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次“学雷锋 献爱心”跳蚤市场举办得如此成功,都要归咎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B: 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C: 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 , 蔚为壮观。 D: 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
2、 | 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斋 门槛 絮说 语无论次 B: 绷紧 头颅 笼罩 大廷广众 C: 撬门 荒僻 诘问 悔人不倦 D: 帐篷 疮疤 辫子 切切察察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 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语文课。 C: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D: 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 |
4、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颁发(bān) 愚沌 屏息敛声(pǐng) 惊涛澎湃 B: 翘首(qiào) 统率 悄然不惊(qiǎo) 摧古拉朽 C: 娴熟(xián) 凌空 殚精竭虑(tàn) 眼花瞭乱 D: 镌刻(juān) 泄气 锐不可当(dāng) 属引凄异 |
5、 | 下面这段话中,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B: ③④⑥ C: ③⑤⑧ D: ①④⑦ |
6、 | 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 B: 一提到梁子湖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马夸夸其谈 , 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 C: 赵良真是别有用心 , 办的手抄报内容和形式都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D: 我不敢去想如果真的面对有一天失去你的时候,是怎么样一种歇斯底里呢?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彰显( zhāng) 杀戮(lù) 翘首(qiào) B: 仲裁(cái) 篡改( chuàn) 颁发(bān) C: 遗嘱(zhǔ) 泄气(xiè) 要塞(sè) D: 不辍(chuò) 宛然(wǎn) 寻觅(mì) |
8、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虐待(luè) 拘泥(nì) 气冲斗牛(dòu) 屏息凝神(bìng) B: 睥睨(pì) 抖擞(shǒu) 名副其实(fù) 娇揉造作(jiāo) C: 驰骋(chěng) 纤维(xiān) 摩肩接踵(zhǒng) 咄咄逼人(duō) D: 倾刻(qīn) 驿路(yì) 拈轻怕重(niān) 粗制烂造(làn) |
9、 |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________;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__。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 微风拂面 萤火流逝 屋檐滴水 B: 萤火流逝 屋檐滴水 微风拂面 C: 微风拂面 屋檐滴水 萤火流逝 D: 萤火流逝 微风拂面 屋檐滴水 |
10、 |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无从致书以观 / 专心致志B: 益慕圣贤之道 / 精益求精 C: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患得患失 D: 未尝稍降辞色 / 义正辞严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②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③后,酒醒却咨嗟④。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②壕:护城河。③寒食: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④咨嗟:叹息、慨叹。 ( 1 )词作中,“一城”与“________”相结合,写出词人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高远之景。( 2 )你如何感受到词中作者面对人生失意时的积极心态?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 |
阅读 齐闵王之遇杀①,其子法章变姓名,为莒②太史家庸夫③。太史敫女,奇法章之状貌,以为非常人,怜而常窃衣食之。莒中及齐亡臣相聚求闵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于莒,共立法章为襄王。 襄王立,以太史氏女为王后,生子建。襄王卒,子建立为齐王。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余年不受兵。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选自《战国策》,中华书局2016版,有删改) (注释)①齐闵王之遇杀:公元前284年,燕军攻入齐都临淄,闵王逃亡,被楚将淖齿所杀。②莒:齐邑,在今山东莒县南。③庸夫:佣夫,受雇用的人。 (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太史氏女为王后/以中有足乐者 B: 与诸侯信/愿陛下亲之信之 C: 齐多知/人不知而不愠 D: 而解此环不/尊君在不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莒中及齐亡臣相聚求闵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于莒 ( 3 )有人评价君王后是一位“巾帼英雄”,请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的理解。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知 止
【台湾】张继高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微时代的微文化
①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贷、微电影、微小说……所有这些以去中心化、碎片化、零散化为特征的新兴文化形态、传播方式乃至经济活动形态、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微”已经成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
②曾几何时,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为追求的。在唯“大”是求的发展模式下,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大广场、大楼、大马路……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大强度甚至大混乱,“大”成为现代人典型的“文明病”。就此而言,可以说,对于“大”的迷思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症结所在。“大”曾经、正在并将继续让我们感到紧张、压抑、沉闷甚至恐怖,“大”开始走向蠢笨、无个性和千篇一律。我们逐渐开始厌倦“大”,因为“大”已经越来越远离人本身。
③在新世纪,“大”已经不再是无争议的一个褒义词。
④与此同时,后工业、后现代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把我们带入了微时代,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我们逐渐体会到,“微”其实是一种更为亲切、随和、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微”可以让我们放松,“微”可以让我们从容,“微”可以让我们回归我们自身,“微”时代的来临带给我们会心的微笑,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⑤应该说,“微”不仅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形态的转型。
⑥在政治层面上,“微时代”的政治不再是宏观政治的一统天下,更加世俗化和平民化的微观政治正在改写我们的政治话语,重新设置我们的政治议程。微观政治使得“政治”的含义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政治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建立了起更大的相关性,政治的参与途径变更加多样、快捷,参与群体更加草根化。在微时代,权力更加分散,参与更加便捷,微时代的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政治成为可能。
⑦在经济层面上,“微时代”的经济是以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为导向的经济,是品质高于规模的经济,是绿色环保的经济,是互动、对话和共赢的经济。微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它提供的服务更加无微不至。
⑧在生活层面上,“微时代”既不拒绝理想主义,但也不排斥物质生活,既尊重英雄主义,更关爱平民百姓。它巧妙地将审美的触角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分肌理之中。“微时代”不排斥大气和粗犷,但同样懂得欣赏优雅和精致。
⑨“微时代”的微文化的特征或许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那就是——个性,自由,草根,青春。“微”文化是一种张扬个性的文化,微文化的口号是:Do It Yourself !“微”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由的文化,它更多游戏精神而较少实用功利,微时代的选择权更加多样,更加自主;“微”文化是一种草根参与的文化,一种祛魅的平民文化,一个去精英化时代的草根文化;“微”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低门槛,“想拍就拍”,“想唱就唱。”“微”文化是一种青春活泼的文化。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亚文化的天堂,青年成为“微”文化的天然主体。
⑩当然,微时代并不是一个新的乌托邦,微文化和微生活也绝非完美无缺。微技术在方便信息发布的同时,也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瞬间信息,也使谣言传播更加容易。它在扩大交流的同时也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部落化和江湖化,并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之下使人们迷恋于私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小玩意”,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大责任、大理想、大视野和大胸怀。
⑪因此,我们同样有充分理由警惕微时代的畸形发展,成为四分五裂的微分子时代。
(选自《中学生读写》有删改)
( 1 )作者对“大文化”和“微文化”分别持什么态度?( 2 )作者认为我们现在已经步入“微时代”那么“微”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特点?依据文意概括填在下面表格中“微”的体现 | 特点 |
政治方面 | 世俗化和平民化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材料链接:现在很多人刷微信、刷朋友圈成了一种病,早也刷,晚也刷,吃饭时刷,等车时刷,亲朋好友聚会时刷,甚至走路时也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只争朝夕,生怕一不小心错过了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
作文。
每一天都是成长的历程,每一件事都是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水花,在生活中,有师长的教诲,有朋友的关爱,有儿时的欢乐,有校园的精彩……回首往事,这些都是记忆的珍宝。
请以“岁月留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