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上海市九峰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划线词的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又何焉(参与) 小未孚(使信服) 望其旗(倒下)
B: 臣之妻臣(偏爱) 不畏王(没有谁) 谤讥于市朝(诽谤,讥笑)
C: 罚臧否(提拔) 耕于南阳(亲自) 斟酌损(增加)
D: 瀚海阑干(沙漠) 干戈寥落(冷清) 年少万兜鍪(指代士兵)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宽宥 法琅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B: 亵渎 旁骛 不可明状 俯拾既是
C: 佝偻 天骄 红装素裹 理至易明
D: 劫掠 摇曳 断章取意 坦荡如砥
3、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黄大年教授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
B: 端午节时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根深蒂固
C: 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 , 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 横线森林公园内,数条瀑布依山而下,其中的双龙瀑布鹤立鸡群 , 最为壮观。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是( )

A: 余姚救灾工作中,处于第一位的任务是抢救被困的人员,珍惜每一个生命。
B: 冰岛火山喷发形成的烟尘几乎导致差不多整个欧洲的领空被迫关闭。
C: 眼下“汉字听写”的声势很盛,我们如何将汉字写规范似乎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D: 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让我们走进了“湖北道德模范”的内心世界。
5、

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这一刻起,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在香港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宣告____________

②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____________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____________你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____________坐着,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A: 破灭 焦躁 如果 即使
B: 破灭 燥热 虽然 但是
C: 终结 燥热 虽然 但是
D: 终结 焦躁 如果 即使
6、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B: 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
C: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D: 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的《千秋岁·咏夏景》中的诗句。
B: 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
C: 谁能分得出哪一缕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
D: 人的一生总是在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8、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枷(suǒ) (xiè)怠 戛然而止 纷至踏来
B: 羁(pàn) (yíng)绕 亭台楼阁 穿流不息
C: (wò)旋 追(sù) 销声匿迹 不知所错
D: (zhě)皱 媚(wǔ) 怒不可遏 接踵而至
9、下面是写给“战疫”英雄的一副对联,请你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病毒,天使逆行,驱妖无畏;

下联:江城,精兵前赴,担当护民


A: ①逞威 ②负重 ③蒙难 ④有情
B: ①突降 ②全心 ③蒙难 ④有情
C: ①逞威 ②全心 ③险情 ④无悔
D: ①突降 ②负重 ③险情 ④无悔
1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藤野先生》选自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 “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苏轼《宿九仙山》)”中的“冰轮”指的是月亮。
C: 名著《海底两万里》的动人之处在于科学和幻想的巧妙结合,书中的一些奇妙想象,如人类登月、太空飞行等,如今都已成为现实。
D: 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 1 )这首诗采用了比喻、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请你任选一点简要分析。
( 2 )面对“几清明”的人生,作者惆怅的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阅读《〈论语〉十则》,完成后面题目。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1 )《论语》是 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与朋友交而不乎 信:______ ②不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________
③富与贵是人所欲也 之:______ ④先行其言后从之 而:_________

