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取(móu) 叱(zhà) 匀(chèn) 忍俊不(jìn)
B: 禁(gù) 瓦(1i) 追 (shuò) 义愤填(yīng)
C: 隐(cè) 狼(jí) 然 (mò) 惟妙惟(xiào)
D: 阔(chuò) 屑(xiè) 红(yīn) 鳞次比(zhì)
2、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更好地了解汕头的历史和文化,我校有近80%左右的同学参加了“汕头一日游”活动.(去掉“近”或“左右”)
B: 歌星、影星多是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常常荒废了学业.(把“他们”改成“我们”)
C: 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弘扬”和“培育”进行对调)
D: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表达的水平.(把“培养”改为“提高”,或者把“水平”改为“能力”)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本届读书活动中,选手们不仅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更激情阐述了自己的读书感受。
B: 透过浓浓的迷雾,我清晰地看到父亲在远处慢慢地走着。
C: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为健康事业插上了智能翅膀。
D: 考试期间,不少家长为孩子精心准备了铅笔、钢笔、橡皮、风油精等文具用品。
4、下面划线字的字音和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biàn) 本(juān) 林(hàn) 田(chóu)
B: 衣(ɡuān) 遒(jìn) 取(shè) 竿(wéi)
C: 长(shàn) 料(qiào) 青(tà) 拥(cù)
D: 杻(shū) 沉(tán) 夫(xiān) 道(chà)
5、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厄制 度假村 按部就班 死心塌地
B: 挑衅 金钢钻 因地制宜 融会贯通
C: 蔓延 通缉令 张惶失措 精兵简政
D: 狼籍 垃圾桶 挺而走险 相辅相成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删除“在”和“身上”)
B: 为迎接和承办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我市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将“营造”改为“打造”)
C: 古朴的骑楼建筑修缮完成,见证了汕头百年商埠的盛衰,也是汕头华侨文化的一种载体和缩影。(在“见证了”前面加“不仅是”)
D: 号称全球可折叠最快的华为5G手机——华为Mate X震撼发布,设计形态史无前例。(把“最快的”放到“可折叠”前面)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挫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不应该退避三舍,一蹶不振
B: 他望着八百里沂蒙起伏的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诵》一气呵成
C: 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吧衣袖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D: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们没有理由直截了当地对任何人说:“你是庸者。”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争(zhí) 亮(liáo) 黄(yūn) 人迹至(hǎn)
B: 应(hè) 蓄(zhù) 粗(guǎng) 为一谈(hùn)
C: 静(mì) 咄逼人(chū) 感(kaǐ) 絮絮叨(dāo)
D: 一(chà) 贪(lán) 傥(tì) 威风凛(lín)
9、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秘诀 蜜饯 具备 重蹈履辙
B: 禁锢 迷留之际 一抔黄土 无与伦比
C: 端详 谀词 抚掖 恼羞成怒
D: 教诲 廓然 无类遐迩 目不暇接
10、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岩》中,许云峰发现郑克昌形迹可疑,便命令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不听劝告,结果被捕并叛变,导致很多同志相继被捕。
B: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中篇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C: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按顺序依次是晁盖、王伦、宋江
D: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受朱赫来、冬妮娅等人物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1 )诗中“万籁”的意思是________。
(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明出游时间、地点、环境。
B: 颔联营造了禅院幽雅宁静的意境。
C: 颈联抒写了诗人恍若隔世的观感。
D: 尾联寄托了作者追求隐逸的情怀。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 )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孟子,是________时期的思想家。

( 2 )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于版筑之间________ 益其所不能________

于色________ 而后________

( 3 )文中开头列举的六个人,这六个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说明什么道理?

