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瘫痪 并蒂 各得其所 翻来覆去B: 锤打 搓捻 不求甚解 恍然大悟 C: 尴尬 荫蔽 形影不离 水波粼粼 D: 烂漫 委屈 满不在乎 花团锦簇 |
2、 | 下列画横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淅淅沥沥的大雨下起来了。 B: 酷暑难耐之际,一场渴盼中的大雨,带来了夏日里难得的清凉,小区的树木也欣欣然地舒展着树叶。 C: 奇彩梦园,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吸引了无数慕名造访的外地游客。 D: 看着他咄咄逼人的气势,我想人世间有些事情并不是靠气势能解决的。 |
3、 | 选出与“愤郁颇见辞色”句中的“色”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 B: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C: 草色遥看近却无 D: 秦王色挠 |
4、 | 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B: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宋江在江州岳阳楼上写的诗。 C: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代表作,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眠)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5、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粲然(càn) 怅然(chàng) 蓦然(mù) 毛骨悚然(sǒng)B: 澎湃(pài) 蝉蜕(tuì) 崔巍(wēi) 叱咤风云(chà) C: 崎岖(qí) 畸形(qí) 默契(qì) 锲而不舍(qiè) D: 嗔视(chēn) 归省(xǐng) 重荷(hè) 浑身解数(xiè)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 B: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C: 在四月份的常规工作大检查中,我班被全校通报批评,对于这个决定,同学们个个义愤填膺。 D: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 , 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
7、 | 下列各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鲁迅—《呐喊》—散文 B: 《回延安》—贺敬之—《贺敬之诗选》—诗歌 C: 《安塞腰鼓》—刘成章—《人民日报》—散文 D: 《灯笼》—吴伯箫—《吴伯箫散文选》—散文 |
8、 | 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草坪上,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彝族小女孩,踩着梦幻般的舞步,哼着不知传唱了几千年的古老歌谣。B: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艺术院团如雨后春笋,异军突起,焕发出蓬勃生机。 C: 在这个偏僻的小镇,居然有这么一家豪华餐厅,虽说店面不大,但脍炙人口的饭菜却引来了络绎不绝的顾客。 D: 北国初春,乍暖还寒 , 冰雪尚未消融的龙江大地吊塔林立,机器轰鸣,早早吹响了项目开复工的号角。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B: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D: 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
10、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藤野先生》、《狂人日记》等作品。 D: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①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②集瓜州。 诸公③谁听刍荛④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注】①七兄:指陆游仲兄陆睿,行七。扬州帅:即淮南东路安抚使。幕:幕府。②胡马:指金兵。③诸公:指当时朝中的掌权者。④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这里代指普通人。 ( 1 )本首诗中交代写作背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 )有人认为“吾辈空怀畎亩忧”一句中的“空”字用得很妙,请赏析。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③年与时驰(________) ④悲守穷庐(________) ⑤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 3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①非 学 无 以 广 才 ②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 ( 4 )“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哪些意义?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 |
阅读《锁不住的目送》,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唠叨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②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阑珊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絮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唠叨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③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荡。年前,要强的母亲一一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旁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
开心。
④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唠叨声。
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
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⑤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
我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
小时候的女儿。
⑥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⑦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⑧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
⑨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楼的那一刻。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母亲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即使人来人往,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丢失的。
⑩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阳台上的母亲
唠叨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
⑪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
⑫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儿,我轻轻地说:“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选自《中国作家》)
( 1 )通读全文,请谈谈你如何理解题目“锁不住的目光”。( 2 )请赏析第①段中的划线句子。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
( 3 )读一读第⑫段的划线句“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请你分析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心理。( 4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锁不住的目光里,有着说不尽的爱。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生活中某次目送的经历。①人们热衷于旁观。只有自己“亡羊”了才想到“补牢”,只有自己丢钱了才想到为口袋钉个纽扣,只有自己陷进隐秘的泥潭才学会绕道而行。人们习惯向别人借钱借物,却很少借鉴别人吃过的亏;人们喜欢从别人那里得到施舍,却很少琢磨别人的“致富经”;人们喜欢在别人身上挖掘笑料,却很少思量,那笑料里是否也有自己的影子。
②吃一堑,长一智,以这个速度计算,一个人一生得吃多少“堑”,才能把脑子补聪明了,闹不好吃坏了胃,吃坏了岁月,还真是不划算。
③所以,吃一堑,不如借一堑。
④借鉴别人的失败和挫折,往往可以获得更有益的启迪,拓展更宽广的视野。很多教训不必件件亲历,事事经过。比如:不一定非要摔断了腿,才了解电动轮椅的构造;不一定非要置身贫民窟,才懂得铺张浪费的可耻; , 。
⑤借他人之“堑”,铺自己的坦途。勾践借夫差贪美恋色之“堑,”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三千越甲终吞吴;刘邦借项羽刚愎自用之“堑”,拜张良,追韩信,终得大汉数百年霸业;毛泽东借石达开兵屯绝地之“堑”,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迎来史诗般的胜利……
⑥吃一堑,长一智,是在自己的伤痛里磨砺珍珠;借一堑,长一智,是从别人的挫折里淘洗金子。珍珠不易磨砺,吃一堑怕是远远不够。相比珍珠,金子更容易淘一些。所以,吃一堑不如借一堑来得实惠。
⑦吃堑,犹如良药,苦口但利于病。借堑,需要胆量、胸襟,甚至智慧。不论是自己之“堑”,还是他人之“堑”,都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和财富。不管是吃还是借,“堑”都是好东西,总比核桃仁、脑白金见效要快得多。
⑧萨特说,他者即地狱。其实,他者并非一座地狱,只要你稍微调整一下思考的心,他者就是一面镜子,令你自警;他者就是一粒药丸,健脑补心。
( 1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请从上面这一段文字中任意撷取一个短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如“心中有爱”“妈妈的叮咛”“陌生人的善意”等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