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狼籍 蔓延 玲珑 高低屈曲
B: 堆叠 檐漏 简朴 自出心材
C: 明艳 宽敞 布置 因地治宜
D: 鉴赏 工细 雷同 惟妙惟肖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B: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 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D: 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
3、下列语法和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视觉中国、东方IC等机构的商业模式,虽然不违法,却不道德,对社会的贡献也很低。”这句话中,加点字“虽然”“对”“也”分别是连词、动词和副词。
B: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中“哎呀”二字是叹词,表示对美的感叹。
C: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讲述了木兰从军的传奇,使得木兰这个巾帼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我们常说的“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巾帼”和“须眉”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D: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4、将“那么,忙了停一停,累了歇一歇”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忙与累也许是无法避免的。(A)当我们稍作停歇,伸手把过一枝梅花,此时不用再去羡慕梅妻鹤子的悠闲。(B)嗅一嗅梅花的清香,就能嗅到生活的芬芳。(C)能嗅到生活芬芳的人,四季都有花开。(D)四季的花香会让我们远离忙碌和疲惫,享受到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A: A
B: B
C: C
D: D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 ;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 ;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 微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
B: 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微风拂面
C: 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
D: 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
6、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想静静。
B: 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最佳长篇故事奖。
C: 继两次承办中国女足热身赛后,曲靖又以唯一一个地级城市的身份加入了国足世界杯预选赛主场申办的行列。
D: 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7、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jiào)  笨(zhuó) 澈(chénɡ) 塌(dān)
B: 缈(piāo) 显耀(yào) 狭(ài) 烧(zhuó)
C: 忙(nǜ) 行(zhuì) 充(pèi) (quán)伏
D: 放(sì) 刻(kē) 瓢(dān) 怪(chēnɡ)
8、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时,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时,当刚钻出地面的麦苗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时,我们知道冬天来了!在冬季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家人们亲切地聚集一堂,围炉而坐,有足够的时间聊天、看电视,从容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A: 选段中把“阳光”比喻成“璀璨的钻石”,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明亮耀眼。
B: 选段中把“麦苗”拟人化,用它们“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麦苗在冬雪的保护下,安静而舒适地生长的样子。
C: 选段中运用“当……时”的排比句式,语气连贯地写出各种景物的变化,表明了冬天到来时的美好情状。
D: “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地写出了家人们围炉而坐,欢度冬夜时那发自内心的快乐。
9、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轮(kuò) 琐(xiāo) 放(jiě) 左(sāi)
B: 躇(chóu) 唐(tuí) 体(tiē) 使(chāi)
C: 狼(jí) 手可得(tuō) 懵(měng) 落(yǔn)
D: 乱(sāo) 笑(shàn) 视(bì) 淹(mèi)
10、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 ;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 ;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 ;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
①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 ②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③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 ④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A: ③④①②
B: ③①④②
C: ④①③②
D: ②③①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词鉴赏。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1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 2 )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进三十余顷以赋民。

布政使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调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蹦迪,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接察副使,仍视郡事。

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有删改)

【注】①抚按:官职名。

( 1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言于抚按”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每假借藏书之家
B: 苛政猛虎也
C: 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D: 达汉阴
(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陈幼学担任确山知县时,致力于施惠百姓,积粟米二千石以备荒年,垦荒田八百多顷。
B: 陈幼学任职中牟期间,率领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终没有出现蝗灾。
C: 陈幼学不结交权贵,尽管他的儿子为他争辩,最终还是被权贵上报给朝廷。
D: 陈幼学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孝顺母亲,去世后,中牟、湖州两地百姓为他立祠祭祀。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立捕之:________

言中牟治行无双:________

③御史以:________

④明年:________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幼学执敏置诸狱。

②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邹凤岭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簇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都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 1 )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①________→教“我”磨面做饼→给“我”压岁钱→②________→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佩的去向

( 2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下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②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 3 )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

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 4 )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B: 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 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 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 5 )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用这种方式出名,不值

“十一”长假,美丽的西湖带给了我们假日好心情,但在西湖边,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无语的事情。北山街保俶路口的圣塘景区靠近湖边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杭州西湖”四个红字,它算得上是西湖边的网红石碑了,很多游客都爱和它合影留念。10月1日早上,西湖景区湖滨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石碑的左上角多了几个红色的字。字体歪歪扭扭,大致可以看出是“平文涛”“无砂之禅”七个字。消息经报道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都在说:“平文涛,你欠杭州一个道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文明行为发生率在不断降低。然而,还是时常有不文明行为被媒体曝光:摘走植物园名贵鸡蛋花、逃票入景区踩踏张掖丹霞岩体、在国外民宿遗留大量垃圾……甚至还有“高铁霸座”、大闹机场、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等“升级版”不文明现象。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参观游览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自然、人文景观,有的甚至还有损国家形象。

这些不文明行为有的被媒体曝光后,受到大众一致口诛笔伐,个别“肇事者”甚至还遭到了网络“人肉”的曝光,为不文明行为付出了巨大代价。然而,依然有一个个“后来者”重蹈覆辙,因此而“出名”

( 1 )阅读选文可以发现,标题《用这种方式出名,不值》有两层含义,请简要回答。
( 2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一定有所感悟吧,请针对这种现象谈谈自己的感想。(10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题目:告别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裙下之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