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横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 张老师去年光荣退休了,许多学生来看她,大家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B: 吴京最近主演的这部电影,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 吸引了大批观众走进影院观看。 C: 在联合国维和史上,中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D: 今年9月以来,贵州省多部门雷厉风行 , 启动了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成效显著。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搞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B: 通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C: 人们不得不承认,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新纪元,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类型。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B: 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C: 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D: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
4、 | 下面有关《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祥子18岁时到北平城拉人力车,经过三年苦干终于凑足了钱买了辆新车,结果却连人带车被宪兵抓走当兵,梦想第一次破灭。 B: 祥子卖了顺手牵来的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可是买车的钱被刘四爷扣下来,致使他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 C: 祥子用虎妞给的钱买了同院二强子的一辆车,却因为虎妞难产死去为了给她办丧事祥子逼迫卖掉了车,他的努力全白费了。 D: 他最后一次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曹先生答应祥子来拉包月,小福子也可以来曹家帮忙,结果却因为小福子的死彻底绝望。此后,祥子彻底堕落。 |
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信与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而非内容上。在书信中可以记叙事情,描写景物,说明事物,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对人生和社会的议论。B: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C: 俄国诗人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接用劝说的口吻,对世人进行嘱咐。 D: 《变色龙》是一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他与美国小说家欧﹒亨利、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
6、 | 下列关于戏剧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 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C: 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其性格。 D: 按照作品类型划分,戏剧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
7、 | 请选出下列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最新一期的《青年文摘》,选登了当代华语作家严歌苓的《小姨多鹤》(节选)、《芳华》(节选)和这部电影的片尾曲--《绒花》。 B: “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 C: 我们班王凯的体育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 今年5月 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深圳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31分至18:31分全市公众禁烟一小时。 |
8、 | 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他处心积虑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票否决,这对他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B: 动物园里有洁白优美的天鹅,威风凛凛的老虎,调皮可爱的猴子,栩栩如生的孔雀。 C: 翘首西望,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 花园里,花儿争奇斗艳,蝴蝶轻飞曼舞,鸟儿欢快唱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爸爸这两天东奔西跑 , 忙得不可开交。B: 刑警队长目光敏锐,明察秋毫 , 疑犯留下的蛛丝马迹也很难逃过他的眼睛。 C: 我的同桌听课专心,思考缜密,做事更是一丝不苟。 D: 我说的是孔子东游,而你说的是西天取经,真是可望不可即。 |
10、 | 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许多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就是元宵节。 B: 范仲淹,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都是他的作品。 C: 高尔基是苏联作家,他所写的散文诗《海燕》,运用象征手法,热情赞颂了英勇无畏的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D: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其中塑造了一批热衷于科举考试的形象,如范进、匡超人、王冕等。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柳①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②。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柳:本诗中的“柳”是诗人身世的写照。②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写柳有新意,不从眼前的景色写起,而是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 B: 首句一个“舞”字,形象表现了春柳的婀娜多姿,同时,又把柳枝和热闹的舞宴结合起来。 C: “清秋”“斜阳”“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暮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暮春之柳的零落憔悴。 D: 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 ( 2 )首句“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用得巧妙,请赏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荀巨伯探病友》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B: 太丘舍去 舍弃 C: 吾今死矣,子可去 离开 D: 友人有疾 生病 ( 2 )下列“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而不思则罔/相委而去 B: 而入有义之国/人不知而不愠 C: 而敢独止/温故而知新 D: 遂班军而还/不义而富且贵 ( 3 )用现代文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 4 )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元方和荀巨伯什么样的性格品质。 |
阅读《社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至“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完成(1)~(4)题。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________
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________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 3 )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去描写相应的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把“果然”换成“竟然”可以吗?为什么?对青春的尊重
桂刚
①初中那会儿,父亲母亲已在南方做生意多年,家里生活条件很好,我过着富足而小资的生活。但我的学习还是蛮不错的,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市里的这所实验中学。
②那时,学校搞勤工俭学,在校园西北角空地开了十亩地,分给各个班,让自己种东西,收获后自己卖作为班费。王老师带着我们把这块地种上了菜,这是我头一次干农活,有一种说不出的新鲜感。
③李同学家在农村,是学习里的佼佼者,学校一届只在各乡镇招十名学生,他是其中之一。其实有些时候,我能从他身上感受生活的不易,他每个月回一次家,然后带足能吃一周的干饼,再带些咸菜,大部分时间都是吃这些,他用的被子上还有补丁,而我的早都换成了又轻又暖的羽绒被。
④种菜初期的新鲜劲很快就没有了,我开始讨厌拔草,特别是施肥,简直是最难受的事了,刺鼻的粪臭让我一次又一次想吐,后来,一到劳动我就找各种借口躲开。
⑤这片菜地,多亏李同学了,全班就他会种,就算老师不组织去菜地劳动,他也会自己抽空到菜地看一下。施肥的时候,就他一个人干得最卖力气,他说他在家就干这些活,早都习惯了。
⑥我不去勞动的事儿,王老师看在了眼里,严厉批评了我。我当时很不在乎,我的理由也很充分,到时候班里组织活动,我可以多捐点班费。
⑦秋天到了,菜地收获了,是个丰收季,卖了八百多元。班委研究这钱怎么用,大家一致提出要给李同学二百元,因为数他最辛苦,我说我再捐四百元作班费,却被王老师拒绝了。后来,李同学也拒绝单独分给他的二百元,他说钱是班级的,不应该单独分给他。
⑧这一周,李同学没回家,我在步行街买鞋时在一家饭店门口碰见了他。他正在和一位师傅倾倒垃圾,我问他怎么在这里,李同学笑着说:“打个短工,一天三十元。”我点了点头,没说太多就走了。
⑨那天下午,逛街累了,我便进了电影院看电影。可刚进影院,看到前面两个熟悉的身影,是王老师和李同学,真是巧了。看完电影,李同学坐公交回学校,而我和王老师坐另一班回家。车上,我和王老师闲聊,问王老师:“李同学家里条件不好,怎么舍得钱来看电影?”
⑩王老师沉默了一会,对我说:“程刚,李同学说从来没进过影城,说我最近给他补习知识竞赛很辛苦,想邀请我一起看一场,我知道他家条件不好,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⑪“为啥?”我有些疑惑地问。
⑫“老师尊重他的青春,他家贫穷,但他的青春里没有自卑,也不缺时尚,他把最苦的活当快乐,想看电影,就去打工挣钱,这是他最真实的青春,也是让我羡慕的青春。程刚,你尊重你的青春了吗?你多交班费,你来看电影,是自己奋斗出来的吗……”王老师说完,认真地看向了我。
那⑬一刻,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我的心却在翻涌。从那天起,我知道了在青春的色彩里还有“尊重”这个词,不但要尊重别人,更应该尊重自己,这样的青春才最有意义。
(原载《辽宁青年》)
( 1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小波说:“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请以“让自己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