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隋唐陶俑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其中以唐三彩为最。
B: 如今,美联储的加息决定或将使得亚洲国家同中国分道扬镳
C: 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 , 像拓宽了几尺。
D: “内地第一偶像天团”的BOBO组合,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短短的一年里交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业”,赢得了众多的奖项,当之无愧地在一周年的时候,领到了“一年级优等生”的奖状!
2、在《水浒传》中,作者刻画了一个具有惊世骇俗之美,又心狠手辣的人物是( )。

A: 孙二娘
B: 扈三娘
C: 潘金莲
D: 顾大嫂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蒜因其富含蒜氨酸的原因,进入人体血液时会形成对人体身体有益的大蒜素。(去掉“的原因”)
B: 研究人员认为,估计实现冷冻人体的复活,可能至少要到50年后。(“估计”和“可能”删掉其一)
C: 教师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师资是否优秀决定着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去掉“因素”)
D: 今年全国高校共有765万毕业生,如今,他们已陆续踏入社会,离开校园。(将“踏入社会”与“离开校园”对调)
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所谓“绚烂之撅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②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

③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④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 的加以削删。

⑤须知敞帚究竟不值珍视。

A: ②④③①⑤
B: ②⑤④③①
C: ④③⑤②①
D: ④⑤@③②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置身其中,让人不知是城在湖中,还是湖在城中。

②从空中俯瞰,南昌市确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

③城外有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城内有东湖、西湖、南湖、北湖。

④这是南昌市打造水景观得天独厚的优势。

⑤鄱湖浩渺,宛如明珠;赣江如带,穿城而过;江河湖塘,星罗棋布。


A: ③①⑤②④
B: ③①②④⑤
C: ②⑤③①④
D: ②①③④⑤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 (1)(3)(2)(5)(4)(6)
B: (5)(1)(3)(6)(4)(2)
C: (5)(6)(4)(1)(3)(2)
D: (3)(2)(5)(1)(4)(6)
7、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时,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时,当刚钻出地面的麦苗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时,我们知道冬天来了!在冬季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家人们亲切地聚集一堂,围炉而坐,有足够的时间聊天、看电视,从容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A: 选段中把“阳光”比喻成“璀璨的钻石”,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明亮耀眼。
B: 选段中把“麦苗”拟人化,用它们“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麦苗在冬雪的保护下,安静而舒适地生长的样子。
C: 选段中运用“当……时”的排比句式,语气连贯地写出各种景物的变化,表明了冬天到来时的美好情状。
D: “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地写出了家人们围炉而坐,欢度冬夜时那发自内心的快乐。
8、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困难时,有些人只知道怨天尤人 , 去找一些客观原因,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B: 张小明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总是积极地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态度值得提倡。
C: 在妈妈的逼迫下,他极不情愿地穿上了哥哥的衣服,但衣服又瘦又小,捉襟见肘 , 很不合体。
D: 2010年台北电影节影帝影后出炉,陈意涵和11岁小演员毕晓海当仁不让 , 分别拿下“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演员”奖。
9、

下列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京晨报讯(记者王歧丰)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市已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北京市文物局日前通报,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68处抗战文物的保养工作。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抗战类文物共162处。近年来,对焦庄户抗战遗址等一批抗战文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此次文物修缮,主要是对地堡类文物周边进行降土,将原入口加以整修,重做地面和排水,增设自渗井,安装文物保护标志牌、说明牌。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平衡。各级抗战文物的保护情况不乐观,大部分存在局部残损的情况,小部分损坏严重。

A: 北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B: 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平衡
C: 北京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
D: 北京开始保养68处抗战文物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他受《朗读者》的影响,最近溺爱起阅读来。早自习读,语文课上读,晚上睡觉前也读。朗读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B: 这位演说家油嘴滑舌 , 妙语连珠,赢得了大家赞许的掌声
C: 经济危机一来,很多行业都陷入了困境,尤其十分依赖市场的煤钢产业一马当先
D: 在商界用心经营二十余年,他人脉宽广,做起生意来左右逢源 , 一帆风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①明卿:作者的好友。 ②楚:楚地。 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 1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环境的 的特点。

(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 1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时范文正领浙西 问今何世(《桃花源记》)
B: 为术备 世人爱牡丹(《爱莲说》)
C: 及公兴造 宫妇左右莫不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司农之粟 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②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既 已 恤 饥 因 之 以 成 就 民 利 此 先 生 之 美 泽 也

( 4 )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________”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_______”和“C________”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草坡上

钟理和

那只灰黄色的母鸡,终于不能走动了!

