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又名( ) A: 周敦人 B: 周建人 C: 周伟人 D: 周树人 |
2、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组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 , 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B: 我看他不是真隐居,是在待价而沽 , 希望有人能欣赏他。 C: 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政协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 , 畅所欲言,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D: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荤菜 窒息 望眼欲穿 无精打采 C: 荣膺 门槛 提心掉胆 如坐针毡 D: 无聊 格局 不屑置辨 一想天开 |
4、 |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
5、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 C: 《黄河颂》是光未然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 D: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是德国著名小说家。 |
6、 | 选出对《夸父逐日》故事的内容评述不当的一项( ) A: 夸父是敢于与自然斗争的英雄。B: 夸父不自量力,他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 C: 夸父逐日虽然以悲剧结尾,但他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存。 D: 故事夸大地表现了夸父的神力,是对人类力量的歌颂。 |
7、 | 对《望岳》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 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 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 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
8、 |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云长水淹七军,曹军大将于禁死战,庞德投降。B: “三分自是多才俊,又显江南陆逊高”是称赞陆逊火烧连营,致刘备败走白帝城。 C: 孔明巧布八阵图,几乎置陆逊于死地,幸得孔明岳父黄承彦帮助,才顺利脱险。 D: “武乡侯四番用计,南蛮王五次遭擒”中“武乡侯”指诸葛亮,“南蛮王”指孟获。 |
9、 | 下列划线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B: 附和/荷枪实弹 间或/油光可鉴 哂笑/取保候审 C: 宽恕/庶祖母 鬈发/风卷残云 咆哮/如法炮制 D: 污秽/龙吟凤哕 挑衅/即物起兴 宰割/风雪载途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轻描淡写地说着,似乎没注意到我踌躇的脚步。 B: 他的诊所完全免费,病人每天络绎不绝,药物两个月就告罄了。 C: 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学科,我们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D: 李可染非常喜欢画牛,他一生不停地观察牛、画牛,妙手回春 , 把牛画活了。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凉州词(其一)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 1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①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kuàng)、麻枲(xǐ)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③。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②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宋朝康与之《杨氏入山》 【注释】①贤者:贤能的人。②惟:只是。③处:居住。 (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咸来问讯 咸:全 B: 鸡犬陶冶 陶冶:悠闲和乐的样子 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 D: 此殊不缺也 殊:根本 ( 2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B: 子果来 /未果 C: 忘路之远近/居民之大聚落也 D: 此公欲来/说如此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中穴中人与桃花源中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B: 甲文《桃花源记》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乙文中杨氏是经一老人引导才进入大山之穴。 C: 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 乙文中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穴。 ( 4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②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 5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康与之的“山中大穴”也只是作者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 |
有一天,一只碗写出了一首歌……
①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只碗写出了一首歌。
②那天傍晚,女主人把碗洗干净,不知怎的,忘了把它放回到橱柜里。碗被落在了窗台边。它望着窗外的天际,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掸子一点点拂去了碎云和尘埃,天空越发通透起来,星星发出清亮的光芒。天边一层层地过渡到淡蓝、湖蓝、靛蓝——
就像女主人最喜欢的那些青花瓷的颜色。然后,月亮像颗清露似的,悄无声息地挂在了夜空中,洒下银色的光辉。
③碗沐浴着月光,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的,它听见了一段轻灵的旋律。碗感应着这段旋律,一点点地修饰它、完善它。最后,当天快亮的时候,它才猛地惊醒过来,自己居然写出了一首歌!
④这是月光送给它的礼物。
⑤碗的心里感慨万千,可它没有嘴,没法把这首歌唱出来,得有人敲一敲它才行,至少要碰出点声响来。可谁会无缘无故去敲一只碗呢?何况还是一只没有任何图案,再普通不过的白瓷碗。
⑥不行,一定要保护好这首歌,直到它被更多人听见才行,碗下定了决心。从这天开始,碗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它开始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在女主人家的二十年里,它一共遭遇了五次大危机:
