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判断修辞手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②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A: 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B: 比喻 拟人 互文 对偶 C: 拟人 比喻 互文 对偶 D: 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阻遏(è) 闷热(mèn) 束手无策(shù) B: 匀称(chèn) 蹒跚(pán) 人头济济(jǐ) C: 两栖(xī) 追溯(sù) 日薄西山(bó) D: 镂空(lòu) 绮丽(qǐ) 风雪载途(zǎi) |
3、 | 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润lùn 挟带jiā 闪烁shuò 荡漾yànɡB: 抖擞sǒu 褪色tuì 凋谢diāo 褒贬biǎn C: 心悸jì 吞噬shì 棱镜línɡ 灼伤zhuó D: 冰碴zhā 酝酿yùn 砥吮shǔn 徜徉yánɡ |
4、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节,我们要在祭拜先人的同时,记住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B: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一带一路”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它的宏伟规划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 D: 夜幕下的姜堰人民公园,流光溢彩,风景如画,游人接踵摩肩。 |
5、 | 下列标点符号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的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B: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C: “准备迫降”“明白!”天地间,惊人地默契。 D: 高空怎么会有小冰晶,谁把它们带上去的呢? |
6、 | 下列对诗歌《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 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 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
7、 | 选出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会宾客人宴(举行宴会,动词) 几欲先走(逃跑)B: 侧目(用眼看,动词) 宾客意少舒(不多) C: 指其一端(一种) 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D: 几欲先走(音jī几乎) 一抚尺而已(罢了) |
8、 | 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作家独特的生存状况使其作品带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其散文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和《合欢树》等。B: 安徒生(1805—1875), 《皇帝的新装》作者,丹麦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和《丑小鸭》等。 C: 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我们称其为语境。但是无论语境如何,一个词的意义是固定不变的。 D: 词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的词语,也有大量的词是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词。 |
9、 | 选出下列各句朗读语气有误的一项( ) A: “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鼓励)B: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害怕) C: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宽慰、引导) D: “我能办得到的。”我想。(无可奈何) |
10、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是苏联作家。课文通过生动细腻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把外祖母的形象写得独具魅力、光彩照人。B: 《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课文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如“阖户启箧”“复奏如初”等,生动地表现了赵普一心为国的品格。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本文记叙了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许多趣事,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 D: 《于园》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本文抓住于园“奇在磊石”的特征,分别从“实”“虚”“幽阴深邃”三个方面对于园进行了具体说明,突出了于园的园艺特色。 |
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自己居住的地方非常安静,没有什么人前来打扰。B: “问君何能尔?”是诗人的自嘲,因为自己已经不在朝中做官,遭别人轻视也是自然的。 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具体描写南山景象,表现诗人从自然景色中领略到无限的乐趣。从“采菊”和“日夕”来看,这首诗应当是在秋天的晚上写的。 D: 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换成“望”,为什么?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选自张岱《白洋潮》⑦) ①仅如银线 仅: ②吞天沃日 沃: ③轰怒非常 非常: ④颜始定 颜: A: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B: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D: 而旗尾略不沾湿。 ( 3 )给下列句子划分正确的停顿。 再 近 则 飓 风 逼 之 势 欲 拍 岸 而 上。( 4 )翻译下列语句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②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真奔塘上。( 5 )甲文从哪几个方面正面写海潮之盛?试结合文段说明一下。( 6 )甲乙两文同写浙江之潮,结合课文,谈谈它们在写作内容方面有何不同? |
①一百多年前,法国的雨果曾经这样感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我国也世代传承着一句浅白的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两句话指向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包容。法国人的浪漫和中国人的实在碰撞在一起,于是人们发现: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是地球上的子民所共同拥有和赞美的品德。
②包容需要一种智慧,一种气度。中国俗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要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想包容没有一定的智慧和气度是做不到的。蔺相如正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气度,包容了廉颇,才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 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③包容体现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越王勾践可以忍受卧薪尝胆的苦楚,却在灭吴后下令诛尽吴国宗室。韩信未发迹时有过“胯下之辱”,但在成功之后,再见到当初侮辱自己的无赖儿郎,却能不计前嫌地任命他为巡城校尉。可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包容。越王勾践懂得隐忍,却不懂得包容;韩信虽受“胯下之辱”,却能不计前嫌,这正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的体现。
④包容 , 。因为包容而获得他人感激是一种幸福,因为包容而砥砺自己的韧性,是人生最大的财富。邓小平曾多次被打倒,但他从没有记恨过,相反,却带领亿万中国人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邓小平的幸福与财富,也是亿万中国人的幸福与财富。
⑤当然,包容不等于放任和纵容。无节制的纵容会造成社会的畸形。包容也不等于隐忍不发。忍是刻意的制怒和压抑,迟早有爆发的一天。包容更不等于沉默和忘却,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真正的包容,应该如伏尔泰对其政敌所说的:“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那样。
⑥包容是海纳百川,包容是厚德载物,包容是淡泊明志,包容是宁静致远。当今世界冲突不断,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如是我愿!