一清早起,别的鸡已全部出了窝,走到草坡上和树林里去了,而那只母鸡的小鸡们却环着它走来走去。

它那数天前受了风湿的脚,似乎已发展到使它膝部关节完全失去功用,匍匐地面,用翅膀自两边支着身子,不时痛苦地呻吟着。

“爸,我们的母鸡不能走了!”铁儿说罢走前去,把它搀扶起来。但手一放,又瘫下去,仿佛一堆棉花。

小鸡恰在换毛期,柔软的黄花绒已渐渐脱落,灰的、黑的、茶褐的,或别的什么颜色的羽毛,零零碎碎地披在身上。它们都张开了眼睛,惊慌四顾,在母亲前后左右团团转着,六张小口一齐鸣叫着,好像在询问为什么母亲不再像往日一样领它们玩去了?母亲贴在地面,时而奋力振翼,向前猛冲,但只挪动了一点点就又沉重地倒了下来,它的眼睛显出痛楚的神色,绝望地晃着脑袋。于是母子依偎着脸,眼睛看着眼睛无助地相守着母鸡喉咙颤抖着,发出幽暗的声音,仿佛在悲泣。

这里是已废的香蕉干燥厂的门口,一边连着有小灌木和芊芊青草的小坡,开着红黄白紫各色花朵的野草,一直滋生到灶门边来。草木娇小玲珑,恰如小孩的眼睛清晰可爱。朝阳撒着粉黄色的光辉,把这些小草树装潢得新鲜妍丽。草叶上露珠闪烁,空气中飘着清沁的草香。蝴蝶和白蛾在草丛间飞逐嬉戏,阳光停在它们的小翅膀上微微颤动着,好似秋夜的小星点。

白蛾在小鸡间来去翩翩,十分写意,仿佛这是一场非常有趣的游戏。两只小鸡难舍难分,在草树间跌跌撞撞,紧紧追在白蛾后面渐渐走得远了。又飞来了另一只白蛾,小鸡争相追逐,也随着去了。慢慢地,六只小鸡全走到小坡上去了。

母鸡孤零零地依旧蹲在那里。灶门口渐渐地静下来——

晌午边,妻说恐怕过两天母鸡饿瘦了,不如趁早宰了它好。

我不知道到底宰了好,还是不宰好,因而只“啊”了一声,算作回答。

傍晚,妻喂鸡时,我发觉那只母鸡已经不在了,便记起她跟我说的话。

“你把母鸡宰了?”我问她。

“珠——珠珠——珠”她向草坡那面高声叫鸡。

“宰了!”她边叫边说,“都说饿瘦了可惜嘛。珠珠——”

鸡听到叫唤声,从四面八方向亭子聚拢,大小不齐,颜色杂驳,你挤我啄,纷乱而扰攘。那六只小鸡也由草坡上下来了。它们胆怯地在外围徘徊观望,间或偷啄几粒撒出最外边的谷子。可是大鸡却出其不意地加以一啄,衔起半天高,然后重重一摔小鸡被掷出老远,羽毛纷纷下落。

啾啾啾……小鸡锐声悲鸣。

于是妻由屋里提出鸡笼来,让小鸡独自在里面吃。

“多可怜呢…”妻守在鸡笼旁,凄然看着小鸡啄谷粒。

太阳把披在山头的最后一抹余晖也带进西山去了,天上的乌云向四面扩张着,猛兽似的把蔷薇色的云朵一块一块地吞噬掉,大地已盖上昏暗的夜幕,鸡儿全归窝了。

小鸡们走了一整天,现在回到灶门口却找不到母鸡。母鸡哪里去了?它们在早晨离开前母鸡蹲伏着的地方走来走去,伸长了脖子叫,声音凄怆而尖利。它们失去依靠的孤儿生涯,便这样用伤心与悲泣来开始了。

妻惶然坐立不安,走进走出,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她走前去,打算把它们捉起来关进鸡笼里。但小鸡却都往草丛里钻。我和铁儿走下石阶想帮她捉结果却更糟,这些可怜的小东西走得更远了。我们缄口不语,在灶门口搓手静立,痴痴地望着小草树那摇动着的幽影。有好大的工夫大家屏息倾听着消失在黑暗中的小鸡们的鸣叫。此刻听起来,那声音更觉得凄凉而悲怨了。

