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里抄出来的文字”,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风筝》就选自这部散文集。B: 《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的他在小人国、大人国、飞鸟国、慧马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C: 《咏煤炭》的作者是明代政治家、军事家于谦,“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就出自此诗。 D: 中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
2、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紫藤萝 沉淀 琼浆 抚摸 B: 梦幻 茏罩 发端 迸溅 C: 稀零 伶仃 遣憾 瀑布 D: 酒酿 疑望 伫立 喜悦 |
3、 |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 梳洗吧,独倚望江楼。这两句写出了一位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 B: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这几句词,表现出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情感。 C: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选取战场上最具典型特征的马和弓来写,意在衬托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主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
4、 |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 。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 ④③②①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③② D: ③①②④ |
5、 | 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父母热爱读书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 扬州市政府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民生。两手抓,两手硬,人民安居乐业。 C: 长期缺少充足的睡眠,会影响未成年人的身高发育,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D: 即使在上下班高峰期,扬州人仍然在公交车上司空见惯给老弱病残幼让座的现象。 |
6、 |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的病》中作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B: 作者表面上赞扬衍太太,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C: 《藤野先生》—文中作者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D: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小说,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
7、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语文课上,王老师将《智取生辰纲》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 , 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B: 六月的洋澜湖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跳舞,或垂钓,怡然自得 , 其乐融融。 C: 桂林的山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猛虎,山形奇特,真是巧夺天工。 D: 关于如何举办好今年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 |
8、 | 下面对作家作品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B: 明代文学家沈复著有《浮生六记》一书,我们学过的课文《童趣》便是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像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C: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他执笔写成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D: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主要叙述的是孙悟空等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书中大闹天宫、智取生辰纲、高老庄招亲、三调芭蕉扇等情节大家已是耳熟能详。 |
9、 |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小心翼翼 前途茫茫 昂然挺立B: 庸碌一生 夏蚊成雷 心旷神怡 C: 庞然大物 万花灿烂 明查秋毫 D: 盘虬卧龙 忍俊不禁 怡然自得 |
10、 | 下列划线的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 A: 我……只在书垛给我留出的窄窄小径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以目光抚爱每册图书。 B: 我猜到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在我们家里。 C: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D: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
