避。 C: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
2、 | 下面四句话,均来自某班“向英雄致敬”为主题的手抄报,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短短两天,“向英雄致敬”为话题的网络点击量就超过了一亿次左右。 B: 为了防止英雄不再流泪,英雄烈士保护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C: 仰望英雄,总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净化内心,见贤思齐的动力。 D: 铭记历史,就要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的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B: 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C: “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黄冈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D: 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
4、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项。( ) A: 下课铃声响起,如梦初醒的他睁开迷蒙的双眼,起身向食堂走去。 B: 龙城公园内,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C: 雨季即将来临,我们加快了建房进程,但是人手仍不足,还需另请高明。 D: 随着深港国际中心的建成,深圳第一高楼就将在龙岗安营扎寨。 |
5、 | 下面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离开水的鱼儿,嘴巴一张一翕的,像是在诉说自己的不幸。 B: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 , 积极进取。 C: 绿茵场上,足球健儿们精神矍铄 , 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 D: 这位画家的山水画有深厚的功底,他临摹的《乡居野趣》几乎和真迹雷同。 |
6、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B: 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 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 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
7、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金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B: 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C: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D: 你是临近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
8、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狡辨 绚丽 迂回 销声匿迹 B: 骤然 漩涡 缭绕 平易进人 C: 浮燥 眺望 褶皱 锋芒必露 D: 追溯 翩然 怠慢 挑拨离间 |
9、 | 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雄伟”“壮丽”“非常”“宁静”都属于形容词。B: 短语“黄麻起义”“天堂美景”“赤壁风光”“武穴酥糖”的结构都相同。 C: “投资亿元的武穴梅苑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建成并开始使用”,句子的主干是“示范园建成使用”。 D: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中“飞出”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刻画出小孩活泼灵动的性格。 |
10、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张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每节课都能让不苟言笑的学生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因此他的课特别受欢迎。B: 赵女士在几家大医院都没有治愈的感冒,被这个小诊所的大夫治好了,这真可谓妙手回春啊! C: 北国的春天姗姗来迟 , 当江南遍地桃李笑春风的时候,塞北依然是“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景色。 D: 包头是一个倚山濒水的城市,向北是峰峦鳞次栉比的阴山,向南是波涛汹涌、曲折回环的黄河。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1-2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裁?”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洗,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式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式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式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⑪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通“猝”,突然。⑪郎中:宫廷的侍卫。 ( 1 )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长跪而谢之(感谢,感激) B: 以头抢地耳(碰,撞) C: 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D: 愿大王少假借之(代词,他,指荆轲) ( 2 )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C: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 3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 【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 【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 【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 4 )下列对文中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心里的怒气还没有发作出来,不祥就从天而降。 B: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译: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并守护它。 C: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译:事情发生得突然,不曾意料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D: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译: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得带有拿戒尺的卫兵。 ( 5 )将【乙】文中划线句子“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翻译成现代汉语。 ( 6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 1 )作者探讨山水画的意境,观点很鲜明,请你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③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④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 1 )下面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最接近(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要求:(1)通过具体事件写出独特感受,要求真情实感。(2)写作前请认真构思,尽量不要涂改。(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