⑦被邻居家的孩子举过头顶,当飞碟来玩;让家里九十高龄的老奶奶拿在手里,从卧室到厨房抖了一路;男主人洗碗时手滑了一次,幸好洗碗池的水够深;除夕夜被满桌子的菜挤到了饭桌边缘,半个碗身都露在了外边,摇摇欲坠;刚盛上滚烫的粥就被小主人拿在手里,烫得她一缩手,碗磕在了桌角。最后一次磕碰在碗身上留下一道浅浅的裂痕,毕竟它是一只有些年岁的碗了,不过碗觉得问题不大。
⑧可是一年又一年,始终没有人来敲一敲它。后来,小主人长大了,在另一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家,她要把全家人接过去。女主人决定卖掉家里大多数的碗,这个普普通通还有一道轻微裂痕的碗,就被送进了废品收购站。
⑨废品收购站不像在厨房里,碗过上了风餐露宿、日晒雨淋的生活,可尽管如此,它仍然时刻注意爱惜自己的身体。
⑩碗小心不被路边的扬尘弄脏,一到雨天,它就借雨水清洗身上的每一处—— 如果它变成了一个脏兮兮的碗,更不会有人敲它了。
⑪每一个夜晚,碗都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内心深处,哼唱出那首歌。它重温每一段旋律,把每一个音符都擦得闪闪发亮、崭新如初,期待着当有一天它被人们发现时,能演奏出最完美的声音。
⑫日子一天天过去,碗没有等来一个敲它的人,却听说一个坏消息:收购站的老板要把这些碗“处理”掉了。那就糟了,碗想,那会大大提高它被摔碎的可能。不行,要赶在被“处理”掉之前离开这里。
⑬碗拿定主意,它一天天试着倾斜身体,侧着碗沿立起来。最后在风的帮助下,它成功了,像个轮子似的滚动着跑出了废品收购站。
⑭碗万分小心地赶着路,留神不被碎石子磕到。可让它没想到的是,一双脚主动走到它面前,拦下了它的路。“这碗真有意思,像在逃跑似的。”是一个邋遢的流浪汉,他拿起碗,带走了。
⑮让碗感到欣慰的是,流浪汉背着一把吉他。既然是懂音乐的人,有没有可能会敲一只碗呢?准确地说,带走碗的是一个街头艺人,他在街头演奏吉他,让欣赏他音乐的人自愿付些钱给他。
⑯一个深夜,街头艺人完成了演出,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下歇息。
⑰那是一个晴朗天气的夜晚,月亮像颗清露似的,悄无声息地挂在夜空。街头艺人的手碰到了口袋里的碗,不知怎么的,他忽然觉得,敲击碗的声音,和眼前的月光很相称。于是他把碗拿了出来,倒扣在长椅上,轻轻地敲了敲。
⑱出人意料的是,他这一敲就完全停不下来—— 他听见一串轻灵的音符源源不断地从碗里涌了出来,像最清冽的泉水,像最甘美的微风。这是真正属于月光的旋律,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日夜打磨,已趋近无懈可击。
⑲可就在最后一个音符发出后,这个普普通通的白瓷碗“刺啦”一声碎了。
⑳不过,碗已经不再有遗憾了。它知道,街头艺人已经记下了这段旋律,他会把它写的歌演奏给更多的人听。
(作者:王君心。选自《儿童文学》,略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文中标志性语句 |
在女主人家的二十年里 |
① |
日子一天天过去 |
一个深夜 |
内容概括 |
碗十分爱惜自己的身体,躲过了五次危机,只留下一道浅浅的裂痕。 |
② |
③ |
④ |
①为满足文字及其他书面符号在计算机上的表示、传输、存储等种种要求,需要对文字和符号予以编码,并用符号的位序将它们组织为一个字符集。这一编码字符集,俗称“字库”。简单地说,“中华字库”就是一个收纳了中国古今的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形体的庞大编码字符集。“中华字库”工程是要“建立全部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的编码和主要字体字符库。重点研发汉字的编码体系、输入、输出、存储、传输以及兼容等关键技术”。
②这项工程不是只简单地收集文字进行编码整理,一方面,我们要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字载体中,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汇聚古今各种文字形体,在所出现过的实际文本原形围像的基础上,确定其历史演变,整理字际关系。这项工作对学术质量的要求很高。另一方面,这么庞大的整理工作,若像传统的那样人工搜集、抄录,将不可避免地存在人为错误多、记录信息量少等问题,因此,“中华字库” 工程将以现代信息技术作支撑,通过有效的人机结合,让计算机巨大的存储能力和便捷的检素类聚能力为文字专家的专业研究服务,利用机器来放大和倍增专家的工作效力。
③由此看来,“中华字库” 不仅关乎学术,还关乎技术,“文理” 结合十分紧密。这项工程是在对文字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各种文字收集、筛选、整理、对比和认同的方法与原则;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开发相应的软件工具,在统一的数字化平台上,建立人机结合的文字收集、整理、筛逸、比对和认同的操作与管理流程。中华字库工程不仅会全面收集整理全部汉字、建立汉字的主要字体字符库,还会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整理少数民族文字并为其建立主要字体字符库;不仅要提交古今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的国家编码、国际编码标准提案,还要为中华字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撑工具与环境、实现中华字库在互联网的在线发布,并且建成面向用户的动态补字系统。在数字化服务方面,可谓是一应俱全。
④与之前已有的文字整理工作相比,“中华字库” 的优势还在于,其文字整理将面向出版及网络数字化需求。也许有人会问,咱们的电脑不是已经能方便地输入汉字了么?是,可能你觉得够用了,可是像派出所负责户籍管理的警察或者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口普查的同志等肯定会给出不一样的回答。目前, 我国的数字化建设正遭遇瓶颈。小到自然资源、地名、人口等清理普查,大至国家的经济、地理空间等战略性、基础性的信息库建设,还有公安、民政、金融、保险、海关、民航等行业的信息服务与监管存在很大的用字缺口。我国文字种类繁多且字量庞大,特别是汉字,内部关系又异常复杂, 现有的计算机字库,无论是国家标准还是国际标准,都存在收字不全、字际关系不清等问题。少数民族文字缺口更大,除几种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字外,许多甚至还没有编码。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国家数字化建设的方面面,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建设“中华字库”工程,就是要彻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全面推动我国的数字化建设。
⑤审定过“中华字库”研发方案的专家说,这项文字整理工程比秦始皇统一汉字规模更大,必将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历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1 )什么是“中华字库”?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一)话题作文
有人说,压力是一种负担;也有人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生活中,有来自父母的压力,老师的压力,同伴的压力……
请以“压力”为话题作文。
(二)命题作文
请以“多看了你一眼”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4)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