纵山居闲情 山静日长 ◆[宋]罗大经 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①,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②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③稚子,作笋蕨④,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⑤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⑥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则月印前溪(A)。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⑦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B),乌⑧知此句之妙(C)!人能真知此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亦多乎! 【注释】①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②麛,音mí,小鹿。③山妻:隐士之妻。对自己妻子的谦词。④笋蕨:竹笋和蕨菜。⑤《玉露》:指作者所作笔记《鹤林玉露》.⑥剧谈:畅谈。⑦驰猎:奔驰追逐。⑧乌: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何。 盈:________ , 濯:________ , 既:________ , 相与:________。 ( 2 )请将文言语气词“耳”“哉”“矣”正确填入文中的A________ , B________ , C________处。( 3 )请用两个逗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准确断句。归 而 倚 杖 柴 门 之 下 则 夕 阳 在 山 紫 绿 万 状 ( 4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 ( 5 )作者认为子西诗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妙绝,但“识其妙者盖少”,这是为什么呢?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6 )读完全文,从文章描绘的一幅幅画面里,你发现作者崇尚一种怎样的生活?( 7 )积累链接:文中的《国风》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A》,“韩苏文”中的“韩”是指B(填写人名),“陶杜诗”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直接展现其早出晚归这一田居生活的诗句是C。 |
书院与乡愁
①这是我见到的藏书最丰的个人书院,位于川西德阳市旌阳区,名叫高槐书院,高槐是书院所在村子的名字。村子是有着高大的槐树吗?槐树是有的,却不高大,在村子之外和房前屋后,谦卑地站立于深秋的微雨里。因此显眼的不是槐树,而是高槐木刻、染云山房、民谣小院,还有高槐书院。木刻与染房,都是非遗项目,做民谣的是几个从丽江过来的年轻人,自创自唱。在村庄入口处,下一段小小的斜坡,就到了书院的院坝,站在院坝里,就见屋内书架林立。进门,抬眼就看到伦茨的《德语课》,那是我喜欢的小说,也是我一直没读完的小说;不急着读完,正因为喜欢。在陌生的环境里,遇见自己喜爱之物,喜爱就化为喜悦了。然后是我们熟知的世界名著、中国古典和现当代名著,在层间很高的两层木楼,包括楼梯两侧,满满当当排列着,足有二十多万册。
②一个壮实的年轻人守在那里,说自己刚大学毕业,回来是帮助父亲的。这个书院,这些书,都是他父亲的。德阳我不可谓不熟悉,跟这里的作家和学者多有来往,但从没听说谁有这么多藏书,于是问他父亲的名字。“他叫舒銮兵。”年轻人说。想了想,竟不认识。“他是个厨师。”年轻人又说。
③这让我暗暗吃了一惊,同时平添了几分敬意。厨师爱书,当然并不稀奇,难得的是拥有如此巨大数量的图书,且品质高雅,种类繁多,除文学、历史、哲学,还有音乐、医学、农科……二楼的一间屋子里,放了八千多册创刊号。据悉,全国私人收藏的创刊号,唯上海一藏书家比舒銮兵丰富,那人有上万册。名著可不断翻印,创刊号却是唯一的,是一个时代文化风尚的见证。我小心翼翼翻开一本,打头是茅盾先生的文章,发黄的纸页,留下时间走过的足迹,也留下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茅盾的那篇文章,无非是简述办刊的缘起,文字平顺,却字字句句给我仓廪殷实的感觉,这是旧书赋予的感觉。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只读电子书了,但是电子书不会给予我那样的感觉。于是我想,物质和精神,就像身体和灵魂,是不能轻易分开的。许多时候,物质本身就构成精神,如同身体记载着灵魂,否则就不会说“面孔是灵魂的镜子”了。
④正跟年轻人说着话,年轻人轻喊一声:“我爸来了。”
⑤门口站着个比年轻人矮了不少的阴影——因门口太亮,使那人反而成了阴影。走过去招呼,才把他看清。平头,圆脸,五十岁左右年纪,夹克衫小了一号,又扣得太严实,使他的上半身圆滚滚的。
⑥本以为,舒銮兵只是爱藏书,结果他爱藏书是因为爱读书。“从十多岁起,我就喜欢上读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书是很奇怪的,不看的时候好像啥都懂,看得越多,越觉得不懂,就只能看得更多,也买得更多。”但他只读过一年高中,为什么没能读下去,未作深谈;似乎是没时间谈自己,他想谈的,是古今中外的大师和他们的作品。他显然熟知那些作品,包括首发在什么刊物,若是外国作品,又是在哪个年份、通过什么渠道译介到了中国来。
⑦我问他买书花了多少钱,他说:“不知道,没算过。别人挣了钱是买房子,我挣了钱是买书。”口气淡然,却也难掩超越自足的骄傲。为买到它们,他跑遍了大江南北。有段时间不少图书馆倒闭,贩子称斤论两买来,倒手卖给他,平均十块钱一本,这样的书他买了五万多本。还有些藏书家去世了,儿孙辈不爱书了,就卖,他从中也收了不少。
⑧好在他自己的儿子爱惜书,也爱读书。儿子大学读的是心理学专业,对犯罪心理学特别感兴趣,恰好在他的藏书当中,从最早《译林》介绍过来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到而今东野圭吾等人的小说,很齐全,加起来有二千余册,够他读。“现在爱看手机了,”舒銮兵转脸批评儿子,“那种碎片化阅读,不行,你好像看了很多,结果互相掩盖,到头来啥都没记住,记住了多数也不值得。”儿子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笑。“手机上是你需要啥就给你推送啥,”舒銮兵接着说,“可是人不能将就自己的需要,读书就是不将就,读一本让你长一本的见识。” 他似乎也不赞同学以致用的说法,他读过的书,对他做厨师大多帮不上忙,但让他活在一个很大的世界里,精神的世界里。
⑨他又说,过去某些受人敬重的乡绅,到夜间就吩咐仆人去给穷人家孩子的灯盏里添油,鼓励他们用功,“加油”这个词,就是这样来的。而今灯有了,书也有了,更应该好好读书了。
⑩他还说,他书的总量,不是二十多万册,很多分散在朋友那里,归在一起,达五十多万册。书院在有正式身份之前,就是开放的,不管谁来,都可以随便看,既可坐在屋里看,也可坐到院坝里去看。看书一律免费,当然你愿意要上一杯十来块钱的清茶也成。若是孩子过来看书,不仅不收钱,还发苹果给他们。不远处他开了个鱼庄,亲自做厨,用鱼庄来养书院。“书是让人分享的,”他说,“分享才有意思,也才有价值。”
⑪现在,书院有了正式的身份了。外墙右上角还钉了块牌子,上面写着“旌阳区图书馆高槐书院分馆”。来读书的人更多了,特别是周末,德阳市区的也过来。有的书,他不止一册,有多册,因为他想搞个读书会,志趣相投的一起读,读了共同讨论。他说:“如果你读《红楼梦》,我读《白鹿原》,就对不上号,不好讨论,收获也不会很大。”我对他由衷地敬佩起来。
⑫书院是启蒙地,也是一种乡愁,最馨香的乡愁。舒銮兵是这样看的。他希望,家乡的孩子们考上大学了,去外地读书和工作了,甚至漂洋过海了,能忆起自己的老家有个书院,那是读书的种子,有种子就会发芽,就会开花结果。
(取材于罗伟章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 1 )文章先写了书院的地理位置、藏书情况和主人身份、外貌,然后依次写了书院主人①________、②________、谈论读书意义、③________四个方面的内容,最后写了书院主人的期望。(每空不超过6个字)朋友圈,今天你“晒”了吗?