( 3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4 )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 5 )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我现在也是童年》 ,回答相关问题
我现在也是童年
陈祖芬
①十来岁的时候,我想把全世界的童话书都买下来。
②那时我有多少钱呢?我没有零花钱,没有压岁钱。
③不过,我从来没想到我是没有钱的。因为,每次考试成绩下来,我考一个5分,妈妈就会给我5角钱。那时候,考试是五分制,5分就是优秀。如果我得到两三个5分,妈妈就会给我两三个五角钱。
④一个拥有两三个5角钱的人,那是怎样的有钱啊!我拿上钱掉头就跑,就往书亭跑,激动万分地看着一本本童话书,想着怎么买回“全世界”。
⑤或许,谁也想不通5角钱怎么能买下全世界。能,当然能。因为我心目中的全世界,就是这个小书亭,而且是这个小书亭里的童话书。
⑥我每次把“全世界”买下来,读完,就放在小衣柜里。我年年买童话,可是我的“全世界”一直没怎么增加。怎么回事?对了,总是有同学跟我借书。借的时候说好要还的,后来就忘了还我了,后来我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借走的。或许,书都跑进我的身体里,化进我的身体里了?
⑦我中学的时候常常生病在家,一个人躺在床上。那时候,没有电视,只能痴痴地望着斑驳的天花板。我在斑驳间看出无穷的图案,小仙女、小天使、小公主,还有森林、城堡、宫殿。美丽的、梦幻的故事天天在那里发生,我的“全世界”搬到了我家的天花板上。我一个人在家,一天,一周,甚至一月。天花板上的童话世界,把我的病床生涯,变得无边无际的绚丽。
那时的我觉得,有童话的地方,就有美丽
⑨我喜欢洋娃娃,妈妈用布包上棉花,再画上眼睛鼻子之类的,给我做了一个。我上高二的时候还抱着这个娃娃去学校,后来就被批评了:你想想,你已经是高二学生了,怎么还这么幼稚,还抱着布娃娃上学?
⑩幼稚的双胞胎姐妹,叫做:天真。
⑪人长大了,就不可以天真了吗?
⑫我长大了又长大了以后,我去欧洲、美洲,我去香港、台湾,我买回来的,大都是童话书和玩具。有一次在伦敦逛跳蚤市场,看到了一只塑料大皮鞋,那是一个做成皮鞋状的童话小屋。我小时候的“全世界”里,有一本书就叫《大皮鞋》,封面上画的那只鞋,竟和伦敦跳蚤市场上的这只一模一样。我拍着手又叫又跳,当即把它买了下来。
⑬进入21世纪,我觉得,社会越是现代化、数码化,越是应该唤醒童真。有天真,才有爱迪生,才有比尔·盖茨……中国的马云,是世界经济论坛选出的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他是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的创办人,但是关于电脑,他只会浏览和收发邮件。一个不懂IT的人是怎样当上IT英雄的?
⑭他成功前,有人说他是傻子,是疯子。而我想,他是孩子,是一个用自己的想像力创作IT童话的孩子。他已经40多岁了,但他说:“我现在也是童年。”
⑮我嘛,现在的工作间是个玩具屋,是个童话世界。我近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个成年人的童话。有人读了说:祖芬的书越写越少儿化了。或许,我是把少年时代我家天花板上的童话搬进书房了?
⑯我高兴,我现在也是童年。

( 1 )作者一直都很喜欢童话,她在文中写了哪几件能体现这种情感的事情?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 2 )结合第①-⑦段内容,说说“那时的我”为什么觉得“有童话的地方,就有美丽”?

( 3 )结尾作者说“我现在也是童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联系全文,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 中共中央、全国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吸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公祭仪式。

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议,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馆集会广场布置得庄严肃穆。现场国旗下半旗。广场西侧巨大的“灾难墙”,灰黑的底色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4个白色大字。一万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

9时56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现场,站立在群众方阵前。18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兵齐步行进至公祭台两侧,持枪伫立。

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国歌唱毕,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公祭现场拉响了防空警报。同一时间,南京全城警报响起,汽车、火车、轮船汽笛齐鸣。

默哀持续一分钟。军乐团奏响低回空灵的《安魂曲》,16名礼兵抬起8个巨大的花圈,缓步走上公祭台,将花圈安放在“灾难墙”前。77名南京市青少年饱含深情地宣读《和平宣言》。

随后,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老人和一名少先队员一起,缓步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这尊高1.65米、重2 014公斤的三足圆形铜鼎将永久设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160字铭文记叙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和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在讲话中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 1 )第1段中,的这段讲话有什么作用?
( 2 )第3段属于哪种记叙方式?主要涉及了哪些信息?
( 3 )第5~9段中,作者运用精确的时间和准确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 4 )阅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想?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各种铃声:闹铃声、门铃声、电话铃声,校园里的铃声、车站码头的铃声、剧场影院的铃声…… 铃声,无处不在,可能带给你难忘的记忆,还可能带给你无穷的回味……

请以“铃声响过之后”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花落雨停心为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