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选项中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B: 《战国策》相传是春秋时期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C: 范 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D: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以“背影”为线索,表达了父子深情。 |
2、 |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倔强(jiàng) 膝盖(xī) 差异(chā) 草长莺飞(zhǎng)B: 解剖(pōu) 停泊(pō) 粗犷(kuàng) 茅塞顿开(sè) C: 迸溅(bìng) 褴褛(lǚ) 汲水(xi) 头晕目眩(xuàn) D: 湛蓝(shèn) 阔绰(chuò) 裨益(bì) 心旷神怡(yí) |
3、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妈妈生气地问道:“今天到哪去了,你?” B: 本次展览会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 织锦、刺绣等。 C: 从峰顶俯视黄山,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黄山,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D: “新一代人工工智能技术与5G网络的结合,会让以前觉得难以实现的事情变得简单。”史广顺说:“这将催生更多创新运用及业态.” |
4、 |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嗥(gāo)鸣 污秽(huì) 憎恶(wù) 不可捉摸(mò) B: 殷(yān)红 挚(zhì)友 校(jiào)补 兀(wù)兀穷年 C: 粗拙(zhuò) 愧怍(zuó) 晌(xiǎng)午 群蚁排衙(yá) D: 元勋(yūn) 亘(gèng)古 咀(jǔ)嚼 仰之弥(mí)高 |
5、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端午日》节选自《沈从文小说选·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B: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很高的学位,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C: 日本在钓鱼岛海域对中方海监飞机进行干扰和拦截,本身就是非法的,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D: 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
6、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菜畦(qí) 秕谷(bǐ) 确凿(zuò) 镐头(gǎo) B: 郝叟(hǎo) 油蛉(líng) 澎湃(bài) 亘古(héng) C: 收敛(liǎn) 辔头(pèi) 书塾(shú) 气氛(fēn) D: 炽热(zhì) 涉猎(shè) 哽咽(gěng) 环谒(hè)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 重庆永川动物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求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C: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 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
8、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1947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就已在南海标明了九段线。B: 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 C: 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 D: 街上好些商店门前的告示牌,全是“换季大减价”“大甩卖”“跳楼价”……好像他们都在做赔本生意似的。 |
9、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B: 粗犷kuàng 轻装淡抹 C: 濒bīn危 莫名其妙 D: 风靡mǐ 卷帙浩繁 |
10、 | 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纪传体通史B: 余光中﹣台湾诗人﹣《多愁》﹣新诗 C: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若瑟夫 D: 魏明伦﹣《变脸》﹣川剧﹣水上漂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①夜声急。 佳期②旷何许!望望③空伫立。 【注】①杵(chǔ):舂米、捣衣用的棒槌。此用作动词,指捣衣。②佳期:指欢聚之日。③望望:望了又望。 ( 1 )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中的景色。( 2 )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如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容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现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个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1 )联系语段,体会下列划线词的含义。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 ②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 ③能谤讥于市朝________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各句。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3 )结合第一段体会邹忌的说话技巧。( 4 )本文多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其效果。( 5 )从文段中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邹忌成功说服齐王可否想出一句与此相关的格言、俗语? |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 1 )本文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憧憬——________——感伤——________——惊喜
( 3 )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有什么用意?雨
冯剑华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阳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
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核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各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是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有删改)
( 1 )作者将雨比作不同的女性,分别写出了不同季节雨的特点。请阅读文章,补全表格。
雨 |
性格特征 |
春雨 |
①________ |
夏雨 |
②________ |
秋雨 |
③________ |
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矶一家有名的咖啡厅闲坐,品着咖啡。这时进来一个人,坐在我们旁边的那张桌子旁。他叫来服务生说:“两杯咖啡,一杯贴墙上。”他点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我们注意到只有一杯咖啡被端了上来,但他却付了两杯的钱。他刚走,服务生就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一杯咖啡。这时,又进来两个人,点了三杯咖啡,两杯放在桌子上,一杯贴在墙上。他们喝了两杯,但付了三杯的钱,然后离开了。服务生又像刚才那样再墙上贴了张纸,上面写着:一杯咖啡。
似乎这种方式是这里的常规,但却令我们感到新奇和不解。后来有天我们又在享受咖啡时,进来一个拾荒者,他从容地走进来,坐下来,看着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杯咖啡。”服务生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给他端上咖啡。那人喝完咖啡没结账就走了,我们惊奇地看着这一切,只见服务生从墙上揭下一张纸,扔进了纸篓。此时,我们才明白了墙上“一杯咖啡”的用意。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