【材料一】
如今,微信朋友圈成为了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在这里不但可以了解社会上很多资讯,还能够晒出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大家喜欢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动态呢?
“好幸福.吃到了朋友做的曲奇饼干,巧克力豆可是来自意大利的!”有人常在朋友圈里“秀幸福”,他们一天的生活轨迹都能在微信上找到。这类人往往内心安全感较高,心态积极乐观。自然也有人际关系欠缺的,希望通过“晒”满足自我,积极地建立人际关系。还有一些人在朋友圈晒一些信息资讯,从军政、体育到娱乐无所不有,像一个咨询的传递者。他们可能是因为童年人格发展期间没有获得父母的表扬和尊重,希望通过发表独到的内容和观点来体现自己万事皆晓,从而降低孤独感,获得认同。
“报告还没写。连续几天没好好睡了,快挺不住了!”朋友圈里也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常常在朋友圈发点小牢骚,他们的不满更多源于内心的负面情绪,但是往往会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别人。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朋友圈的图片、文字、链接类似“心灵鸡汤”,给人以精神的给养.传递了正能量,当然.朋友圈有的时候也成为了集点赞数量和拉票的途径之一。
(选自搜狐网,有删改)
【材料二】
跑步之风.不仅席卷真实世界,更是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中“兴风作浪”。继晒娃、晒美食、晒自拍之后,晒跑俨然已是朋友圈新贵。跑步这项运动,在商业和科技的力量推动下,正变得热闹起来,甚至有些喧嚣。
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健康,而跑步门槛又很低。一位网友调侃道,颜值不高、拍照技术不好、又没有美食可以晒,就只能晒跑了。每一个点赞、每一条评论,对晒跑族而言,都像是鲜花和掌声,既是鼓励又是监督。当你每次看到别人在晒,比如“新纪录,10公里,明天继续!”“跑步半月,降了四斤”,你会觉得整个世界好积极,唯独自己在偷懒。而当你自己跑出新纪录,想晒的欲望简直难以抑制。对很多人来说,晒跑是在刷存在感、刷社交圈、刷“我能你不能”。至于跑步的时间,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时间关系,也会经常选择清晨起床后去空旷的场地进行跑步锻炼。
为了使晒跑更加方便、有趣和持久,商业公司进行市场调研,揣摩用户心理,可谓下足了功夫。很多跑步应用中都有类似网络游戏中打怪升级的体验:设置一项任务,完成,并获得相应的成就和勋章。用户的每一次奔跑都被忠实记录,包括路线图、时长、步速等.每一次运动都有看得见的增长,并能分享给好友或者与其互动。游戏设计中的即时反馈机制等技巧,让跑步变得轻松、有趣。
未来随着跑步产业的日渐成熟,晒跑热仍将延续。而如何在一片火热的朋友圈中晒跑晒出特色,还真得好好动一番脑筋。
(选自果壳网,有删改)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现在常用的手机运动软件主要工作原理:利用手机不断接收的经纬度信息或者手机摆动次数。计算运动距离和步数,再综合运动距离、时间等数据,计算出运动速度、能量消耗等,利用已设置好的程序,给出下一步运动计划。部分软件受定位误差、网络信号等因素影响.有些数据可能会出现偏差。
(某跑步软件开发工程师)
【材料四】观点碰撞
关于朋友圈的各种“晒”,引发了网友的讨论,以下是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①朋友圈是属于个人的隐私空间,发布的内容取决于个人喜好,与他人无关。
②朋友圈是社会的免费教科书,是知识完全不分等级的一次传播,在这里,晒是一种分享,晒是一种进步。
③与其围观别人的生活,不如充实自己的生活。
④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自己的立场和自律。
( 1 )请仔细阅读方小舟女士的朋友圈文字,其中不属于【材料一】中所介绍的内容是( ) 请以“与 拥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