这时我才深深觉悟到宰了母鸡的失措,但嘴里又不得不安慰似地说:“小鸡慢慢地会习惯的”她一言不发,转身走上石阶,坐在椅子上低声默默地给两岁的立儿喂乳。

饭桌上,那只被牺牲了的母鸡,好像在谛听它的儿女们是否都无恙,睡得安好。

“我不该宰了母鸡,”妻开口说话,留着它,就算不会领小鸡吧,夜里总会抱着它们睡的。”妻言下有无穷悔意,一边伸手把铁儿拉进怀里,又把胸前的立儿抱得紧紧。两个孩子温驯地依偎在母亲怀中,不稍一动,仿佛小心灵里正在害怕有什么东西就要把他们母子从中分开一样。看得她泫然落泪的模样儿,我也觉得难过。

晚饭大家都吃得非常之静,非常之少,尤其是妻。那只盛了鸡肉的碗,没有人的筷子去动过,即算稚小的铁儿亦复如此,显然,这孩子也有着和父母同样的情绪了。

那晚,六只小鸡就在灶肚里过夜。

从那以后,那些不幸的小鸡成为我们生活的中心了。我们每个人都好像对它们负有某种责任。妻喂鸡时总特别关照它们;火灶肚清扫干净后另给铺上麻袋好让它们不致受湿;铁儿则几乎每天由田间弄来许许多多小虾蟆、蚯蚓,有尾巴的蝌蚪之类喂给它们吃。

它们似乎也明白自己的身世,兄弟姐妹间相亲相爱,同行同宿,从不分开。天一亮便彼此招呼,一起走到草坡上来,在草丛间采草实、找小虫追蚂蚱。吃饱了肚子,便成堆地躺在树荫下,两只脚一踢一踢,意态舒畅而快活。

这中间,不知流过了多少日子,某天下午,我帮着妻在高出草坡的庭边搭篱笆,我们的铁儿和立儿,则在庭里戏耍着。秋阳已斜在半天,草树沐在柔软的阳光中,温馨、宁静而和平。蓝天挂着几朵白云,它们徐静地移动着、舒伸着、变幻着,美丽而多姿,仿佛是赋有知觉和生命的生物,像鸡一样。

草坡上有六只鸡儿躺在阳光下休息,它们直了腿,拿嘴去梳刷翅膀。这是大鸡常有的动作。它们已经羽毛丰满了。在它们那光洁丰满的羽毛之下,那已经成熟的生命在搏动,它具有了打开重重阻碍的力量和意志。

那是美丽的,严肃的。“你看,多美!”妻微笑着说道:“毛都长齐了!”她笑得很优美,眼睛良善而纯洁,流露着人类灵魂的庄严崇美。我也高兴地笑了。一回首,猛觉得我们那两个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又长大了许多!

我和妻相视而笑,感觉到如释重负般地轻松和快乐……

( 1 ) 母鸡被宰杀之后,全家人做了什么样的弥补工作?请联系文章说明。
( 2 )下列有关文句语气的说明,错误的一项( )
A: “我不该宰了母鸡。”——悔恨
B: “小鸡慢慢地会习惯……”——安慰
C: “你把母鸡宰了?”——责备
D: “你看,多美!”妻微笑着说道:“毛都长齐了!”—欣慰
( 3 )下列有关本文写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鸡出生为全文的转折点,情节开始有了曲折变化。
B: 以第三人称立场叙述,内容客观而生动。
C: 采借物喻人的笔法,表面写鸡,其实重点在写人。
D: 全文采用倒叙法,先写小鸡之成长再回忆母鸡的生病过程。
( 4 )作者在本文最后说:“我和妻相视而笑,感觉到如释重负般的轻松和快乐……”请说出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 5 )本文如果把母鸡被宰改为母鸡病死,你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 1 )本文第①段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请仿照例子,概括另外两组对比。

第一组:北平刮风与济南没有风声作对比

第二组: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

( 2 )修辞是文章语句华丽的外衣,品味句子,指出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②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 3 )写作需要字斟句酌,有人说下面句子的“顶”可以用“覆盖”来代替,你同意吗?为什么?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 4 )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笔下显得如诗如画。请你结合全文,看看本文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每种手法简要举一个例子说明。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 ,不普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从“他、她、它”这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处,使题目完整。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暖人迷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