①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证思路。
②根据第四段的论述的内容,补写画线部分。
( 4 )纵观全文,第⑤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金果
[新西兰]吉姆·拉蒙特
①我与玛丽·特拉弗斯是偶然相识。她是一个孤儿。在青霉素这种药还没有发明之前,她的父母在几天之内就相继死去。这种悲剧在我们那个小村子里可不是轰动的新闻,不过7天就会被人遗忘。哈里·特拉弗斯和他的妻子赫提,理所当然得收养这个孩子。他们自己没儿没女,而且全村都赞成他们应该这样做,所以,不管怎样,他们对此事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事发生在两年前,那时玛丽只有5岁。
②我好歹算是个画家吧,对于真和美的追求已把我引入歧途,我变得相当自私,甚至对存在于我眼前的真和美也视而不见。
③我既不是出于病态,也不是特地到乡村教堂的墓地去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因为在这夏日的夜晚,我发现我们乡村的墓地是一块宁静的地方,它给人以无穷的沉思遐想。就在那一天,人们在这块墓地上举行了一次葬礼。可怜的老卢汾去世了,他是留在村里唯一的中国人,淘金热那个时代的遗老,至少有90多岁的年纪。我曾经把这位老人画入一套反映这个地区早期风貌的组画中。他住在村外的一间小草棚里,从不与任何人来往。人们发现他死在床上,便立即将他安葬了。据我所知,只有教区的牧师和殡仪员两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④我大口大口地吸着烟斗,沉思地望着这位老人坟头上的新土,试图想象卢汾的童年生活,假如他曾有过的话。这时,我瞥见了玛丽·特拉弗斯。
⑤她沿着两边栽有白杨的小道走来,手捧一大束黄色玫瑰花。后来,她跪在卢汾的墓前,把那束玫瑰花放在肥沃的黑土上,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两手平整着那马马虎虎翻整过的草皮。
⑥我忘记了吸烟,呆视着。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玛丽·特拉弗斯。随后,她也看见了我。
⑦她那对深思的棕色眼睛虽然仍是泪水盈眶,但却好像看穿了我整个面目。我觉得我那卑贱的灵魂仿佛已暴露无遗。
⑧“是卢汾的朋友吗?”她问。
⑨我只好顺水推舟地说:“是的。”
⑩“我爱他。”她直言不讳地说。
⑪在那一刹那间,我意识到我的寻求已告结束。
⑫“告诉我,姑娘……把有关卢汾的事情说给我听听。”
⑬“卢汾照管赫提婶婶的玫瑰花。赫提婶婶只爱她的玫瑰,哈里叔叔只爱他的书本,只有卢汾疼爱我。放学归来时,我总能在他的园子里见到他,而且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提问,他还送给我一件礼物。”
⑭“孩子,是件什么样的礼物啊?”我轻声问道,生怕我的问话会中断她的叙述。
⑮“您看。”她说时出乎我意料之外地拿出了一块纯金的小匾,上面精致地雕刻着中文。
⑯“你知道这上面说的是什么吗?”我严肃地问道。
⑰“知道,”她说,“黄金酬商贾,金果报人生。”她眼里饱噙着泪水。
⑱“我不知道可怜的卢汾是否真的找到了金果,所以我从赫提婶婶的花园里给他带来了这些金色的花儿。”玛丽这样结束了她的叙述。
⑲“我的孩子,”我说,“他确实找到了金果,卢汾在他临终之前找到了金果。”
⑳我激动地握着她的小手,领着她走出了教堂的墓地。
(选自《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大全集》)
( 1 )文中的玛丽和卢汾都很不幸,他们的不幸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2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写出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①哈里·特拉弗斯和他的妻子赫提,理所当然得收养这个孩子。
②我忘记了吸烟,呆视着。
写作。
题目:我很想
要求:①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
③能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全文不得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