( 4 )上天要把重担交给某个人,从哪几个方面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 5 )孟子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激励了一代代人战胜眼前的磨难走向成功,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忧患一定能让人成功吗?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父亲的菜园子

①父亲在电话里给我描绘他的菜园子:菠菜、大蒜,韭菜,萝卜,大白菜,芫荽,莴苣……里面什么都长了,你爱吃的瓜果蔬菜有的是,你就等着吃吧。

②我的眼前,便浮现出这样的园子:里面的青翠缠绵成一片,深绿配浅绿,吸纳着阳光雨露,实在美好。

③既而我又有些怀疑了,父亲虽是农民,但他使的是粗活,挑河挖地,他很在行。而种瓜果蔬菜,是精致活,像绣花一样的,得心细才行。几十年来,都是母亲做的,父亲根本不会。

④我的疑虑还未说出口,父亲就在那头得意地说,种菜有什么难的?我一学就会了。我知道你喜欢吃这些呢,所以辟了很大的一个菜园子。

⑤自从母亲的类风湿日益严重后,父亲学会了做很多事,譬如煮饭和洗衣。想到年近七十的老父亲,在锅台上笨拙的样子,我的眼睛,就忍不住发酸。父亲却满不在意,他乐呵呵地说,等你回来,我到菜园子里挑了,炒给你吃,活鲜鲜的,保管你喜欢吃。

⑥父亲的菜园子,在父亲的描绘中,日益蓬勃起来。他说,青椒多得吃不掉了,扁豆结得到处都是,黄瓜又打了许多花苞苞,萝卜马上能吃了……我家的餐桌上,便常常新鲜蔬菜不断。有的是父亲亲自送来的,有的是父亲托人带来的。父亲说,市场上的蔬菜农药太多,你们少买了吃,还是吃家里带的好。

⑦偶然得了机会,我回家转,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父亲的菜园子。母亲坐在院门口笑着说,你爸哪里有什么园子啊,学了大半年,他才学会种青菜,这人笨呢。

⑧我疑惑,那,爸送我的那些蔬菜哪里来的?

⑨母亲说,是你爸帮工帮来的。我不能种菜了,他又不会种,怕你没菜吃,就去人家地里帮工,人家送他一些现长的瓜果蔬菜抵工资。

⑩怔住。回头,瞥见父亲正站在不远处,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他因“谎言”被揭穿而羞赧。嘴上却不肯服输,招手叫我过去,说,你别听你妈瞎说,我不止会种青菜的,我还学会种芫荽。

⑪他领我去屋后,那里,新辟了一块地,地里,一些嫩绿的小芽儿,已冒出泥土来,正探头探脑着。父亲⑫这里,很快会成一片菜园子,你下次回家来看,肯定就不一样了,父亲说。他的手,很有气势地在半空中划了一个半圆。

⑬我点头。我说到时记得给我送点青菜,还有,还有豌豆。我喜欢吃。

( 1 )第⑩段中“谎言”具体是指________
( 2 )第④段“我”疑虑的原因是________
( 3 )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为了“我”能吃上新鲜蔬菜,给人家帮工种菜。
B: 父亲在屋后新辟一块地,让“我”吃到了很多蔬菜。
C: 父亲多次向我描绘他的菜园子,证明他是种菜能手。
D: 父亲在母亲的类风湿日益严重后,学会了做很多事。
( 4 )以“父亲的菜园子”为标题的好处是________
阅读赵振华的《那年母亲打月饼》,完成下面小题。

①时间总是趁你不留意悄悄溜走,转眼秋天已过去一半,回过头,挥别诗意的白露,向前看,秋分身着盛装,款款来到我们身边。

②秋分一来,早晨又多了些许凉意,推开窗,凉风迎面扑来,不禁打了个寒颤,遂增添衣服,漫步秋天小路,饱览秋之美丽。用心赏,这一季的风景别样美;慢慢行,这一季的心情,颇特别;细细品,这一季的思念最深情。然,临近中秋,秋日里的思念莫过于此节了。

③小时过中秋,最渴望吃上月饼。那年,父母住在村里。村里还没承揽打月饼的商家,想打月饼只得去县城。母亲为了让我们弟兄四个能吃上月饼的心愿,过节前几天早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早上,大地还处于沉睡之中,她就和左邻右舍结伴而行,骑着自行车,驮着打月饼的材料(白面、胡油、白糖、果脯……)向相隔三十里的县城匆匆赶去。为的是排队排在前面,好在夕阳西下之前,月饼出炉,早点回家。而我们四个“馋猫儿”早已站在街门口,望眼欲穿。一见她回,一拥而上,每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各抢一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甜丝丝的月饼让我们大饱口福,香喷喷的月饼让我们口齿留香,感觉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东西了。而累了一天的母亲,看到自己孩子如愿以偿,满身疲惫早已抛之九霄云外……

④小时年幼无知,只享受着吃月饼,对母亲的辛劳似懂非懂,如今忆起,世上最爱你的人,最牵挂你的人,最关心你的人永远是你的父母。

⑤年复一年,中秋年年如此。

⑥光阴荏苒,我到太原上大学了。每逢中秋之时,母亲便把提前做好的月饼打包好,让父亲千里迢迢给我送到学校。吃着香喷喷的月饼,望着眼前的爹,想着远方的娘,不禁泪眼婆娑。这哪里是月饼?分明是父母爱女之心,它比山高、比海深、比天阔……

⑦每当此时,我便把父亲安排在男生宿舍,因有几个老乡,沟通起来并不陌生。父亲乐观豁达,善于言辞,心地善良,男同学也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他。

⑧父亲每送月饼,只住一晚,此时的我,成熟懂事。每次别离,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总会热泪盈眶,而父亲也是回首相望,甚是不舍。

⑨每次父亲走后,心中挂念不已,便写信问之。父亲总是信中叮嘱:“吃好,喝好,钱不够了,爹给你寄,不必惦念家里。”虽是父女,也如知己。信中无话不谈,每次信到手中,如见其人,伴我前行;如闻其语,激我向上。就这样,父亲的来信伴我度过了在外学习生涯。

⑩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父亲虽为国家工作人员,但我血液里流淌的仍是农村人拥有的淳朴善良,有傲骨无傲气。当年毕业回老家找对象时,介绍者多也,有世家子弟,有官员子弟,但父母一直遵循门当户对,不敢高攀,唯恐我到了对方家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经过千挑万选,决定找一同行——平凡的人民教师。按当地风俗,结婚首年中秋节,婆家要给妈家丰厚的礼物。我们既不和城里人攀比,也不比村里人寒酸,我们仅选择适合自己回报父母的方式,除了给父亲一些钱外,月饼是必不可少的。

⑪父亲爱吃甜食,他吃月饼时,总喜欢倒上一杯开水,把月饼分开两半,边吃边喝水,等月饼吃完了,水也喝光了,总能协调一致。看着父亲惬意的样子,我的内心也无限温暖!

⑫时至今日,每到他的“节日”,我们祭拜他时,所带供品,必有月饼。

⑬自父亲走后,每逢中秋,仰望圆月,我总会遐想万千:广寒宫里嫦娥怀抱玉兔俯视人间,嫦娥定是思念后弈。天上亦是,人间何尝不是?我的父亲,今夜谁来陪?

⑭时光有去无回。如今,月饼还是圆的,但盒不再简素,馅不再纯粹,咬一口,都是花花世界的味道。如今,吃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平时只要想吃,各种各样的月饼随时随处便可买上。但儿时的那种快乐再也无法找到,儿时的那种遐想再也无法产生,儿时吃的那种月饼味道再也无法尝到……

(有删改)

( 1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对父母的情感

小时候

①________

望眼欲穿

上大学

父亲千里送月饼

②________

结婚后

③________

无限温暖

现如今

我给父亲祭月饼

思念父亲


( 2 )第③段划线句子语言生动形象,请赏析。

一见她回,一拥而上,每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各抢一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 3 )文章结尾段划线句子哪个词语应该重读?为什么?
( 4 )第⑥段写:“想着远方的娘,不禁泪眼婆娑。”结合全文,想象此时“远方的娘”在想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远方的娘设计一段内心独白。(40字左右)

(独白: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

四、写作(分值:60分)
春风吹过,给山林留下一片葱翠;细雨洒过,给田园带来一派生机。少年的你,又会给亲人、朋友,给校园、社会,给现在、将来留下些什么呢?

请以“我给 留下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令人窒息”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